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ex

3EX合约交易赛火爆进行中 速来报名 瓜分35万USDT超级奖池

9月17日3EX合约交易大赛正式开启!全球加密货币交易者齐聚一堂,争夺高达35万USDT的超级奖池及特斯拉Model Y等豪华实物大奖!此次比赛自启动以来,热度不断攀升,吸引了众多个人交易者和交易团队参与,激烈角逐!此次3EX合约交易大赛将持续至9月30日,参赛报名通道将开放至9月28日,任何符合条件的交易者都有机会加入这场全球交易巅峰对决中。无论你是精英战队,还是独立作战的个人高手,3EX都为你提供了展现交易实力的绝佳舞台。

3EX合约交易赛火爆进行中 速来报名 瓜分35万USDT超级奖池

赛事双轨并行,豪华奖池吸引力十足

本次大赛分为“个人赛”和“战队赛”两大赛道。个人赛中,交易者凭借自己的独特策略单打独斗,冲击个人大奖;而在战队赛中,众多交易者组成战队,共同冲击团队奖励。赛道双重并行,既有个人的巅峰对决,也有团队协作的荣耀之战。

交易者参赛成功即可瓜分高达35万USDT的现金奖池,奖金会根据参赛者的交易量进行分配,交易量越大,瓜分的奖池金额越高。除了USDT奖励,参赛者还有机会赢取特斯拉Model Y和MacBook等超豪华实物奖品!此外,3EX还准备了早鸟奖、超级队长奖、优秀交易员奖等多重惊喜奖项,奖励丰厚,不容错过!

全球巅峰对决,展现交易实力

作为全球首家的加密货币AI交易平台,3EX一直致力于用全球顶尖的AI技术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交易体验。此次合约交易大赛,正是3EX回馈用户、推动交易者个人及团队交易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在这里,交易不仅是一场数字博弈,更是一次心智与策略的对决。每一个成功的交易背后,都是对市场的深刻理解与对交易时机的精准把控。此次大赛不仅是一次交易技能的切磋,也是全球交易者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无论你是经验丰富的老手,还是怀揣梦想的新手,都有机会在这个全球顶尖的交易平台上展示你的才华与实力。

速来参与,见证你的巅峰时刻!

3EX合约交易大赛正在火爆进行中,赶快抓住最后的机会,参与这场属于交易者的巅峰对决!报名通道将于9月28日关闭,比赛将持续至9月30日。无论你是交易新手还是老手,都能在这个赛场上展现实力,见证属于你的巅峰时刻!马上报名参与3EX合约交易大赛,迎接巅峰对决!瓜分35万USDT超级奖池,赢取特斯拉Model Y、MacBook等惊喜大奖!

点击下方链接报名加入,与3EX一起见证属于你的巅峰时刻!

报名链接:https://www.3ex.com/activity/futures_trading_competition

【3EX相关链接】

https://linktr.ee/3exlinktreecn 

Twitter(CN): https://twitter.com/3EX_ZH 

TOKEN2049透视:数字货币重塑经济权力

撰文:VC Popcorn

摘要导读

  • 本文是一篇学术 Survey,旨在探讨数字货币以及其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运行逻辑、价值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经济权力的转移:对数字货币的投资或投机,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经济权力的追求和渴望。

  • 货币技术对经济权力的影响:表面上看,货币技术的更迭主导了货币权力的转移,但在区块链出现之前,这一过程更多是由政治权力和军事力量推动的。

  • 数字货币的核心问题:P2P 转账技术凭借去中心化特性重塑了现有的经济权力结构,但并未解决传统金融的三难问题,其本质仍然是转账技术,而非真正的货币。

  • 结语:某些「投资机构」鼓吹比特币是未来的货币,显示出对经济学常识的缺乏,因为比特币并不适合作为日常交易的单位。

01.引言

本文是一篇学术性探讨文章,我们做了大量学术调研和 Reference;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或相关内容。文章主要分析了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技术特点,深入探讨其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影响力及其价值。并进一步剖析了 Web3 世界的底层运行逻辑,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持。

02.货币演进与经济权力的转移

2.1 货币的演进与信任的承载

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价值的存储和计算单位,承载了社会内外各方之间的信任和承诺。然而经济活动对于货币作用的需求是恒久不变的,货币的形态却是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迭代的,从最早的贝壳、金属,到如今的纸币,形式各异,但都为满足人类需求而不断演进。货币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媒介,更是一种可靠的技术,促使经济体之间的承诺得以实现。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化,货币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TOKEN2049透视:数字货币重塑经济权力

2.2 经济权力的转移

经济权力是什么?用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的话来说,经济权力就是是将经济手段应用于惩罚或奖励另一方的能力(Eichengreen,2022)。这种能力通常是其经济规模的结果,它也是经济增长的基础。经济实力与国家的购买力有关。购买力由国家货币的强势决定。例如美元目前被认为是最强大的货币,以至于其他国家将其用作中央银行的紧急备用货币。在 1920 年、2008 年,我们都曾见识到美元价值崩溃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

TOKEN2049透视:数字货币重塑经济权力

数字货币是货币技术的最新阶段, 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似乎提供了一种让普通投资者掌握经济权力的机会,这种观点认为比特币是另一种形式的中央银行。他们认为数字货币技术不仅是为了解决经济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冲击和重新塑造了现有的经济领域的权力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各行各业,各国政府早期对数字货币视为洪水猛兽,到如今不得不被迫接受,并且需要主动拥抱,因为数字货币的顶层设计直接关乎各方在经济竞争中的影响力走势。因此,我们想深入探讨一下数字货币发展与经济权力的动态关系。

03. 货币技术对经济权力的影响

3.1 货币技术与交易效率

过往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货币的出现,大幅度提高了交易的效率,货币技术的进步则主要是为交易效率而服务的(Jenkins,2014),在「信任(trust)」的前提下,交易双方通常会选择效率最高的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因此货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深远的影响着经济结构、从而改变经济权力的分布。换句话说经济活动的主导者通常就是最先进货币技术的掌握者。

如我们所知,货币的最早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古代交易中的「双重巧合」的需求,这是在无货币经济中通过物物交换(即以物易物)进行交易时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交易双方需要恰好拥有对方所需的商品才可能成交(O’Sullivan& Sheffrin,2003)。

这种交易方式效率低下且限制了交易的规模和范围。贵金属货币的引入极大地简化了这一过程(Crawford,1985),使经济活动更加流畅和广泛。这一时期的货币技术相对原始,货币价值依赖于贵金属本身的价值。但是贵金属的携带和交易都较为不便,其次金银等贵金属的稀缺性和生产成本远高于一般贸易商品。

所以世界经济需要一种便携的,且生产不高的新兴货币,纸币的发明和银行票据的使用是货币技术的重大进步,首次出现在中国宋朝(Moshenskyi,2008),后来传到了欧洲,大幅度提高了货币流通的效率。

鉴于纸币体系,英国在 17 世纪发展了一套复杂的银行系统和信用货币体系(Richards,2024),这促进了应该工业革命并扩大了其经济和军事的全球影响力。

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系统(如信用卡、电子转账)的出现进一步革新了货币技术(Stearns,2011),这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增强了国家的经济控制力。例如,美国的金融系统和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部分得益于其在全球支付系统中的中心地位,如 SWIFT 系统(Gladstone, 2012)。

3.2 权力推动货币革新

毫无疑问,每一次新的货币技术的出现都是对先前货币效率低下的改进。但是这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愿意接受这一种其本身并无生产价值的「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信任(trust)的前提下」,谁来提供或者保证信任呢?

