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入口

对比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加密货币OTC交易监管现状及前景

对比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加密货币OTC交易监管现状及前景缩略图

截至最新数据, 2024 年第一季度中心化交易所(CEX)的加密货币交易量达到 4.29 万亿美元,与前几个季度相比有显著增加。相比之下,场外交易(OTC)市场主要面向机构和大额个人投资者,尽管其活动显著,但由于其更私密和定制化的性质,通常不会达到 CEX 的交易量水平。由于缺乏中心化报告,具体的 OTC 交易量数据更难确定,但随着整体加密货币市场的增长,OTC 市场也在持续扩展。

OTC 交易 vs 交易所交易

在加密货币交易领域,OTC 交易与交易所交易各具特色,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交易需求和用户群体。两者在流动性、隐私、价格滑点、灵活性、对手方风险、安全性、法规、易用性和典型用户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OTC 交易

OTC 交易(场外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直接进行的交易,不通过中心化交易所,通常由中介或 OTC 交易台促成。这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处理更大规模的交易,对市场价格影响较小,且提供更高的隐私和匿名性,因为交易不会公开记录。此外,通过预先商定的价格,OTC 交易能够最小化大额交易的价格滑点,提供灵活的交易解决方案,包括定制的交易规模和特定的结算条款。

然而,OTC 交易也存在一些挑战。由于交易不在交易所进行,参与者面临较高的对手方违约风险,其安全性依赖于 OTC 中介或交易台的声誉和可靠性。通常,OTC 交易监管较少,虽然提供更多自由但保护较少,且需要找到可靠的 OTC 中介,交易方式可能不太用户友好。因此,OTC 交易通常适用于寻求转移大量加密货币的机构投资者或高净值个人。

2、交易所交易

相比之下,交易所交易是在中心化平台上进行的,通过订单簿匹配买卖订单。这种方式对各种加密货币提供高流动性,适合不同规模的交易。交易所交易透明且公开记录,允许市场可见性,虽然存在价格滑点的可能性,特别是大额交易需要在多个价格水平上完成。交易所交易的标准化环境有固定的规则和程序,保障了交易的规范性。由于有中心化平台的保障,交易所交易的对手方风险较低,交易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也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尽管可能成为黑客的目标。交易所交易通常受监管,提供额外的保护但可能有交易限制,其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如市场分析工具、交易机器人等附加功能,提升了交易的易用性。

然而,交易所交易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平台可能会受到监管限制,导致某些地区的用户无法访问。此外,由于交易所需遵循严格的 KYC(了解你的客户)和 AML(反洗钱)规定,这可能会影响用户的交易隐私。对于一些交易者而言,交易所的费用结构也是一个考虑因素,因为这可能会增加交易成本。总体而言,交易所交易更适合寻求便捷和标准化交易环境的散户投资者和各种规模的交易者。

综上所述,OTC 交易和交易所交易各有优劣,选择哪种方式主要取决于交易者的具体需求和偏好。对于那些需要处理大额交易且重视隐私和灵活性的用户,OTC 交易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而对于那些希望享受高流动性、安全性和用户友好界面的交易者,交易所交易则更为合适。通过了解这两种交易方式的不同,交易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以实现最佳的交易效果。

以下为图片的直观对比。

对比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加密货币OTC交易监管现状及前景

加密货币 OTC 交易监管框架对比

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香港、新加坡和美国的法规和监管环境各有特色。以下是对这三个国家/地区在加密货币监管框架进行梳理。

香港

香港的加密货币监管由证监会(SFC)负责,主要法规包括《反洗钱及反恐融资条例(AMLO)》。在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需要强制许可,并设置待许可制度,且有严格的合规要求。反洗钱方面,香港必须遵守 AMLO 规定的反洗钱条例,注重客户资产保障和 KYC 流程。SFC 监管场外交易活动,VATP 必须遵守严格的监管标准以保护客户。在近期发展方面,香港在 AMLO 下加强了监管,注重合规和投资者保护,从非法渠道拦截资金。面对未来的挑战,香港需要平衡市场发展与投资者保护,确保监管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目前,香港的加密货币找换店非常活跃,很多店铺提供场外交易(OTC)服务,这些交易通常涉及大额资金,客户可以在店内用现金或其他形式购买和出售虚拟资产。目前在香港,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开设 OTC 虚拟资产店铺,这在香港现行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中存在一定的漏洞。

2024 年 2 月 8 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FSTB)启动了一项公众咨询,旨在建立场外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牌照制度。根据提议,OTC 运营商需要向香港海关申请为期两年的牌照。在获得牌照后,从事虚拟资产交易的人员只能交换在至少一个香港批准的交易平台上可用的虚拟资产。FSTB 计划尽快向立法会提交有关 OTC 虚拟资产牌照制度的法案。

关于 OTC 虚拟资产业务运营商的主要要求包括:

  • 如果经营实体 OTC 虚拟资产业务:在香港有适合经营的场所;

  • 如果经营在线 OTC 虚拟资产业务:在香港有管理办公室、通讯地址及账簿和记录存储地点;

  • 雇佣至少一名合格的合规官;

  • 雇佣至少一名合格的反洗钱报告官;

  • 拥有合适的企业结构,并有经验丰富且知识渊博的人员经营业务;

  • 以诚实、公平、尽职的态度经营业务;

  • 实施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 AML/CFT 方面的政策和程序;

  • 保持交易和资金流动记录,并提供业务使用的相关钱包的完整清单。

根据提议,从香港海关获得牌照的 OTC 虚拟资产业务将不得进行虚拟资产之间的转换,但允许提供虚拟资产与法定货币之间的转换服务。如果业务需要进行法定货币之间的转换,则还需在香港获得货币服务运营商(Money Service Operator)的牌照。

这些提议还为零售投资者提供了保护措施,OTC 虚拟资产业务不得提供零售投资者在 SFC 许可的 VATP 上无法买卖的虚拟资产,也不得提供非由香港金管局(HKMA)许可的稳定币发行者发行的虚拟资产。对于符合香港专业投资者资格的人员,这些限制则不适用。