事实上货币形式的变化并非仅仅是经济活动中的技术迭代,更多时候,是商业活动中掌握权力的一方,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选择,只是这种选择恰好暗合了科技的发展。通常科技能力更强的一方,在商业活动中也掌握更多权力。换句话说,控制权力的一方提供了安全性,或者代表了安全性,不论是通过先进的武器技术还是先进的货币技术。

比方说,在经济体之间。

印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使用贝壳作为基础货币直到 18-19 世纪英国开始殖民印度,东印度公司为了更好地控制印度经济和方便税收征集,于 1812 年推出了纸币(Tanabe, 2020)。这些纸币最初是可选的,不强制民众使用;到了 1861 年,《纸币法案》(Paper Currency Act)得到通过(Lopez,2021),将「公司卢比」(Company Rupees)制定为印度的法定货币。这意味着所有公共和私人债务都必须使用公司卢比结算,成为唯一的法定支付手段。

这次货币技术的迭代升级,并没有因为符合历史的客观发展规律而得到印度民众的夹道欢迎,相反却增加了当地人民的不满,纸币加强了英国政府对印度民间的经济剥削,更便捷的横征暴敛;这些不满最终汇聚成更广泛的抗议和反抗活动(Tanabe, 2020)。

最终印度人民被迫接受了先进的纸币,这是基于对先进军事技术的妥协,而不是对货币技术的先进性的认可。这和现在的世界经济情况如出一辙,美元的科技属性和军事属性是缺一不可的,两者的结合才保证了其金融属性,从而实现了贸易的安全和便捷。

TOKEN2049透视:数字货币重塑经济权力

(三)科技推动货币权力转移的成功与失败

其次,在一个经济体内部,掌握科技的一方,往往会向原本的权力主导方发起挑战,成功的案例,例如信用卡,这就是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将货币供应的权力从政府分散到私人金融机构手中。

最初的信用卡系统在 1950 年代由 Diners Club 推出,随后 Visa 和 Mastercard 等品牌相继推出自己的信用卡产品(Stearns,2011)。这些卡片允许消费者在没有即时支付现金的情况下进行购买,消费者承诺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偿还债务。

从技术层面来看,信用卡并未直接改变货币供应量(即中央银行控制的 M1、M2 等货币供应指标),因为信用卡事实上创造的是一种「信用货币」或借贷形式,而非实际的货币供应(Stearns,2011)。然而,信用卡确实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发挥了类似货币的功能,通过信贷创造影响了经济中的货币流通。这反映了现代金融体系中权力和功能的分散(Simkovic, 2009)。

失败的案例,例如,早在比特币出现之前, 例如 1983 年,David Chaum,一位密码学家和数字隐私先驱,提出了「盲签名」技术(Chaum, 1983)。盲签名是一种数字签名形式,其中消息的内容在被签名之前对签名者是隐藏的(Chaum, 1983)。这意味着签名者可以在不知道消息内容的情况下签名,但签名后可以验证消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David Chaum 发明的盲签名系统最初就是想服务大型金融机构或者政府机构的,这种方式有助于增加数据处理的透明性而不牺牲隐私。然而,类似这样的早期的分布式记账技术的设计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假设,即存在一个权力机构,如传统零售银行或中央银行这样的中央中介机构。所以这些提案都因为绕不开中心化权力机构而流产(Tschorsch,& Scheuermann,2016)。

综上,货币技术可以影响经济结构,从而影响经济权力,但是货币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也极其依赖于既有经济体系中的掌权一方的支持,区块链技术之前的货币技术都需要依赖于强大的政府威权性才可以得以拓展。

04.区块链技术对经济秩序的挑战和无奈

4.1 比特币:对中心化经济的反抗

2008 年出现的比特币则对中心化经济现象和秩序做出了一个彻底反抗,它的诞生源于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不满,即由中央政府控制的金融体系的不满,是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社会反应 (Nakamoto,2008)。它的核心提议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经济体系,摒弃了中央银行等中介机构(Joshua ,2011)。这不仅是对金融危机的回应,也是对克服数字货币发展障碍的技术承诺 (Marple ,2021)。

TOKEN2049透视:数字货币重塑经济权力

伴随比特币而创造出来的区块链技术在诞生初期,也遭受到了大量来自技术圈的质疑,在经受住了无数次的黑客攻击后,其安全性才真正得到了技术圈的认可 (Reiff,2023)

黑客们发现,区块链技术真的可以无需通过任何中介,任何许可,就可以完成大洋彼岸的点对点交易,且在这过程中,其交易结果无法被篡改 (Reiff,2023)。这也是第一次一种货币技术本身就提供了足够的信任(trust),而不是依赖于中心化权力,或者说这个技术第一次实现了无需信任的(trustless),无需许可的(permissionless) 的 P2P 交易。于是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货币物种,数字货币 (Nakamoto,2008)。

4.2 山寨币的兴起与技术创新的竞争

基于区块链技术,从 2011 年起,大量山寨币迅速涌现,保持了去中心化的技术特性,但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上存在差异,这些山寨币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社会和经济目标 (Halaburda & Gandal, 2016)

在山寨币生态系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技术创新与交易效率迭代的关系,不论是通过共识协议(如 POW,POS 和 POS)的迭代,还是通过 Layer2 去增加主网的弹性,都是为了增加交易效率 (Halaburda & Gandal, 2016)。同时我们发现,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世界进行去中心化,去权力化,然而在他们内部,大家却玩着权力的游戏,各种山寨币不断地迭代或者吹嘘迭代自己的数字货币技术,从而对权力的宝座不断发起冲击。

于是乎,ICO(首次代币发行)应运而生,2013 年,Mastercoin 是世界上第一个 ICO,但是 2014 年的以太坊 Eth 的 ICO 更广为人知 (HackerNoon.com,2019)。准备 ICO 的公司通常会发布一个发展路线图,表示需要筹集资金去发展最先进的数字货币技术,或者发展壮大其加密生态等等。ICO 允许公司或者组织提供加密代币而不是股票来筹集资金,这些代币通常不提供公司所有权,而是允许购买者从公司的成功中获利,并使用这些代币购买产品或服务 (Hargreaves, 2013)。相当多的时候,这些 ICO 由发行公司更为中心化地管理,换句话说,权柄掌握在发行公司手中,而不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TOKEN2049透视:数字货币重塑经济权力

此外,ICO 的设计是针对公司价值的,就是购买者期待这家公司可以持续创造价值,持续迭代技术、扩展生态 (Hargreaves, 2013)。而不像比特币本身,大家对比特币价值的期待则完全来自于共识,用户并不期待比特币作为一个有机体再去自我演化出新的额外价值。

ICO 是超出了比特币定义的数字货币本身的,他变成了一种证券的替代品(Hargreaves, 2013)。所以 2021 年,当 Sam Bankman-Fried 像美国 SEC 提出数字货币要采用一种完全不同于证券的方式去进行管理和合规,就立马遭到了拒绝(SEC document,2022),因为当时没有人说得清楚,两者在这个角度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数字货币和证券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的关系。证券更多是购买者对于发行公司的未来的利润的预期,而数字货币更多的是持币者对于发行方在数字货币领域权力和地位趋势的预期,不同于传统金融领域的基本面分析,ICO 投资者更看重的是这家公司的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先进性和技术影响力,后面演变成生态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数字货币的现阶段通常是无法量化的,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大多数投资者都必须得被迫逻辑自洽,自我论证,理想状态下,假设全世界的经济活动都应该使用一种最先进的货币进行交易,因为效率最高,成本最低,那么这项货币的发行方的利润增长趋势也是可想而知的。

4.3 稳定币与经济权力的角逐

于是我们看到了稳定币的诞生,2014 年 USDT 出现(Cuthbertson, 2018),其与美元保持稳定的价格关系,从而减少数字货币市场的价格波动。通过这种方法,USDT 等稳定币试图让数字货币的交易都必须通过它来进行,从而站到了数字货币的 C 位。得益于稳定币所带来的稳定性,去中心化金融和中心化数字货币交易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这里,效率收益和经济权力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

TOKEN2049透视:数字货币重塑经济权力

很多人会认为,稳定币,例如 USDT,让数字货币影响力还是锚定在了传统货币上,是一种技术倒退,所以出现了算法稳定币,这里暂不展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各国央行透过稳定币看到了一个新的权力扩张的机会,即可以通过稳定币坐上加密世界的铁王座。

全球各地的中央银行正在进行主权数字货币的试点,更为人所知的是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国际清算银行最近的调查表明,超过 70% 的中央银行正在积极开展关于自己 CBDC 的研究,中国的加密人民币是最为人知的 CBDC 计划之一(Barontini& Holden,2019)。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国家已经依赖数字货币来规避国际制裁,同时也在开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项目,以更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Barontini& Holden,2019)。通常情况下,强势国家政府通过法定货币行使非暴力力量,特别是在国际关系中。通过控制货币,政府能够影响其他国家和个体的经济活动(Barontini& Holden,2019)。尤其是在国际制裁中,例如如果国 A 想对国 B 进行经济制裁,可以通过切断国 B 与 SWIFT 系统的联系即可实现,国 B 的金融机构则不能访问国际金融市场。

然而数字货币挑战了这固有规则,如果国 B 开发了自己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并建立了与其他国家的直接加密交易通道,那么国 B 就可以绕过 SWIFT 系统的限制,减少制裁的影响。这就表明了 CBDC 有助于减少某些国家在国际金融流动中的控制力,从而破坏传统经济制裁的规则。这也再次印证了数字货币极大的削弱了既有经济体系内的权力结构。

总的来说,无论是在完全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企业 ICO 还是政府生产的稳定币中,我们都看到货币技术进步与经济权力追逐之间的重要联系。

05.数字货币运行规则的思考

我想所有接触数字货币的人都会思考这个问题,数字货币到底有什么用,以及怎么用。或者数字货币运行的规则是什么,通过掌握这些规则,我是否可以大发横财?

今天我依然不能帮助大家大发横财,但是可以探讨一下数字货币运行的底层逻辑,有三个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是传统金融机构最关心的问题,1. 数字货币的价值是什么;2.数字货币的价格的是受什么机制控制和影响的?3. 数字货币账本技术对传统金融行为的影响是什么?

5.1 数字货币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通常为四种,

第一种就是交易价值本身 (Nakamoto,2008),作为一个交易工具,因此其快速,去中心化的特质可以使得一些传统金融无法实现的交易通过数字货币而实现。

第二种价值就是投机价值(Gronwald, 2019),例如比特币,因为他的限量属性,使得它更像一种商品而不是一种货币。

第三种是有锚定物的(Dell’Erba,2019),例如稳定币,他们与一个实际资产的价值进行绑定。

第四种是基于功能的(Golem. 2020),例如隐私币,用户通过使用隐私币实现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保密;再例如各种币可以用来使用某种区块链网络的服务,例如用 ionet 币购买 GPU 服务等。

第一种价值主权国家正在努力控制和积极打击的对象。

第二种价值则诞生了庞大的炒作和投机市场,为金融监管机构所不容,相关警告层出不穷。

第三种价值在银行业找到了自然归属,并因此落入了银行监管机构的范围。

第四种价值则在企业筹资方面蔓延,受到证券法的监管

5.2 数字货币的价格的是受什么机制控制和影响的?

数字货币的价格与其供应管理机制息息相关,这与传统法币并无二致。

对于主权法定货币而言,通过控制供应机制来控制价格,主权政府通过发行或销毁货币,从而影响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信心和流动性(Fenu, Marchesi, Marchesi &Tonelli,2018)。这里就要说到一个传统货币政策通常会遇到的三难问题,也称为经济学中的不可能三角,是指一个国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面临的三个主要目标(Lawrence & Frieden,2001) :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以及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目标通常很难同时实现,国家必须在它们之间三选二。

TOKEN2049透视:数字货币重塑经济权力

如果一个国家选择固定汇率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它将很难维持独立的货币政策。这是因为固定汇率要求国家的货币政策与主要贸易伙伴或货币锚保持一致,以维持汇率目标。同时,资本的自由流动会使得市场力量(如投机)能够对固定汇率施加压力,这可能迫使国家调整其货币政策以维护汇率的稳定(Lawrence & Frieden,2001)。

如果一个国家选择独立的货币政策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则很难维持汇率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调整利率或货币供应以达到国内目标,如抗击通胀或刺激经济,可能导致资本流入或流出,从而影响汇率(Lawrence & Frieden,2001)。

如果一个国家选择独立的货币政策并维持汇率稳定,它可能需要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这是因为资本流动的自由可能会对汇率产生压力,从而与国家的独立货币政策发生冲突(Lawrence & Frieden,2001)。

这里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国选择了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和稳定的汇率。欧元区国家则选择了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Lawrence & Frieden,2001)。

一些数字货币也展现了这种中央发行的供应逻辑(Jani,2018),例如瑞波币(XRP)。大量的瑞波币通过预先挖掘模式在公开发行之前就已经被创建出来,瑞波币的管理公司会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市场上流通的瑞波币数量,以保持跨境转账的成本和效率,从而实现对价格的控制(Jani,2018)。尽管这种供应控制策略可以帮助稳定价格,但它也引入了中央化的风险,类似于传统法定货币的发行和调整逻辑,瑞波币必然也要面临经济学中的不可能三角,尤其是个体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远低于主权国家,一旦遇到债务危机,则可能发生超通胀。

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算法供应 (Yermack, 2015),与中央发行不同,算法供应依赖于预设的规则,自动控制数字货币的生成和发行。这些规则被编入区块链的代码中,无需人为干预 (Yermack, 2015)。比特币是一个典型例子,它的供应量上限固定为 2100 万个,且预计在 2140 年左右达到这一上限 (Nakamoto,2008)。这种预设的供应速率使比特币的供应可预测,但同时也使其对市场投机行为更为敏感,导致价格波动较大。尽管价格波动性高,算法供应的特性(如供应的可预测性)使得这类货币在交易中非常有用。交易者可以根据这些货币的已知供应模式预测其相对于其他货币的表现,从而进行策略性的买卖。

综上,在数字货币领域,中央发行机制允许更灵活地管理价格和供应,但可能引起可信度问题,因为市场参与者可能担心中央权力滥用,例如超通胀的发生。相反,算法供应(如比特币的固定上限)提供了高度的可预测性和透明度,增加了货币的可信度,但牺牲了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5.3 数字货币账本技术对传统金融行为的影响是什么?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设计是对传统账本技术的一个极大的创新 (Nakamoto,2008),数字货币账本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对其在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和监管机构的接受程度也有显著的影响。

在公共账本中,记账的责任被分散在大量的终端用户之间,形成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治理结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和验证账本中的交易,因此公共账本通常被视为更加透明和去中心化的 (Nakamoto,2008)。相比之下,私人账本具有更集中的责任结构,通常由一个组织承载。这意味着账目管理的成本集中在一个组织或一组行为者身上,而不是分散在整个网络中。

TOKEN2049透视:数字货币重塑经济权力

由于公共账本缺乏中心化的监管对象,监管机构需要监督更多的参与者,因此可能会采取更粗暴的禁令和警告措施来管理数字货币市场(O’Dwyer & Malone. 2014)。而私人账本由特定组织管理,监管机构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具体的治理反应,因为他们可以直接与这些组织交流和合作。例如,传统银行的账本通常是中心化的,这意味着所有数据和交易记录存储在银行的内部服务器上。政府相关部门只需要对银行进行约束和管理。

比特币选择了公共账本,这是因为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强调了金融和货币的去中心化 (Nakamoto,2008)。这绕过了传统银行模式中,跨境汇款和大额交易通常涉及复杂的中介机构和高昂的手续费 ,也绕过了政府的有效监管。这导致了监管机构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来管理其市场。这表明数字货币的发展和采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选择,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权力博弈和决策。

06.结语

数字货币是货币发展历史中的最新阶段,数字货币 Crypto Currency, Crypto 加密技术代表其科技属性,Currency 则代表其货币属性。

它的科技属性,在作为一个支付工具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他解决了很多传统银行业无法解决的问题,他可以通过其全球性的分布式账本系统,实现快速、直接的跨境转账,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和时间,无需中介和审批。然而大多数货币技术必须得到中心化的经济权力方的支持才可以得以发展,区块链技术第一次实现了不需要既得利益者的许可就可以蓬勃发展,直接向传统经济利益秩序发起进攻。在数字货币内部,无数的山寨币也在朝着数字货币内部的固有经济结构(比特币、以太坊)发起进攻,试图争夺王位,方式就是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所以层出不穷的 ICO 币,虽然短期内不产生现金流,但是投资者们似乎看到了他们未来对交易效率产生的巨大价值。

但是如果把数字货币视作一个货币本身,则其所面临的经济政治问题与传统法币并无太大区别,传统经济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例如不可能三角,在数字货币领域也没有得到解决。也基于此,我们也发现了在这个标榜去中心化的加密世界中,却又及其强调和崇拜正统性,这种正统性是中心化的,向心化的,甚至是迷信的,与其科技属性背道而驰,这种现象和传统世界对权力的痴迷和崇拜,而罔顾科学法则也是如出一辙的。

所以才有一些 crypto 机构投资人会荒诞却又自鸣得意的鼓吹比特币相当于央行,其他数字货币的运作模式堪比国家,彰显了了对经济学知识的无知。

分析比对 XAI 及 B3:游戏 L3 的双雄较量

作者:hamster 来源:chainfeeds

L3 是继 L1 和 L2 之后的区块链架构层次,专为特定应用场景如游戏、社交网络等设计,旨在进一步优化性能、降低费用和提高扩展性。相比于 L2,L3 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专注于特定领域来优化区块链的使用体验,同时保持与底层 L1 和 L2 的兼容性。尤其在游戏领域,L3 为区块链游戏提供了更灵活的开发环境和优化的性能,使游戏开发者能够创建更具互动性的游戏体验的同时,降低用户的交易费用并提升游戏运行速度。

分析比对 XAI 及 B3:游戏 L3 的双雄较量

图片来源:Starkware

在区块链游戏的 Layer 3 领域,B3 和 XAI 是两个备受关注的平台,尽管它们都致力于提升链上游戏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但在实现方式上各有侧重。

B3 的架构侧重扩展性和多链兼容性,适合跨链功能的游戏开发,但依赖于 Base 生态,在非 EVM 兼容场景中可能受限。XAI 基于 Arbitrum 的 Layer 3 架构,专注于提升交易吞吐量和降低延迟,适合需要快速交易确认的链上游戏。XAI 在多链兼容性上不如 B3 灵活,但其交易处理效率更高,适合高性能游戏。而在市场扩展方面,B3 在亚洲市场表现强劲,XAI 通过与 Binance Launchpool 的合作,迅速获得全球关注,但在一些本土市场的渗透上,可能不如 B3。

L3 如何推动区块链游戏的创新和发展?