在提议生效后,现有的 OTC 虚拟资产业务需要在六个月的过渡期内行动。在此期间,他们只有在过渡期前三个月内提交了牌照申请,才能继续运营。

新加坡

新加坡的加密货币监管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负责,主要依据《支付服务法(PSA)》进行监管。提供任何便利加密资产 OTC 交易的平台可能被视为提供加密货币服务,并受 PSA 监管。例如,以下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服务目前根据 PSA 被规范为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

  • 购买或销售加密货币;

  • 设立或运营加密货币交易所;

  • 参与并提供与发行者提供和/或销售加密货币相关的金融服务;

  • 从一个加密货币地址转移或传输加密货币;

  • 引导(或试图引导)任何人购买或销售加密货币(而无需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实际访问任何资金或 DPT)。

如果一家公司在新加坡提供加密货币服务,那么它将需要获得以下两类主要牌照之一:(i)标准支付机构牌照(Standard Payment Institution)或(ii)主要支付机构牌照(Major Payment Institution)。对于标准支付牌照,指定的门槛是指在一个日历年内月均接受、处理或执行高达新元 3 百万的加密货币交易。相比之下,如果一家公司打算提供没有交易量或资金上限的加密货币服务,它应申请主要支付机构牌照。这意味着,如果一家公司在一个日历年内通过其加密货币服务的所有交易的月均总值超过新元 3 百万的门槛,则需要主要支付机构牌照。考虑到 PSA 旨在保障支付服务交易,申请提供加密货币服务牌照的过程可能会非常漫长和繁琐。

反洗钱方面,PSA 要求遵守 AML/CFT 程序,严格的客户尽职调查和交易监控。MAS 根据 PSA 监管场外交易,确保做市商和场外交易平台具有具体要求。近期发展方面,MAS 引入了更严格的 DPT 服务提供者规定,强调其管辖服务的合规性。未来,新加坡将寻求监管的清晰度,应对与加密货币相关的风险,同时促进创新。

美国

美国的加密货币监管由多个机构负责,包括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金融犯罪执行网络(FinCEN)和美国国家银行监督局(OCC)。

在这些机构的监管下,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和场外交易商需遵守严格的法规和要求。

首先,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必须在 FinCEN 注册为货币服务业务(MSB),并实施全面的反洗钱和了解您的客户措施,包括客户身份验证、交易监控和可疑活动报告(SAR)。这些措施旨在防止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并确保交易平台符合监管标准。

其次,SEC 负责监管涉及证券的加密货币交易。如果某种加密货币被视为证券,交易平台就必须遵守 SEC 的证券法规,包括注册和信息披露要求。而 CFTC 则监管将加密货币视为商品的交易,如比特币和以太坊期货合约。交易平台需要遵守相关的商品期货法规,以保障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近年来,SEC 和 CFTC 持续发布指导文件,并执行相关法规,以加强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这些措施不仅着眼于投资者保护和市场完整性,还力求在快速发展的数字资产领域中确立清晰的监管框架。

关于美国近期针对虚拟资产的法规发展,明年 2025 年 7 月 1 日,加州的数字金融资产法(DFAL)将正式生效。DFAL 将对“数字金融资产”进行监管,并要求从事“数字金融资产业务活动”的公司获得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门(DFPI)颁发的牌照,但也有一定的例外情况,类似于纽约的 BitLicense。为了获得 BitLicense,必须向纽约州金融服务部提交一份全面的申请,申请过程包括提供关于业务运营、合规政策、反洗钱/了解您的客户程序、网络安全措施和财务状况的详细信息。

一旦加州的 DFAL 生效,这将要求在加州运营的场外加密货币交易商必须获得许可,以及其他业务涉及以下类别的公司:

  • 交换或发行数字金融资产:交换、转让或存储数字金融资产,或发行可兑换的数字金融资产。

  • 持有电子贵金属:代表他人持有电子贵金属或数字证书,表明其在贵金属中的份额,或发行代表贵金属权益的股份或数字证书。

  • 交换游戏货币/代币:交换游戏货币或代币,要么是为了从游戏或应用程序发布者那里获取数字金融资产,要么是为了获取真实世界的货币。

有了 DFAL,加州将成为继纽约和路易斯安那之后,第三个建立针对加密资产许可制度的州。

未来,美国面临的挑战包括进一步加强监管的透明度,有效应对市场操纵和欺诈行为,并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这需要各监管机构不断完善监管政策,同时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以确保美国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中的竞争力和领导地位。

总的来说,香港、新加坡和美国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的异同体现在监管机构、法律框架、许可要求、反洗钱要求、场外交易监管、近期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上。各地区的监管环境和政策各有侧重,反映了不同的市场需求和监管目标。

以下为图片的直观对比。

对比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加密货币OTC交易监管现状及前景

加密货币 OTC 交易前景展望

如前所述,香港、新加坡和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在加密货币及其 OTC 交易的监管方面各有特色。下面我们详细分析这三个地区在 OTC 交易方面的前景和友好度。

香港

香港通过证监会(SFC)对加密货币场外交易(OTC 交易)采取积极的监管态度,表现出对这一领域的高度重视。根据《反洗钱及打击恐怖主义财政条例(AMLO)》引入的许可制度,香港展示了对投资者保护和监管清晰度的承诺。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确保市场参与者在一个受监管的环境中操作。然而,严格的合规要求和从非违规期的转变可能会在初期给市场参与者带来挑战,需要他们适应新的监管环境。这一过程虽然复杂,但长期来看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可信的市场。

香港正在努力将自己定位为加密活动的受监管中心,这一举措可能会吸引那些寻求合规平台的机构投资者。通过提供一个受监管且透明的市场环境,香港有望成为亚洲地区加密货币交易的主要枢纽,吸引更多的国际和本地投资者。

新加坡

新加坡在支付服务法案(PSA)下的监管框架正在不断演变,旨在加强保护措施并对涉及场外交易的数字支付代币(DPT)服务提供商进行更严格的监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对许可和合规的严格态度,以及最近对托管责任的强调,显示了新加坡对加密市场既谨慎又支持的立场。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也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新加坡将严格的监管监督与促进创新的努力结合在一起,这使其对希望在安全监管环境中合规运营的公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平衡监管严格性和支持创新,新加坡为加密货币企业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使其成为亚太地区金融科技创新的领先者。