L3 网络在区块链游戏中的应用,主要通过优化共识机制和引入数据分片技术,提升了交易处理能力,确保游戏内资产的快速转移与交易。这种改进有效减少了交易延迟,使玩家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更及时的反馈,改善了整体游戏体验。

在成本方面,L3 通过优化共识机制和经济模型设计,降低了交易费用,减轻了玩家和开发者的负担。通过更高效的智能合约和虚拟机技术,L3 提高了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减少了运营成本,同时提升了系统的性能。L3 还提供了高度定制化的功能,使开发者能够根据游戏需求调整智能合约和应用逻辑,支持复杂的游戏机制和互动。这种灵活性也体现在 L3 对多种数字资产(如 NFT 和代币)的支持上,为游戏内经济系统提供了更多资产管理和交易的选择。

此外,L3 的兼容性强,能够与其他区块链网络对接,帮助现有游戏项目顺利迁移到 L3 平台,并与其他区块链生态实现互操作。这一特性使得游戏生态得以扩展。而在实际应用中,L3 可用于构建去中心化的游戏内经济系统,支持资产的流通与交易,增加了游戏经济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然而,L3 在区块链游戏中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尽管 L3 提升了扩展性,但在高频交易的游戏场景下,可能仍存在性能瓶颈,导致交易确认时间延长,影响玩家体验。开发方面,L3 的模块化和高度定制化架构虽然提供了灵活性,但也增加了开发的复杂度。开发者需要掌握多层区块链架构、智能合约和加密技术,这对传统游戏开发者而言是一个门槛。此外,L3 的用户体验也存在障碍。由于依赖去中心化钱包和 Gas 费用,普通玩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这种复杂性限制了区块链游戏的广泛普及。

总的来看,L3 为区块链游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但在大规模应用之前,还需要解决链上性能、开发复杂度和用户体验等问题。

B3 和 XAI:游戏 L3 的双雄争霸

B3 和 XAI 是当前区块链游戏领域备受关注的两个 L3 项目。它们都旨在通过提供高性能、低成本、可定制化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推动区块链游戏的发展。

B3:基于 Base 的 Layer3 游戏链

B3 是一个专为加密游戏设计的 L3 区块链生态系统,构建在 Base 之上,由 NPC Labs 开发,团队成员来自 Coinbase 和以太坊社区。该生态系统旨在通过横向扩展提升性能,降低交易费用,为游戏开发者和玩家提供更流畅的体验。B3 获得了 Pantera Capital 的支持,并成功融资 1800 万美元,用于其开发和生态系统扩展。

B3 的技术架构针对区块链游戏中的性能挑战提供了以下解决方案:

  • 横向扩展性:B3 采用横向扩展的架构,支持多个游戏实例在不同的链上运行,提高了交易处理能力和吞吐量,适应大规模用户的需求。

  • 高效交易和低成本:作为基于 Base 的 Layer 2 网络,B3 降低了游戏内资产转移和互动的交易费用,降低了运营成本。

  • 多链兼容性:B3 支持多个 EVM 链的互操作,允许游戏开发者灵活集成不同区块链功能,既能作为独立游戏链运行,也能与现有区块链生态系统对接,实现功能与资产互通。

  • 优化的智能合约执行:B3 优化了智能合约架构,降低了游戏逻辑执行的延迟,支持复杂的游戏机制和互动,同时保障区块链的安全性和透明性。

此外,B3 推出了 BSMNT.fun 平台,集成了游戏发现引擎和社交互动功能,玩家可以通过区块链参与游戏决策和互动。目前,已有 20 多家游戏工作室加入平台,包括 Mighty Bear Games 和 Infinigods。B3 提供了开发工具和文档,帮助游戏开发者轻松构建和部署链上游戏,简化了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使用。

B3 目前在亚洲市场,尤其是韩国和日本,积极拓展业务,重点发展休闲和超休闲游戏,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和玩家。部分链上游戏项目如 DEAR 和 Dino Runner 3D,已利用 B3 的高性能架构和低交易成本,提供了丰富的游戏体验。B3 主网上线后,用户和开发者数量不断增加,显示出其在链上游戏领域的扩展潜力。

XAI:Arbitrum 官方支持的 L3 游戏链

XAI 是一个基于 Arbitrum 的 Layer 3 区块链平台,专为游戏开发设计,旨在为 Web3 游戏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链上基础设施。XAI 通过其 XAI 代币驱动,旨在简化用户体验,特别是降低传统游戏玩家与加密货币钱包交互的复杂性。XAI 已完成三轮融资,共筹集 1000 万美元,资金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系统扩展以及开发者激励计划的推动。此外,XAI 还成为 Binance Launchpool 上的第 43 个项目,借助这一合作,XAI 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多关注。

XAI 的技术架构:

  • Arbitrum 技术堆栈:XAI 基于 Arbitrum Nitro 技术构建,并采用 Arbitrum 的 AnyTrust 架构,确保平台具备高安全性和低延迟交易能力

  • 低成本和快速交易XAI 支持每秒 10,000 笔交易,几乎即时的最终确认,且针对链上游戏的高频交易需求进行了优化,保持极低的交易成本。这使得 XAI 能够处理大规模玩家之间的资产转移,尤其适合需要频繁交易的游戏,如角色扮演或 PvP 对战游戏。

  • 智能合约支持:XAI 提供了支持 Unity 和 Unreal 游戏引擎的 SDK,开发者可以轻松将 Web3 功能集成到游戏中,并直接部署在 XAI 网络上。该工具包还提供简化的 API 接口。

XAI 平台支持用户在游戏内进行资产交易,并简化了交易流程,无需加密货币钱包,从而简化了物品交易和收藏过程。为降低 Web3 游戏的门槛,XAI 引入了帐户抽象和社交登录功能,允许玩家通过社交账户登录游戏,无需直接使用加密钱包。这一设计使得传统游戏玩家能够更容易参与到区块链游戏中。XAI 还设立了 1 亿美元的游戏激励基金,支持创新性的游戏项目开发。此外,XAI 支持多链互操作,允许数字资产跨链转移和交易,构建了一个开放的交易市场,促进了链上游戏经济的发展。

XAI 的市场愿景是建立一个开放的游戏资产交易生态系统,通过降低门槛吸引更多用户。目前平台上已有多款游戏正在开发或已上线,如《Crypto Unicorns》、《Planet X》、《Final Form》和《Valeria》等,覆盖 PvP 对战和角色扮演等类型。XAI 平台已经成功吸引了一批开发者,并进入主网运行阶段,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展其生态系统,支持更多 Web3 游戏项目并吸引主流游戏玩家的加入。

总结

B3 和 XAI 作为区块链游戏领域的两大 Layer 3 项目,各自依靠独特的技术架构和市场策略,为推动链上游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B3 通过其多链兼容性和高度扩展性,特别是在亚洲市场表现出色,并在社区互动和社交玩法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相比之下,XAI 依托 Arbitrum 技术堆栈,提供了低延迟、高吞吐量的游戏体验,并通过 Binance Launchpool 的合作实现了全球市场的扩展。

告别基建热,迎接应用的黄金时代?

原文作者:Adrian

原文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历史上每个加密周期中,最丰厚的投资回报都是通过早期押注新的底层基础设施原语(PoW、智能合约、PoS、高吞吐量、模块化等)而实现的。如果看看 CoinGecko 上排名前 25 的代币,我们会发现只有两种不是 L1 区块链原生代币(不包括挂钩资产):Uniswap 和 Shiba Inu。这一现象在 2016 年由 Joel Monegro 首次理论化,他提出了「」 。Monegro 认为,Web3 和 Web2 在价值累积方面最大的区别在于,加密货币基础层累积的价值比建立在之上的应用程序所捕获的价值之和还要大,而价值来源于:

  • 区块链具有一个共享数据层,交易在该层上进行结算,从而促进正和竞争并实现无需许可的可组合性。

  • 代币升值 -> 引入投机参与者 -> 初始投机者转化为用户 -> 用户 + 代币升值吸引开发者和更多用户等等,这个路径形成了正向飞轮。

告别基建热,迎接应用的黄金时代?

快进到 2024 年,最初的论点经历了无数次行业争论,同时行业动态也发生了几次结构性变化,这些变化对肥胖协议理论的原始主张提出了挑战:

1.区块空间的商品化:在以太坊区块空间溢价的情况下,竞争性 L1 崛起并成为资产类别定义者。竞争性 L1 通常估值数十亿美元,建设者和投资者几乎每个周期都被竞争性 L1 所吸引,每个周期都会出现新的「带来差异化」的新区块链 ,它们让投资者和用户兴奋不已,但最终成为「鬼链」(比如 Cardano )。虽然存在例外,但总体而言,这导致了市场上区块空间过于丰富,而没有足够的用户或应用程序来支持。 

告别基建热,迎接应用的黄金时代?

2.基础层的模块化:随着专用模块化组件数量的增加,「基础层」的定义变得越来越复杂,更不用说解构堆栈每一层所产生的价值了。然而,在我看来,这种转变可以肯定的是:

  • 模块化区块链中的价值在整个堆栈中是分散的,并且对于单个组件(例如 Celestia)来说,要获得高于集成基础层的估值,就需要其组件(例如 DA)成为堆栈中最有价值的组件,并在其上构建「应用程序」,从而比集成系统拥有更多的使用量和费用收入;

  • 模块化解决方案之间的竞争推动了更便宜的执行 / 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费用

3. 走向「链抽象」的未来:模块化本质上会在生态系统中造成碎片化,从而导致繁琐的用户体验。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这意味着在何处部署应用程序的选择过多;对于用户来说,这意味着要克服重重障碍才能从链 X 上的应用程序 A 转到链 Y 上的应用程序 B。幸运的是,我们很多聪明的人正在构建一个新的未来,用户在不知道底层链的情况下就可以与加密应用程序交互。这一愿景被称为「链抽象」。现在的问题是,在链抽象的未来中,价值将在何处累积?

我认为,加密应用程序是我们构建基础设施方式转变的主要受益者。具体来说,以意图为中心的交易供应链,具有订单流排他性和用户体验、品牌等无形资产,将日益成为杀手级应用的护城河,使它们能够比现在更有效地实现商业化。

订单流的排他性

自从以太坊合并和引入 Flashbots、MEV-Boost 以来,MEV 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由搜索者主导的黑暗森林现在已经演变成一个部分商品化的订单流市场,当前的 MEV 供应链主要由验证者主导,验证者以供应链中每个参与者的出价形式捕获了约 90% 的 MEV。

告别基建热,迎接应用的黄金时代?

以太坊的 MEV 供应链

验证者从订单流中获取了大部分可提取价值,这让交易供应链中的大多数参与者都感到不满。用户希望因生成订单流而获得补偿,应用希望从用户的订单流中保留价值,搜索者和构建者希望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追求价值的参与者已经适应了这种变化,他们尝试了多种策略来提取 alpha,其中之一就是搜索者 – 构建者集成。这个想法是,搜索者打包区块的被包含确定性越高,利润就越高。大量数据和文献表明,排他性是竞争市场中获取价值的关键,拥有最有价值流量的应用程序将拥有定价权。

这与 Robinhood 的商业模式类似。Robinhood 将订单流出售给做市商并获取回扣,以此维持「零费用」交易模式。像 Citadel 这样的做市商愿意为订单流付费,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套利和信息不对称获利。

越来越多的交易通过私人内存池进行,这一点进一步显现出来,最近在以太坊上创下了 30% 份额的历史新高。应用程序意识到所有用户订单流的价值都被提取并泄露到 MEV 供应链中,而私人交易允许围绕粘性用户实现更多的可定制性和商业化。

告别基建热,迎接应用的黄金时代?

https://x.com/mcutler/status/1808281859463565361

随着链抽象时代到来,我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在以意图为中心的执行模型下,交易供应链可能会变得更加分散,应用程序会将其订单流导向能够提供最具竞争力的执行的解算器网络,从而推动解算器竞争以压低利润率。然而,我预计大部分价值获取将从基础层(验证器)转移到面向用户的层,中间件组件很有价值但利润率很低。能够生成有价值订单流的前端和应用程序将拥有对搜索者 / 解算器的定价权。

告别基建热,迎接应用的黄金时代?

未来可能的价值累积方式

今天我们已经看到这种情况在发生,利用应用程序的特定排序(例如预言机可提取价值拍卖,Pyth、API 3、UMA Oval)的利基订单流形式,借贷协议重新获得了原本会流向验证者的清算出价订单流。

用户体验和品牌作为可持续护城河

如果我们进一步细分上面提到的 30% 的私人交易,它们大多数来自 TG Bots、Dexes 和钱包等前端:

告别基建热,迎接应用的黄金时代?

尽管人们一直认为加密原生用户的注意力并不集中,但最终还是看到了一定程度的留存率。品牌和用户体验都可以成为一条有意义的护城河。

用户体验:通过在 Web 应用程序上连接钱包来引入全新体验的替代前端形式,毫无疑问会吸引需要特定体验的用户的注意力。一个很好的例子是 BananaGun 和 BONKbot 等电报机器人,它们已经产生了 1.5 亿美元的,它们使用户可以在舒适的电报聊天中交易 Memecoin。

品牌:加密货币领域的知名品牌可以凭借赢得用户的信任来提高收费。众所周知,钱包应用内交换的费用非常高,但却是杀手级的商业模式,因为用户愿意为便利而付费。例如,MetaMask swap 每年产生 2 亿多美元的费用。Uniswap Labs 的前端费用交换自推出以来已经净赚了 5000 万美元,以官方前端以外的任何方式与 Uniswap Labs 合约交互的交易都不会收取这笔费用,但 Uniswap Labs 的收入却还在增长。

这表明,应用程序中的林迪效应与基础设施一致甚至更明显。通常,新技术(包括加密货币)的采用遵循某种 S 曲线,随着我们从早期采用者转变为主流用户,下一波用户将不那么成熟,因此对价格的敏感度也会降低,这使得能够达到临界规模的品牌能够以创造性的方式获利。

告别基建热,迎接应用的黄金时代?

加密货币的 S 曲线

结束语

作为一名主要关注基础设施研究和投资的加密货币从业者,这篇文章绝不是要否定基础设施作为加密货币中可投资资产类别的价值,而是在思考全新基础设施类别时,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些基础设施类别使下一代应用程序能够为 S 曲线上方的用户提供服务。新的基础设施原语需要在应用程序级别带来全新用例,以吸引足够的注意力。同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应用程序级别存在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其中用户所有权直接引导价值的累积。不幸的是,我们可能已经过了 L1 的市场阶段,在这个阶段,押注每一个新的闪亮的 L1 都会带来指数级的回报,尽管那些具有有意义的差异化可能仍然值得投资。

即便如此,我也花了很多的时间思考和理解不同的「基础设施」:

  • 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改善终端用户体验的代理经济、持续优化资源分配的计算和推理市场,以及扩展区块链虚拟机计算功能的验证堆栈。

  • CAKE 堆栈(https://frontier.tech/the-cake-framework):我上面的许多观点都表明,我相信我们应该朝着链抽象的未来发展,而堆栈中大多数组件的设计选择仍然很大。随着基础设施支持链抽象,应用程序的设计空间会自然增长,并可能导致应用程序 / 基础设施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

  • DePIN :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认为 DePIN 是加密货币的杀手级现实世界用例(仅次于稳定币),这一点从未改变。DePIN 利用了加密货币擅长的一切:通过激励措施实现资源的无许可协调、引导市场和去中心化所有权。虽然每种特定类型的 DePIN 网络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特定挑战,但验证冷启动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巨大的,我非常高兴看到具有行业专业知识的创始人将他们的产品带入加密领域。