美国

美国的加密货币场外交易环境复杂,由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双重监管,以及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的反洗钱和了解客户合规义务,加密货币市场参与者面临严格的监管要求。尽管近年来在证券和商品交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监管明确性,但严格的要求和偶尔的监管不确定性仍可能给新进入市场的参与者带来挑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美国市场以其深度流动性和市场成熟度依然具有吸引力。一旦跨越了合规障碍,这些特点可能会吸引较大的机构参与者。美国的金融市场完善和创新能力使其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中保持重要地位,吸引着希望在大规模且成熟市场中运营的企业。

总体而言,新加坡凭借其清晰的监管框架、强有力的投资者保护措施以及对金融技术创新的支持立场,有望吸引更广泛的加密货币场外交易活动。而香港和美国也在积极推进各自的监管和市场发展策略,虽然各有挑战,但也为加密货币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的机会和环境。通过了解和适应这些地区的监管特点,市场参与者可以更好地规划其全球布局策略。

总结

随着全球对加密货币的接受度不断提高,香港、新加坡和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在加密货币及其 OTC 交易的监管方面展现出不同的策略和优势。市场参与者应根据自身需求和目标,选择最适合的地区进行布局和发展。在不断演变的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中,理解和适应各地的监管动态至关重要,以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决定加密投资成败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决定加密投资成败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缩略图

原创:刘教链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罕见唱鸽。BTC连日修复,目前暂居58k一线。昨晚的文章综述了多家分析机构对行情的看法,其中伯恩斯坦的预判,放到幂律上其实是中规中矩的数字。而在评论QCP资本的观点时,教链引用了昨天文章中引用的幂律分形图,对价值梯度S、S+1、S+2的前景进行了预估。

决定加密投资成败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受篇幅所限,昨天文章只谈到了,这一轮周期,在减半前后不仅不打折,而且还涨价,让贪心等抄底的人,扑了个空。

其实再仔细看一下,这轮周期减半前“贴底爬行”的时间,是在2023年10月份,那个时候BTC几乎是贴到了幂律的底部支撑。而后,随着一系列利好的出现,尤其是现货ETF等实质性利好的落地,BTC便飞离了支撑线 —— 被教链标记为“+0”的灰蓝色弧线。我们将这条弧线记为S。2024年初ETF通过后,回踩S+1线 —— 即S上方的那条灰蓝色虚线。随后在3月份冲到了S+2线,并沿着S+2震荡前进,直到最近,似乎又在向S+1跌落。

教链在图中把S、S+1、S+2、S+3、S+4、S+5、S+6等诸条弧线,分别标注了+0、+1、+2、+3、+4、+5、+6。

这一系列的弧线,都是幂律的曲线。构成一个曲线蔟。

这个东西看上去和什么有点儿像?对了,地图。具体地说,地图中的(海拔)等高线。

决定加密投资成败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地理是空间上的运动。金融是时间上的运动。

教链在图中标注的+0、+1、+2、+3、+4、+5、+6等诸条线,就好比BTC价值运动在幂律空间中的“等高线”。或者像开头说的,把 S+x 这一系列曲线蔟,叫做“价值梯度”。“等高线”此时应该叫做“等价值线”。

我们常见的幂律是放在双对数坐标系下的。在双对数空间中,幂律是一条直线。就像教链在3年前的中所展示的那张图所画的那样:

决定加密投资成败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或者说,2018年9月4日幂律模型第一次在reddit网络论坛现身时,所长得样子:

决定加密投资成败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其数学表达式(回归中值)为:

p = (3.4896 x 10^-18) x days^5.9762

但是,本文开头所标注的图,是一个欧几里得空间,也就是线性坐标系,那么此时幂律就变成了曲线(弧线)。

如果用“等高线”的概念来理解,那么就会看到,比如说,2024年初的6万刀,大约等价于2026年初的12万刀,因为它们都位于S+2等高线上。

不过,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些“等高线”,即它们的定义,或者说,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

在地理上,等高线是海拔相等的各点连线。海拔,顾名思义就是距离海平面的高度。显然,这里首先定义了海平面的海拔为0。

那么在金融上,或者说,在幂律上,“海平面”又在哪儿呢?

我们需要做幂律拟合,找到一个支撑位S,即教链在图中所标注的+0那条线。对于文首的图,S线的解析表达式为:

S = (10^-17.35)x(days^5.836)

请注意,不同的人去对BTC历史价格做回归拟合,所得到的表达式可能会略有差异,这很正常。

一旦找到了S线,那么以此为基准“海平面”,把距离这个基准“海平面”的“时间”——而非“高度”——相等的点相连接,就得到了“等价值线”。比如,把所有距离S线2年时间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S+2线。

这是什么含义?含义就是,每一个位于S+2线上的点,其距离S线的时间长度都是2年。

从这个意义上讲,幂律曲线蔟的这些“等高线”,或者说“等价值线”,其实也可以叫做“等时间线”,或者,“等时线”。

理解到这一层,就很清楚了。你加仓时所在的“等时线”意味着,再经过多少时间,S线,也就是底部支撑线,就能追上你加仓时的BTC价格。

如果我们认为,S线是BTC的“硬底”支撑位,大概率不会被跌破的话,那么,也就是说,如果你在S线上加仓,大概率是不太可能陷入亏损的了。

因此,S+1线的含义就是,如果你在S+1线上加仓,那么经过1年时间以后,S线追上了你当初的加仓价,自此以后,这笔加仓大概率是不太可能陷入亏损的了。

以此类推,S+2线的意思是,加仓点在2年以后大概率不会再亏损。

S+3约等于加仓3年后大概率不再亏损。

S+4约等于4年后回本进入长赢。

S+5约等于5年稳赢。

等等……

几点观察:

(1) 目前,6万刀大概位于S+1.5。也就是说,6万刀加仓,熬过1年半以后,大概率便永远不再可能亏损。

(2) 如果在9万刀以上加仓,那么穿越这轮牛熊,翻过山丘,熊市底部有可能依然陷入浮亏。也就是说,本轮牛市加仓,不会好于等到下一个熊市底部加仓 —— 只不过,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有耐心苦等两年。