4年来首次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 市场人士:鲍威尔有些言行不一

腾讯新闻《潜望》,作者:纪振宇

美国时间9月18日,美联储在备受瞩目的9月份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5.25%至5.5%调低至4.75%至5%。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系列降息的开端。他的这番表态,对外明确宣告美联储正式结束自2021年开启的一轮货币紧缩周期,开始步入新的宽松货币政策周期。

这一幅度明显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同时还增加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纽交所前交易员、现个人投资者Stephen Guilfoyle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决定和之后鲍威尔对经济现状的描述有些“言行不一”,“他在讲话中说经济没什么可担忧的,但却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这样的不一致无法说服我。”

在宣布降息决定之前,美联储面临错综复杂的美国经济环境:一方面通胀明显得到抑制,但依然未达到美联储设定的2%的长期通胀目标,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开始出现疲软迹象,失业率抬头。美联储在两难境地,艰难寻求政策平衡点。

正是在这样的疑问下,市场对降息50个基点形成了不同的解读,带来美股短期日内的大幅波动。有观点认为,如果这是一次为了避免经济快速下滑的恐慌式降息,那就形成了可以做空的理由;但如果这是美联储为了弥补上一次会议没有降息的失误,那可以认为是平稳的货币政策“从紧到松”的转换,无需过多担心。

美联储并没有多少历史经验可供借鉴。在过去数次50个基点幅度的降息,均为经济和金融市场中出现明显的悲观信号时,美联储所采取的紧急行动。例如2001年初和2007年的9月,美国均发生了显著的经济衰退。

这一次美国经济却表现得相对稳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经济系教授王一此前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美联储在现阶段能够实现经济“软着陆”的概率依然很大。

4年来首次宣布降息

美联储在美国时间9月18日宣布最新货币政策决议,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4.75-5%,这也是美联储4年来首次宣布降息。

美联储在当天的声明中,着重强调了大幅度的降息是因为“就业增长放缓”,而通货膨胀虽然一定程度上还维持高位,但已经朝着预期方向获得了更大进展。

美联储同步发布的最新季度未来经济展望数据显示,其认为2024年通货膨胀指数将下降至2.3%,到2025年,将进一步下降至2.1%,2026年达成2%的长期目标。

对于失业率状况,美联储的预计则显得更加悲观:今年美国失业率将上升至4.4%,2025年将维持4.4%的失业率水平,到2026年和2027年逐步下降至4.3%和4.2%,长期失业水平将维持在4.2%。

基于对通胀前景和失业率变化的判断,美联储认为今年联邦储备基金利率应在4.4%,2025年为3.4%,2026年为2.9%,长期维持在2.9%。

与之相比,在上一季度的预测中,美联储认为今年基准利率水平为5.1%,明年为4.1%,2026年为3.1%,长期为2.8%。美联储对于合理的基准利率水平进一步明显下调,但对于长期利率水平则相对提高了0.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美联储对于短期内经济前景的担忧,需要用更低的利率水平来维持经济增长。

4年来首次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 市场人士:鲍威尔有些言行不一

此外,备受外界关注的点阵图,也反映了目前美联储内部对于未来利率水平的分歧依然巨大。对于2024年的利率水平,10名美联储官员认为基准利率应在4.5%以下,9名认为应在4.5%以上,对于随后年份的利率水平预期,联储官员的观点则显得更加分散,最“鹰派”的观点和最“鸽派”的观点,对于利率水平的判断差距甚至在1个百分点以上,例如对于长期利率水平,一位最“鹰派”的判断认为应维持在3.75%,而最“鸽派”的观点认为应保持在2.25%。

4年来首次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 市场人士:鲍威尔有些言行不一

最具争议的一次货币政策会议

直到美联储宣布货币政策决议前,市场对于降息幅度仍未达成一致预期。

这在最近几年中实属罕见。通常在临近美联储会议前,市场关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作基本会形成一致预期,最终也与美联储宣布的结果趋于一致。但根据CME的美联储监测工具显示,本次会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61%,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39%。

4年来首次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 市场人士:鲍威尔有些言行不一

为应对通货膨胀,美联储自2022年初开启紧缩货币政策后,已经11次上调基准利率,在两年多时间内将基准利率从接近零的低位上调至目前约5.4%的水平,这样的货币政策调整速度和力度在历史上罕见。

4年来首次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 市场人士:鲍威尔有些言行不一

高利率环境对通胀的抑制作用明显,对抗通胀的胜利仿佛近在眼前。一年前,衡量整体通胀情况的美国消费价格指数站在3.2%,刚刚过去的8月份,这一指数已经回到了2.5%,去除食品、能源等波动较大品类的核心通胀水平,则由一年前的4.2%下降至2.5%。

尽管距离美联储所设定的2%的长期通胀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有经济学家指出,这中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过去几年的高房价、汽车和其它商品价格滞后反应的影响。

洲际交易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与通胀挂钩的债券和其它衍生品定价,反映了投资者预期明年美国CPI将触及1.8%,在未来5年平均为2.2%,这反映了投资者对于未来通胀预期相对乐观,也给了美联储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信心。

另一方面,高利率环境下对经济的抑制作用也开始显现。美国失业率从去年7月的3.5%提高至今年7月的4.3%,通常情况下,失业率在一年之内的显著提高,将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但目前美国的消费数据依然强劲、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并未显著增加、股市继续创出新高。

这些数据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制定增加了新的复杂性。美联储曾多次公开强调,任何货币政策决策都是基于经济数据做出,但经济数据往往具有滞后性,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永远会是滞后的。

Babylon的市场预期被高估了吗?

作者:haotian

距离 @babylonlabs_io 主网上线已有近1个月,不过预期中的BTCFi市场反应并没有想象中热烈。那么,Babylon第一期质押过程中暴露出哪些问题?Babylon的可持续生息叙事逻辑成立吗?Babylon的市场预期影响被高估了吗?接下来,说说我的看法:

1)Babylon的创新内核是采用Self-Costodian自托管的方式,让用户的BTC资产用脚本契约形式锁定在比特币主网的同时,能够在众多BTC layer2上输出“安全共识服务”继而得到其他扩展链提供的丰富收益。

这句话现阶段只有前半句成立,的确Babylon的精密复杂的密码学算法架构,让用户可以自托管形式持有BTC的情况下实现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其他CeDeFi或Wrapped形式让原生BTC突破原链束缚都需要有个第三方托管平台,Babylon确实不需要。若钱包支持,用户可以看到自己质押给Babylon协议的BTC依然显示在自己的余额内。

而这句话的后半句,目前只能算一个未成熟的“饼”。因为要把Babylon的安全共识转化为服务并产生收益,需要有如下先决条件:

其一:要有大量的用户,包括拥有较大比例投票权的Validators节点将BTC质押在Babylon部署在比特币主网协议内;

其二:要聚合大量的LST资产,并产生强大流动性,以构成生态用户、TVL等壮大的基础;

其三:要有大量的新生layer2 POS链“采购”Babylon提供的安全共识服务,并提供可持续的Yield收益;

2)目前,Babylon协议只开放了第一期1,000个BTC的有限质押,只能算实验性上线阶段,但却暴露了不少问题,这让其同时具备以上三个先决条件充满挑战。比如:

1、质押过程和Babylon协议交互会产生较高的“交易费损耗”。

包括:质押网络Fomo效应导致的网络整体交易Fee飙升损耗,以及后续协议Unbond、Withdraw等操作产生的相应手续费。

以第一期质押War为例:若限定了每笔交易只能存入0.005个BTC,而且只有前5个区块内交易有效。假设1个机构Validator要存入100个BTC,需要在1个小时内,向链上发起20,000笔交易,且要比其他竞争者交易更早确认。这势必会导致网络交易fee短时暴涨,极大增加质押者的成本,据了解矿工费比率超过5%。(仅供参考,具体数据以官方为准)

2、Babylon存入的原生BTC和其生态可流通的Wrapped版本 BTC并非1:1限定。

由于Babylon没有直接流通的Wrap版BTC,在Babylon生态内流通的Wrapped版本BTC都是由一些参与质押的节点提供,包括: @SolvProtocol 、 @Bedrock_DeFi  、 @LorenzoProtocol  、 @Pumpbtcxyz  、 @Lombard_Finance  等等。这些机构Validators在Babylon质押若干BTC,但实际其聚合的Wrapped版本BTC 流动性要远超其已质押BTC的数量(事实也需要扩大LST流动性的规模才行)。

这意味着,虽然Babylon协议能确保质押在比特币主网上原生BTC资产的安全,但聚合平台上流通的各类Wrapped版本BTC的流动性风险和绝对信任,Babylon并无法保证。还得靠这些聚合平台做公开审计、合约透明等一系列信誉背书。

也就是说,如果把Babylon比方成Lido,用户存入ETH之后不会有相应的stETH用于流通,实际流动性由Solv Protocol(SolvBTC.BBN)、BedRock(uniBTC)等聚合型平台提供。Babylon则像一个部分储备的央行角色,只会压一点储备金约束其流动性供给者(地方银行角色),整体安全要靠中央和地方统一协力才能保证。

以上两点问题决定了,Babylon在这场BTCFi的大浪洪流之中,只占据一个“安全加固”的搭台角色,真正的好戏依旧要靠Solv Protocol、BedRock、Lorenzo、PumpBTC等聚合流动性平台唱响。

关键是,开局过于Fomo的市场情绪,会严重拉高这些参与者的进入“成本”,无疑加强了对后续Yield生息的“退出”压力。

和Eigenlayer AVS服务市场的发展动态关乎Restaking赛道命脉一样,Babylon安全共识服务输出商业化的进展也成了Babylon必须要交出的市场答卷。

3)那么,Babylon“共享安全”服务范式,要如何产生可持续性的Yield收益呢?在我看来,仅依托Babylon社会安全共识激励演进的市场并不足够,还需要另一个股力量来壮大POS链需求池。

换句话说,Babylon维持上下游经济链条的叙事逻辑不牢固,采购端”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假设一条新构建的POS链,要接入Babylon生态,Babylon先得由完整的节点Validators网络产生AVS服务,比如:Eigenlayer 在AVS即服务叙事确立了,提供了一系列包括去中心化Sequencer、预言机、ZK协处理器等服务。

而现阶段,或许只是主网协议上线过于早期的缘故,Babylon并没有成熟的商品化的服务。市场对于Babylon的期许貌似只有主动参与质押投票权争夺,然后聚合流动性搞积分Point大战,最终靠做大整体Babylon流动性市场蛋糕来共享溢出性红利。这样做也许可行,但靠堆叠市场预期来推动生态发展,会过于“被动”。有没有“主动”的BTCFi生息方案呢?

有,我此前文章中有提到,Babylon本质上是通过经济模型制约构建“社会安全共识”来给BTC layer2提供了一种“安全”批量化复制范式。还要一种依托ZK技术构建各类链基础模块化组件来加强BTC layer2快速起链的“技术安全共识”复制范式。

以ZK通用架构应用链 @GOATRollup 为例, @ProjectZKM 团队基于ZK技术底层构建的通用型layer2框架,包括:底层zkVM通用执行层、Entangled Rollup Network共享可交互通信层、去中心化Sequencer共享层等,最终用通用化组件服务给layer2提供免跨链桥的Native跨链、统一流动性可交互操作中心。

相较Babylon,Goat把用户的原生BTC锁定在比特币主网后,随即提供1:1 Wrap版的BTC(goatBTC),并通过去中心化Sequencer原生挖矿收益(yBTC),并引入了Pendle债息分离等设计来丰富生息可能性。

可以认为,Goat Network类似于以太坊layer2体系中的“Rollup as a Service”服务方,可以输出通用模块化范式扩大BTC layer2 POS链的规模,并提供了一套可持续的BTC收益经济模型来确保其叙事的可落地性。

以上。

不难看出,Babylon的创新密码学安全范式,最大的价值在于把原先分散的BTC市场流动性快速聚合起来,并形成生态发展势能,核心流动性资本规模和效率是支撑其叙事成立底层逻辑。

要扩大POS链的规模效应,加大安全共识服务的商品化输出,还是得靠zk技术为互补,以模块化共享Sequencer、Interoperability、DA等组件服务来推动。

至于Babylon究竟是被高估,还是被错误预期了?相信以上观点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美联储降息:幅度出人意料 10段话看懂它

就在刚刚,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降息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为4.75%至5.00%。

这个降息幅度,超出了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测!

也意味着美联储更加坚定地站在了支持民主党候选人贺锦丽一边。

这是4年来美联储首次降息。美联储FOMC声明表示,对通胀的信心增强,通胀正持续向2%迈进;就业和通胀目标面临的风险处于平衡状态。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4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中值为4.4%,意味着年底之前还会降息25个基点。

美联储上调2024年美国失业率预期至4.4%,下调2024年美国GDP增长预期至2.0%。

受降息消息的影响,美国三大股指上涨幅度加大,黄金价格创新高,人民币离岸汇率创出近期新高。

美联储降息:幅度出人意料 10段话看懂它

下面我们用通过10段话,看懂这次降息。

1、此次降息,意味着美国进入了新一轮降息周期。

下图是过去60年美元利率走势图,趋势是不断走低的。最近几年的这次反弹,是新冠疫情后货币大放水造成的,美联储曾连续加息11次。未来几年,美国利率将逐步走低,重回疫情之前的超低利率时代。

美联储降息:幅度出人意料 10段话看懂它

2、美国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打破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天花板,让我们获得了更大的降息空间。

过去几年,中美利率出现了罕见的倒挂,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比美国低200个基点左右。为了减少资金流出中国,中国降息步子很小,幅度有限。美元开启降息周期后,中国未来几年降息空间加大,低利率时代来临了。

3、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对中国是利好。它让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加大了,对楼市、股市和经济都构成利好。

但A股是否见底,关键看楼市;楼市是否见底,关键看经济;经济是否见底,要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力度是否足够。中国需要增发更多国债,投资有效益的大基建、鼓励消费,还需要有更大幅度的降息、降准。

4、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的LPR(贷款基准利率)有80到10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我们首先要关注明天(9月20日)上午9点15分,中国的LPR会不会降息。中国在年底之前,至少有机会降息一次,降准一次。LPR降息后,公积金贷款利率也有可能降息。

5、中国的存量房贷利率会全面下调吗(超出贷款合同约定)?几率比较高,有可能在未来2个月出消息。近日《经济日报》主办的《证券日报》在记者述评里已经公开探讨了可能性。彭博社也多次发布小作文。让我们静待官宣。

6、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明显升值。美元降息后,汇率会怎样走?人民币会破7吗?我认为在美国大选前后,人民币会借助美元降息等因素,继续保持强势,不排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人民币汇率目前是被低估的,未来只要中美斗而不破,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会保持强势、稳定。

7、未来两年,美元降息空间大于人民币降息空间。这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另外,官方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这意味如果国际形势没有大的变化,人民币汇率也会保持稳定,通过贬值刺激出口的做法短期内不会出现。

8、美国大选将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和中国经济复苏?如果特朗普当选,他会干预货币政策,美联储接下来降息节奏会加快;贺锦丽会让美联储自己决定。特朗普已经扬言,上台后会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60%的关税,这将引发新一轮中美贸易战,可能让人民币异常波动、贬值;贺锦丽上台,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保持稳定强势。

9、最新的金融数据、投资数据、消费数据、房地产数据等,都说明经济需要再次“轰油门”。美联储降息后到年底,将是中国宏观政策发力的阶段,以冲刺完成全年目标。至于中国楼市,在9月30日当天以及之前几天,可能会有大消息。

10、美元降息后,美股、美债、美元汇率会怎样走?历史上,每次降息后这些资产表现各不相同,要看当时美国经济处于什么阶段。如果处于技术革命之后、充满活力的时期,降息会让股市继续冲高,美元升值;反之,降息印证了经济不佳,在首次降息后的半年或1年内,股市回落、避险资金流入债市,美元贬值。目前市场对未来半年到1年的走势分歧比较大。我的看法是,美国经济似乎仍处于新一轮技术革命(比如人工智能)后的亢奋期,没有明显衰退迹象。

欢迎关注以下公众号

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以激进的第一步开启货币宽松周期

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以激进的第一步开启货币宽松周期缩略图

①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5.25%至5.5%调低至4.75%至5%;

②理事米歇尔·鲍曼投出了唯一的反对票,她希望降息幅度是25个基点;

③“点阵图”显示,19位政策制定者整体认为到年底还会再当前的基础上再累计降息50个基点。

财联社9月19日讯(编辑 赵昊)当地时间周三(9月18日),北京时间周四(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5.25%至5.5%调低至4.75%至5%。

在决议之前,市场对降息幅度的预期在25个基点和50个基点之间。另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美联储降息是在2020年3月份,这意味着,两次降息已经相隔了四年半之长。