(3) 年初7万刀高位站岗的朋友也不用担心。7万刀只是处于S+2附近,也就是说,你只要不割肉,只需坚持2年,就有很大概率会看到回本甚至盈利的希望。

(4) 历史上,BTC即便是在最狂暴的牛市顶峰,也从未突破过S+5。这意味着,就算你是在牛市最高峰接盘站岗,只要拿住不割肉,5年之后BTC都会让你回本!虽然中间要经历仓位缩水80%的极度痛苦,但是只要你咬牙挺过去了,仅仅5年就又会是一条好汉。从这一点上讲,BTC比那些动辄套人10年、15年甚至20年的股票要善良太多了。

(5) 硬底S有没有可能被跌破?从历史上看,是有可能的。从数学上看,当然也是有可能的。这就是个概率问题嘛!所以上面4点观察,说的都是“大概率”,而不是“100%”。比如,2022年底,硬底S就被短暂跌破过。S被跌破时应该怎么办?当然是大力抄底啊!此时抄到就是赚到。因为这时候不是 S+x 而是 S-x,相当于“时光倒流”了哎!

结论。回到本文标题的问题:决定投资成败的最重要因素是()。

答案是:加仓资金的长短。

或者拟人化的说法是,加仓资金的寿命。

很多人之所以总是亏损,关键问题就是他总割肉。他为啥总割肉?可能因为他炒币的钱是拆借来的(或者挪用的其他开支款项),可能3个月、半年内就要偿还,甚至是刷卡的,下个月就要还款。这么短的资金,别说匹配S+2、S+3了,就算是走狗屎运买到了S线上,恐怕也对抗不了市场的短期波动。

不知道有没有读者朋友还记得教链在中写的一段话:「有人等着抄底,问什么时候可以加仓。教链说,对BTC而言,任何时候都是买入的机会。不要贪心不足,总想精准买到最低点。分批买入。拿上十年。

教链说的“拿上十年”可不是随口瞎说。背后的科学依据就是S + 5 < S + 10。S + 10 = S + 5 x 2。

S+10就是穿越两轮牛熊。穿越一轮,完成回本。穿越两轮,盆满钵满。

至于其他影响投资的因素,十分复杂。外部因素,基本上属于《孙子兵法》讲的“胜可知而不可为”的范畴。心理因素,那是个人的修行。这些因素,都围绕着上面教链讲的资金长短这个最重要的核心因素发挥作用。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标的。不是说必须是BTC,而是说标的必须像BTC这样,具有对时间的幂律增长性质。否则,你的资金再多、再长,也都会被血盆大口吞噬,最终血本无归。

盘点2024上半年完成融资的64个”Web3+AI”项目 超半数聚焦基础设施和游戏娱乐

作者:Zen,PANews

2024上半年,在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下,美国股市高歌猛进,标普500指数创下了31次收盘纪录新高。“AI第一股”英伟达(Nvidia)更是频频见诸报端,其股价飙升了149%,挺进3万亿美元俱乐部。

风口正当时,如今的科技类初创公司几乎言必谈AI,就算不是专注于AI领域,也会强调自己运用了哪些AI技术。如a16z等知名投资机构也已经不再专门设立AI相关基金,因为人工智能现在几乎在所有初创公司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作为近年来科技行业绕不开的另一个“热点”,Web3与AI的交叉无疑是值得探索的方向,“AI 提升生产力,Web3改变生产关系”的理念更是带给人无限遐想。

参考《融资周报》专栏,PANews对今年上半年获得融资的”Web3+AI项目”进行了统计。这些项目不同程度地应用到人工智能技术,涉及算力与算法的基础设施,数据与隐私,DeFi,游戏等娱乐产品,以及提供内容创作工具、AI Agent/bot等服务的应用类。下文也将按照该分类方式对2024年上半年完成融资的共计64个”Web3+AI项目”进行盘点。

01 基础设施类20个,最高单笔融资额达8500万美元

Sentient

一家 AI 研究组织,致力于通过社区贡献构建开源AI模型,允许用户访问和贡献模型,并根据贡献提供奖励。Sentient的核心贡献者之一是Polygon联合创始人Sandeep Nailwal,它将构建在Polygon上,也可能会通过Polygon链开发工具包(CDK)创建自己的链,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启动测试网。Sentient在Founders Fund、Pantera Capital和Framework Ventures共同领投的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8500万美元。

io.net

Solana生态DePIN协议,旨在为人工智能 (AI) 和机器学习 (ML) 公司聚合GPU资源,旨在建立其去中心化GPU网络并解决AI计算短缺问题。io.net完成了3000万美元A轮融资,Hack VC领投,Multicoin Capital、Web3.com Ventures等参投。

Allora Labs

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网络,是基于Cosmos堆栈构建的L1区块链。其于今年2月从Upshot更名为Allora,并从NFT评估平台转向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网络。Allora总融资达到3500万美元。

Ritual

去中心化 AI 网络项目 ,Ritual 今年获风险投资公司 Polychain Capital 数百万美元的追加投资,具体金额尚未披露。其此前已于2023年11月完成 2500 万美元融资,Archetype 领投,Accomplice 和 Robot Ventures 参投。

Ora

AI驱动的区块链项目,旨在通过其“链上AI预言机”将AI融入去中心化应用程序。Ora完成了2000万美元融资,Polychain、SevenX Ventures、HF0和Hashkey Capital等参投。

Airstack

由人工智能支持的 Web3 开发者平台,允许开发者使用 AI 支持的自然语言请求访问和利用链上数据。Airstack已共筹集1100 万美元,投资方为Superscrypt和Red Beard Ventures等。

GaiaNet

用于去中心化生成人工智能工具网络。通过允许全球个人托管和管理边缘计算节点上的 AI 模型,GaiaNet旨在解决隐私保护、技术可及性和 AI 技术民主化等问题。GaiaNet完成1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参投方包括 EVM Capital、Mirana Ventures、Mantle EcoFund。

ChainML

支持Web3的AI研发公司,旨在去中心化AI访问,其推出了名为Theoriq的代理基础层,用于自主AI代理的框架,以完成复杂的任务。ChainML在种子轮扩展融资中筹集了620万美元,Hack VC领投,Foresight Ventures等参投。

REVOX.ai

模块化的链上 AI 网络。REVOX.ai致力于将 AI 技术与去中心化架构相结合,旨在提供更安全和高效的 AI 解决方案。REVOX.ai 已筹集6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SevenX Ventures、Arweave SCP Ventures、Cointelegraph Acceleration和 7upDAO 等。

Prime Intellect

去中心化AI开发平台,旨在实现AI技术的民主化。Prime Intellect已筹集550万美元,由Distributed Global和Coinfund联合领投。资金和资源将用于推动其在全球计算聚合、分布式训练框架开发和开放AI模型协同训练等。

NodeOps

区块链节点管理平台。NodeOps为节点运营商和开发人员提供AI基础架构,旨在简化 Web3协议的开发流程和操作。NodeOps已完成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L1D领投。

Tensorplex Labs

去中心化AI网络的基础设施,旨在加速Bittensor等开放、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网络的发展。Tensorplex Labs完成了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Canonical Crypto和Collab+Currency领投,Amber Group等参投。

Hemera

Web3基础设施初创公司,其Hemera协议是专为开发者打造的Web3大型语言模型(LLM)操作系统,其中SocialScan是一个基于该协议的社区拥有的AI。Hemera已完成2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LIF Capital和Nomad Capital领投。

PrivateAI

去中心化AI协议。PrivateAI推出了AI 原生分布式数据平台,旨在为长寿行业构建全球首个领域特定的大型语言模型(LLM)。PrivateAI已完成战略轮融资,DAO Maker等参投,具体融资金额暂未披露。

Optopia.ai

AI Layer2网络。Optopia.ai已于 5 月启动主网,其旨在通过 AI 代理简化 Web3 操作,降低用户的准入门槛,并通过代币经济模型赋能 AI 代理。Optopia.ai已完成种子轮融资,G·Ventures和Kucoin Ventures等参投。

KIP Protocol

专注于AI的Web3底层协议,目标是开发一个安全且高效的去中心化 Web3 底层协议,使 AI 创造者(数据拥有者,模型制作者, AI 应用开发者)能够将他们的工作部署在 Web3 上,从而保留完全数字产权。KIP Protocol的战略轮融资由Animoca Ventures领投,金额未披露。

AINN Layer2

支持去中心化 AI大规模应用的比特币二层网络项目,AINN Layer2获得Amber Group等机构投资。

NavyAI

Solana 链上 AI 模型训练平台,致力于 AI 模型训练和自学习,提供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来减少 AI 偏差,通过去中心化的 GPU 资源让用户可以访问、训练虚拟 AI 模型以提升人工智能可访问性和公正创新。NavyAI已完成种子轮融资,X Ventures等参投,金额未披露。

Meson Network

去中心化物理网络。Meson Network称其专注于DePIN+AI,其“DePIN”节点采用用户友好技术开发,可容纳各种硬件,如个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物联网设备等。Meson Network在由Presto Labs领投的新一轮战略融资估值达10亿美元,具体融资金额未披露。

Compute Labs

以计算为基础资产的 RWA 代币化协议。Compute Labs由NVIDIA Inception VC Alliance孵化,通过开发企业级AI算力代币化协议CTP以及GPU Restaking方案为投资者提供AI算力收益。目前CTP已上线Solana测试网,主网预计第三季度上线,并将于年底前完成TGE。

02 数据类10个,多个聚焦隐私安全

OpenLedger

去中心化且无需许可的数据基础设施,使构建者能够使用可验证的数据创建更智能、更高效的模型。OpenLedger在由Polychain Capital和Borderless Capital领投的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800万美元。预计将在年末上线主网。

FLock

面向AI的原生 Web3 数据隐私解决方案,其“联邦学习区块”(简称 FLocks)研究计划使用区块链作为数据持有者之间的协调平台,在数据保持本地和私密的同时进行机器学习。FLock在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600万美元,Lightspeed Faction和Tagus Capital领投,OKX Ventures等参投。

Hyperline

Web3原生数据湖开发公司,主要为构建AI产品和分析应用程序的Web3开发人员构建共享存储和计算引擎,以支持数据应用和服务功能。Hyperline完成了5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Slow Ventures领投。

Cookie3

MarketingFi和AI数据层,面向 Web3 企业、创作者和用户。Cookie3宣布已获得550万美元代币融资,投资方包括The Spartan Group、Animoca Brands等。

Privasea

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将FHEML融入到分布式算力众筹网络中,并结合自主研发的Depin矿机,形成支持所有L1和L2的FHE算力网络。Privasea战略私募融资由OKX Ventures、野村集团旗下Laser Digital和软银支持的孵化器Tanelabs参投,其还在种子轮完成500万美元的融资。

0xScope

Web3知识图谱协议,已发布0xScope V2,未来的重点是通过专有的 Web3 数据层为 Web3 AI 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并在此过程中将AI 与 Web3 连接起来。0xScope完成了500万美元的 Pre-Series A 轮融资,HashKey Capital领投,OKX Ventures、GSR Markets等参投。

Ta-da

以“游戏化Web3”应用模型为核心的AI数据市场,Ta-da已完成35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Morningstar Ventures、第一层区块链协议MultiversX、GBV Capital等。

Inference Labs

Web3 AI初创公司,致力于使人工智能更易于访问,并专注于去中心化和以隐私为核心的技术。Inference Labs已完成230万美元Pre-Seed轮融资,Digital Asset Capital Management、Delphi Ventures和Mechanism Capital领投。

PublicAI

Web3去中心化人工智能训练网络,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大规模产生海量高质量的训练数据,并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提供数据作品来获得奖励。PublicAI完成了2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Solana Foundation和Everstate Capital等参投。

AIT Protocol

AI数据基础设施,基于区块链构建的 Web3 数据基础设施主要用于数据注释和 AI 模型训练,让加密用户在参与任务并为 AI 模型开发和训练做出贡献的同时可以获得奖励。AIT Protocol新一轮融资的参投方包括 Animoca Brands等。