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以激进的第一步开启货币宽松周期

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FOMC)在声明中写道,最近的指标表明,经济活动继续以稳健的步伐扩张,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有所上升但仍处于低位,通胀朝着2%的目标取得了进一步进展,但仍有些偏高。

新闻稿写道,FOMC寻求在较长时间内实现充分就业和2%的通胀率,委员会对通胀率持续向2%迈进的信心增强,并判断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大致平衡。经济前景不明朗,FOMC对其双重使命面临的风险保持关注。

鉴于通胀进展和风险平衡,FOMC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0.5个百分点(即50个基点)至4.75%至5%。在考虑进一步进行调整时,委员会将仔细评估即将到来的数据、不断演变的前景以及风险平衡。

FOMC将继续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即缩表)。FOMC再次强调,委员会坚定地致力于支持充分就业,并将通胀率恢复至2%的目标。

新闻稿最后写道,在评估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时,委员会将继续监测新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如果出现可能阻碍实现目标的风险,委员会将准备酌情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委员会的评估将考虑广泛的信息,包括劳动力市场状况、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以及金融和国际发展情况。在本次决议中,理事米歇尔·鲍曼投出了唯一的反对票,她希望降息幅度是25个基点。

需要指出的是,鲍曼是近19年来首位投票反对利率决定的美联储理事。上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是在2005年9月份,当时理事马克·奥尔森(Mark Olson)投了反对票,时任主席为格林斯潘。

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以激进的第一步开启货币宽松周期

根据与上一次决议声明进行的比对,FOMC将就业“稳定”改为“放缓”;修改了对于通胀的描述;“进入到更好的风险平衡”改为“大致平衡”;删除了“在对通胀持续向2%迈进更有信心之前,不宜降低利率目标区间”的措辞。

在公布利率决议的同时,美联储还发布了《经济预期摘要》(SEP):

与会者们将2024年美国GDP增长预期从2.1%下调至2%,并预计未来三年的增长都将保持在这一数字,长期增速保持在1.8%不变;今年的失业率预期从4%上调至4.4%,未来三年分别为4.4%、4.3%和4.2%。

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以激进的第一步开启货币宽松周期

同时,与会者下调了对今明两年PCE(个人消费支出)通胀和核心PCE通胀的预期,其中PCE通胀率从2.6%(2024年预期)和2.3%(2025年预期)下调至2.3%和2.1%,核心PCE则从2.8%和2.3%下调至2.6%和2.2%。

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以激进的第一步开启货币宽松周期

分析师指出,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期来看,描述的完全是“软着陆”情景。

备受关注的利率预测“点阵图”显示,19位政策制定者对2024年末美联储利率预期的中位数落在4.25%至4.5%之间。这意味着,他们整体认为到年底还会再当前的基础上再累计降息50个基点。

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以激进的第一步开启货币宽松周期

预测中位数还显示,19位政策制定者认为2025年末利率将落在3.25%至3.5%之间,即2025年将累计降息100个基点;2026年将降息50个基点,并将长期维持在2.75%至3%之间。

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以激进的第一步开启货币宽松周期

鲍威尔记者会相当鹰派:令资产大反转 到底说了啥

9月18日周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记者会释放出鹰派信号,美股在他讲话之处一度继续上涨,随后发现苗头不对而掉头下挫转跌,重回午盘前的低点,债市、黄金、汇市也180度大反转。

这主要是因为鲍威尔称美联储只是在“适度校准政策立场”,没有预先设定的政策路线,将继续在逐次会议上根据经济数据来做出决定,未来降息速度可快、可慢甚至还会暂停。

比如他提到了几个政策组合:如果经济保持稳健且通胀持续存在,美联储会改成更缓慢地降息;而如果劳动力市场意外走弱,或者通胀下降速度快于预期,也准备好激进降息来回应。

整体来说,鲍威尔意图打消市场人士对“大幅降息50个基点成为新常态”的激进押注。

以下为他在回答媒体提问前的讲稿全文:

下午好,我和我的同事们仍然专注于实现美联储的双重目标,即最大化就业和稳定物价,以造福美国人民。

美国经济总体强劲,并已朝着我们的目标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过去两年中,劳动力市场已从之前的过热状态降温。截至8月,通货膨胀率已从7%的峰值大幅下降至8月份估计的2.2%。美联储致力于通过支持最大化就业和将通胀率恢复到2%的目标来保持经济强劲。

今天,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降低政策约束程度,将政策利率下调50个基点。这一决定反映出我们越来越有信心,只要适当校准我们的政策立场,劳动力市场的强劲势头就能在温和经济增长和通胀持续下降至2%的背景下保持下去。我们还决定继续缩表。在简要回顾经济发展情况后,我将就货币政策发表更多看法。

最近的指标显示,美国经济活动继续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GDP以2.2%的年率增长,现有数据显示三季度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同。消费支出增长保持韧性,设备和无形资产投资已从去年的疲软速度回升。在住房领域,投资在第一季度强劲增长后在第二季度回落。供应条件的改善支撑了美国经济在过去一年强劲表现中的韧性需求侧。在我们的经济预测摘要中,FOMC委员会参与者普遍预计美国GDP增长将保持稳健,未来几年的预测中值为2%。

劳动力市场情况持续降温。过去三个月,非农就业岗位平均每月增加11.6万个,与今年早些时候的速度相比明显放缓。失业率有所上升,但仍保持在4.2%的低位。名义工资增长在过去一年有所放缓,职位空缺与求职人数之间的差距总体上有所缩小。一系列指标表明,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目前比2019年疫情爆发前有所缓解。劳动力市场并不是通胀压力高企的根源了。美联储经济预测中对今年年底的失业率中值预测为4.4%,比6月份的预测高出0.4个百分点。

过去两年通胀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我们2%的长期目标。根据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其他数据估计,截至8月的12个月内,名义PCE价格将上涨2.2%,不包括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类别,核心PCE价格将上涨2.7%。长期通胀预期似乎仍良好锚定,这反映在对家庭、企业和预测者的广泛调查以及金融市场的指标中。美联储经济预测中对今年PCE总通胀率的预测中值为2.3%,明年为2.1%,略低于6月份的预测。2026年及以后的预测中值为2%。

我们的货币政策行动以促进美国人民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为双重使命。在过去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通货膨胀率远高于我们2%的目标,劳动力市场状况极其紧张。当时我们的主要重点是降低通胀率,这也是理所应当的,我们敏锐地意识到高通胀会造成重大困难,因为它会侵蚀购买力,尤其是对于那些最无力承担食品、住房和交通等必需品高成本的人来说。我们的限制性货币政策有助于恢复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缓解通胀压力并确保通胀预期良好锚定。

过去一年,我们耐心的策略已获得回报。通胀现在更接近我们的目标,我们更加确信通胀正持续向2%迈进。随着通胀下降,劳动力市场已经降温,通胀的上行风险减少,就业的下行风险增加。我们现在认为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大致平衡,鉴于风险平衡中通胀的进展,我们关注双重使命中各方目标面临的风险。

在今天的会议上,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至4.75%到5%。这一政策立场的重新校准将有助于保持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强劲,并将继续推动通胀进一步下降,同时我们正开始转向更中性的立场。

我们没有预先设定的政策路线,将继续在每次会议上做出决定。我们知道,过快减少政策限制可能会阻碍通胀降温的进展。同时,过慢减少限制可能会过度削弱经济活动和就业。在考虑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进行额外调整时,委员会将仔细评估即将公布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

在我们9月份的FOMC会议上,参与官员们根据各自对未来最可能出现情况的判断,写下了他们对联邦基金利率适当路径的评估,前提是经济按预期发展。中位数预测是,联邦基金利率的适当水平在今年年底为4.4%,2025年底为3.4%。这些中位数预测低于6月份的预测,与通胀下降、失业率上升以及风险平衡变化的预测一致。

然而,这些预测并非委员会的计划或决定。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将进行调整,以最好地促进我们的最大化就业和价格稳定目标。如果经济保持稳健且通胀持续存在,我们可以更缓慢地放松政策限制。如果劳动力市场意外走弱,或者通胀下降速度快于预期,我们也准备好做出回应。

政策已准备好应对我们在履行双重使命时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美联储被赋予了两个货币政策目标:最大化就业和稳定物价。我们仍致力于支持充分就业,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并保持长期通胀预期良好锚定。我们能否成功实现这些目标对所有美国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我们明白,我们的行动会影响全美的社区、家庭和企业。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履行我们的公共使命。美联储将竭尽全力实现最大化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