03 DeFi 类6个,意图驱动为主

Aperture Finance

AI驱动的DeFi平台,通过创新的意图驱动方法简化DeFi操作,允许用户指定所需结果。Aperture Finance总融资额达到1200万美元,支持者包括Skyland Ventures、Blockchain Founders Fund和Krypital Group等。

onaji

智能合约区块链的机器学习平台,已经建立用于训练和部署 AI 模型的平台,这些模型可以在以太坊和 Layer 2 上自主参与 DeFi。onaji完成了 250 万美元 Pre-Seed 轮融资,Stratos 领投,Maven11、Uniswap Labs、IOSG Ventures 等参投。

XRADERS

BNB Chain上Al驱动的交易管理与社交平台。XRADERS已完成210万美元Pre-Seed和种子轮融资,FBG Capital等参投。

0xGen

AI 驱动的 DeFi 平台。0xGen已完成战略融资,Principle68、Bella Protocol、Phoenix Chain等参投。

AgentFi

Blast生态AI驱动DeFi协议。AgentFi首款产品利用ERC-6551标准,通过NFT绑定的钱包账户,提供链上交易服务以及可获取收益的自动化服务。AgentFi已完成首轮融资,Generative Ventures领投。

Sharpe

AI驱动加密应用程序,专为专业交易者设计,为智能、投资和自动化数字资产提供统一平台。Sharpe已完成种子轮融资,Animoca Brands、GBV Capital等参投,具体金额未披露。

04 游戏娱乐类15个,链游结合AI成趋势

MetaCene

Web3 MMO游戏平台,其采用PVE和PVP游戏玩法,支持提供公会DAO治理、可持续经济系统和游戏内AIGC编辑等功能。MetaCene完成了1000万美元私募A轮融资, Folius Ventures和SevenX Ventures领投。

Raiinmaker

Raiinmaker正在构建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工具和Web3基础设施,以支持体育、游戏和娱乐项目。用户可以通过iOS或Android手机训练人工智能,并获得与他们对人工智能模型的影响成比例的奖励。Raiinmaker融资总额达1000万美元,其中750万美元的种子轮由Jump Capital和Cypher Capital共同领投。

DeepLink

为3A游戏以及云网吧提供超低延迟游戏渲染解决方案的去中心化AI云游戏协议,通过AI和区块链以及串流技术从而支持1ms的超低延迟和8K高分辨率游戏体验。DeepLink完成了合计800万美元的天使轮及A轮融资,估值为1亿美元,资方包括戈壁创投、Hycons、DBC、ROCK Ventures等。

ArenaX Labs

AI驱动的Web3竞技类游戏AI Arena开发商。AI Arena允许用户训练自己的AI角色进行战斗,每场战斗的结果取决于玩家在训练中的技能,旨在帮助用户了解人工智能的运作和学习过程。ArenaX Labs完成了60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Framework Ventures领投,SevenX Ventures等参投。

Today

Web3社交模拟游戏,正在开发基于生成式 AI的智能NPC和无代码创作者工具。Today完成500了万美元种子轮融资,Sfermion和Big Brain Holdings领投。

Studio 369

区块链视频游戏”MetalCore”的开发商,其正在开发利用AI生成独特任务和目标的动态任务系统,预计在2024年末开放游戏测试。Studio 369今年完成了50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投资者包括Delphi Digital、Bitkraft Ventures和Sanctor Capital。

Play AI

专注于游戏和虚拟现实的AI和区块链解决方案提供商,平台包括用于数据收集的Play Markets、用于AI改进的Play Dojo和用于无缝AI代理集成的Play Hub。Play AI已完成430万美元首轮融资,P2 Ventures、Jump Crypto等参投。

Sortium

专注于生成式AI的Web3游戏工作室,其提供的技术将人工智能工具集成到现有的游戏制作生态系统中,自动执行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创建任务。Sortium已完成超400万美元融资,Signum Growth领投,Cathie Wood旗下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C等参投。

GOALAI

Web3足球fantasy游戏,致力利用区块链NFT与现实世界的足球社区、俱乐部、球迷和比赛整合,应用AI人工智能,为Web3足球爱好者带来潜力和商业价值。GOALAI已完成300万美元融资,IDG Capital领投,KuCoin Ventures等参投。

Stage

Web3 音乐平台。Stage 旨在通过整合Web3让艺术家和粉丝都能获得公平的报酬并深度参与,引入边玩边赚模式、RWA 和 AI 音乐。Stage 已完成 240 万美元融资,Solana 基金会等参投。

Cellula

全链AI游戏,采用虚拟工作量证明 (vPOW)的资产分配方式为生态系统内的游戏提供持续激励。Cellula完成了200万美元Pre-Seed轮融资,SevenX Ventures与OKX Ventures联合领投;此前,Cellula还通过币安孵化器项目获得Binance Labs Pre-Seed轮的战略投资。

EventCHI

荷兰区块链票务平台。通过无缝集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EventCHI 为无现金支付、NFT 票务和智能提供统一平台。EventCHI已完成了超 160 万欧元种子轮融资。

Saltwater Games

总部位于英国的游戏工作室和发行商,由Nexus Labs、Maze Theory、Saltwater Labs三个游戏工作室组成,其中Saltwater Labs是专注于开发Web3和AI新兴技术的创新工作室。其已获得Animoca Brands投资。

CARV

专注游戏和AI行业的模块化数据层。作为ERC7231的唯一作者,CARV构建了CARV Protocol,已与超过40个链、Google Cloud以及其他身份、存储、基础设施和AI生态系统整合。其获得了淡马锡旗下Vertex Ventures、ConsenSys、Tribe Capital、IOSG Ventures、HashKey Capital、Animoca Brands等支持。

Sleepless AI

Web3+AI游戏平台,其完成由Folius Ventures领投的新一轮融资,具体金额未披露。根据其介绍,Sleepless AI是Binance MVB V加速器的获胜者,此前已完成Binance Labs和Foresight Ventures的投资。

05 应用产品类13个,多个关注创作者经济

MediConCen

香港区块链保险科技公司,主要利用最新人工智能(AI)与区块链技术实现数码化纸本及人工理赔流程。医结(MediConCen)完成了685万美元(约5343万港元)A轮融资,汇丰投资管理领投,高美资本等参投,其融资总额达1270万美元。

MyShell

专注于创作者的Web3 AI平台,其主要面向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允许生成AI代理或机器人。MyShell在Dragonfly领投的一轮融资中筹集了1100万美元。

Bluwhale

AI Web3初创公司,Bluwhale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将控制权和收益权交给了钱包持有者,并使他们能够决定是否愿意与市场营销人员互动并变现他们的信息。Bluwhale完成了7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SBI 领投。

Adot

去中心化人工智能搜索引擎。Adot(a.xyz)已累计融资600万美元,Hash Global、SevenX Ventures、Mask Network等参投。

Sahara

去中心化AI网络,其无需信任、无需许可且以隐私为中心,可为个人和企业创建定制的自主知识代理 (Sahara KA),使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他们的知识资本通过AI探索货币化和自动化机会。Sahara已完成6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Polychain Capital领投,Samsung Next等参投。

YogaPetz

结合 AI 的去中心化身心灵生态系统, YogaPetz从种子轮融资和 NFT 销售中共筹集超 500 万美元资金,种子轮融资由 Animoca Brands、Newman group 和 Soul Capital Partners 共同领投。

SOAI

AI 社交平台,旨在专注于通过发达的 AI 技术,重塑虚拟伴侣行业生态,为全球数十亿人打造定制化的 AI 灵魂伴侣。SOAI 已完成500万美元的机构天使轮融资,其中 Archer Capital投资 300 万美元,XForce Capital 投资 200 万美元。

Bythen

人机交互 AI 协议,其正在构建一个人工智能产品协议,以创建具有自主能力的人工智能驱动的 3D 化身代理。Bythen 已完成 3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参投方包括East Ventures、BEENEXT等。

Talus Network

专注于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的区块链平台,该网络旨在利用Move的强大功能,强调安全性、速度和增强的开发人员体验,为去中心化应用培育多样化的智能代理生态系统。Talus Network完成了300万美元融资,Polychain Capital领投,dao5等参投。

SmartLoC

基于区块链和 AI 的 B2B 支付解决方案,专注于利用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金融交易的方式。SmartLoC已完成180万欧元融资,High-Tech Gründerfonds (HTGF)领投。

imgnAI

加密AI平台,图像生成机器人平台于2022年底推出,其网站上的imgnAI加密代币用于解锁高级功能,并将图像直接铸造为NFT。加密AI平台imgnAI完成了1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Hack VC领投。

LinkTo

Web3流量聚合营销平台,通过引入先进的投流技术和 AI 算法,LinkTo 旨在为品牌和广告主提供一个能够精准定位并有效触达目标受众的平台,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隐私。LinkTo已完成种子轮融资,Adaverse等参投。

Creator.bid

基于区块链和 AI 驱动的数字内容货币化及所有权平台,支持内容创作者构建AI驱动的数字资产,以便将内容货币化并进行写作管理,还提供工具增强创作者对其工作和收入的自主权管理。Creator.bid融资金额未披露,投资者包括Mechanism Capital等。

免费又好用的加密投资AI顾问:3EX CryptoGPT提升交易效率的新利器

免费又好用的加密投资AI顾问:3EX CryptoGPT提升交易效率的新利器缩略图

加密交易需要投资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市场分析和策略制定。AI的迅速发展正逐渐改变这一现状。3EX推出的CryptoGPT是一款专注于币圈的AI顾问,通过对话式获取币圈代币、项目、团队、基金会、KOL、社区等信息,还能生成评估报告和市场预测,制定AI交易策略并一键执行交易,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投资服务。 

免费又好用的加密投资AI顾问:3EX CryptoGPT提升交易效率的新利器

一、3EX CryptoGPT:最好用的加密投资AI顾问 

3EX CryptoGPT将AI技术与加密货币交易相结合,旨在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交易体验。通过与CryptoGPT对话,用户可以轻松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了解各类代币的动态,分析项目的潜力,评估团队和基金会的实力,甚至洞察KOL的观点和社区的反应。这些信息不仅帮助用户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还能大幅提升交易效率。 

3EX CryptoGPT 的核心功能: 

  • 对话式获取信息:3EX CryptoGPT收录了市场上主流的代币、项目、团队、基金会、KOL、社区等信息,通过接入ChatGPT-4o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理解并回答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无论是代币的最新动态、项目的发展前景,还是团队的实力评估,CryptoGPT都能快速给出专业的回答。 

  • 评估报告和市场预测:CryptoGPT不仅提供信息查询服务,还能根据用户需求生成详细的评估报告和市场预测,帮助用户全面了解市场走势和投资风险。 

  • AI交易策略生成和执行:通过分析市场数据和用户需求,CryptoGPT可以自动生成交易策略,用户只需一键执行,即可完成交易。无论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交易者,都能轻松享受智能化交易带来的便捷和高效。 

二、3EX CryptoGPT的优势:智能、便捷、高效 

1. 智能化信息获取

在加密货币市场,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CryptoGPT利用AI技术,能够实时抓取和分析市场信息,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市场动态。相比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CryptoGPT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一键生成评估报告

投资决策离不开详细的市场分析和评估报告。CryptoGPT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专业的评估报告和市场预测。这些报告不仅包含市场走势分析,还包括代币的潜力评估、项目的发展前景、团队的实力等多方面信息,帮助用户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 

3. 个性化交易策略

每个投资者都有不同的交易需求和风险偏好。CryptoGPT通过与用户的对话,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生成个性化的交易策略。无论是保守型投资者还是激进型投资者,CryptoGPT都能提供适合的交易方案。 

三、3EX CryptoGPT的应用举例 

新手投资者:

对于刚进入加密货币市场的新手投资者来说,他们对市场了解不多,但希望能够抓住加密货币的投资机会。使用CryptoGPT可以通过对话快速了解了市场上的热门代币,并获取了详细的评估报告。根据CryptoGPT提供的交易策略,便捷地进行交易获得高额收益。 

资深投资者:

对于经验丰富的加密货币投资者,他们擅长市场分析和策略制定。然而,由于市场信息繁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分析。使用CryptoGPT通过对话获取市场信息和评估报告,大大节省了时间。同时,CryptoGPT生成的交易策略也可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进一步提升了交易效率。 

结语 

3EX CryptoGPT作为一款专注于币圈的AI顾问,通过对话式获取信息、生成评估报告和市场预测、制定AI交易策略并一键执行交易,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智能化投资服务。无论是新手投资者还是资深交易者,都能从中受益,提升交易效率,实现更大的投资回报。 

未来3EX CryptoGPT将持续进行优化和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加密货币投资者不可或缺的助手,助力用户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取得更多成功。加入3EX CryptoGPT,开启智能投资新时代,享受AI交易的魅力吧! 

3EX相关链接: 

Twitter(CN): https://twitter.com/3EX_ZH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缩略图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未来几个月,净美联储流动性将会上升。这对股票、黄金和比特币的价格可能是个利好消息。让我解释一下原因。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净美联储流动性衡量的是直接从美联储来源进入市场的总流动性。它可以被视为美国的“隐形刺激”措施,并且不仅可以受到美联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受到美国财政部的影响。

自 2022 年初以来,美联储通过缩减资产负债表正式实施紧缩政策。但实际上,从 2022 年 12 月到 2024 年 3 月,市场中注入了近 1 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这就是让许多人在 2022 年底市场反弹时措手不及的原因。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净美联储流动性与大多数资产市场有广泛的相关性。它在 2022 年(与资产价格一起)下跌,但在 2022 年底(与资产价格一起)触底 [图表 1 ]。特别是与比特币的相关性很强 [图表 2 ],而最近几个月与股票的相关性较弱。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图表 1 ]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图表 2 ]

我对净美联储流动性的衡量包括以下五个组成部分:

  • 贴现窗口

  • 银行定期融资计划

  • 资产负债表

  • 财政部一般账户

  • 逆回购

在任何时候,这五个组成部分要么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要么从市场吸取流动性。不同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朝相反的方向拉动,就像拔河比赛一样。

净美联储流动性衡量的是哪一方在拔河中占上风。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关于净美联储流动性的重要之处在于,其未来的总体方向有时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

那么, 2024 年第三季度净美联储流动性会发生什么?让我们看看这五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在第三季度可能的表现。

1.贴现窗口 – 无显著变化

美联储的贴现窗口是银行业在紧急情况下的“最后救命稻草”。

银行可以通过贴现窗口借款,这相当于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虽然贴现窗口在大多数时候并不重要,但在银行业困境时期(如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 2020 年疫情和 2023 年区域银行危机)会出现急剧上升。

目前,贴现窗口的使用量相对较高(70 亿美元),但远未达到历史“恐慌水平”,也不足以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大多数时间里,它基本上不值得考虑——我认为这在 2024 年第三季度也会如此。所以我们暂时可以忽略贴现窗口。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2.银行定期融资计划 – 变化不大

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是美联储在 2023 年 3 月紧急推出的银行救助措施。

在区域银行危机期间及之后(例如硅谷银行倒闭),银行从 BTFP 借了大约 1650 亿美元的贷款,这当时是一种流动性注入

然而,BTFP 在 2024 年 3 月被美联储关闭,现在这些贷款需要在 12 个月内偿还,当这些贷款被偿还时,这会从市场中移除流动性

我预计第三季度银行定期融资计划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有变化,可能不到 200 亿美元。为了简化分析,我们也可以暂时忽略这个因素。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3.资产负债表 – 750 亿美元的流动性抽取

美联储目前正在进行量化紧缩(QT),即通过出售其大量的美国政府债券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来减少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量化紧缩是一种流动性抽取,因为当这些资产被美联储出售时,它们需要被市场吸收,而这些资金本可以用于其他地方。

这是最容易预测的,因为它本质上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在第三季度每月减少约 250 亿美元,因此第三季度 量化紧缩将总共抽取 750 亿美元的流动性。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4.财政部一般账户 – 1000 亿美元的流动性抽取

财政部一般账户(TGA)是政府在美联储的银行账户。

当现金闲置在财政部一般账户中时,它实际上是“休眠”的,并从市场中移出,因此是一种流动性抽取。

相反,当财政部一般账户中的钱被花费时,它会重新进入市场,从而注入流动性。

目前,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约为 7500 亿美元。在最新的季度再融资公告中,财政部预计到第三季度末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将达到 8500 亿美元。我们暂且相信财政部的预测。这意味着财政部一般账户将进一步增加(从市场中抽取流动性),预计增加约 1000 亿美元。因此,加上量化紧缩(QT)总计 750 亿美元的流动性抽取,财政部一般账户的增加将使总流动性抽取达到 1750 亿美元。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5.逆回购 – 2000 亿至 4000 亿美元的流动性注入

逆回购(RRP)是美联储的一项工具,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的宽松货币时代,金融机构将现金停放在这里以获得固定收益。到 2022 年底,约有 2.5 万亿美元存入逆回购。由于逆回购和美国政府国库券(T-bills)都是无信用风险的短期资产,它们几乎是完美的替代品。

为了弥补其巨额赤字,美国政府在过去 18 个月中大量发行 T-bills。T-bills 提供的收益略高于逆回购,因此吸引了约 2 万亿美元从逆回购中撤出以购买新发行的 T-bills [图表 3 ]。这笔现金从美联储的“冻结”状态转移回货币市场,因此是一次流动性注入

然而,逆回购在 2024 年第二季度停止了流动性抽取 [图表 4 ],因为美国政府暂时停止大量发行 T-bills。这一放缓可以从  的一张图表中看到 [图表 5 ]。图表显示, 2023 年和 2024 年初 T-bills 的净发行量大幅超过历史水平,然后在 2024 年第二季度转为负值。

但这种 T-bills 发行的暂时放缓将在 2024 年第三季度结束。随着政府试图弥补其巨额赤字的“缺口”,大量的 T-bills 将再次发行。由于这一即将到来的 T-bills 洪流,我预计在第三季度将有 2000 亿至 4000 亿美元从逆回购中撤出(我知道这个范围相当宽泛),这将是一种流动性注入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图表 3 ]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图表 4 ]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图表 5 ]

因此:

  • 2000 亿至 4000 亿美元的流动性注入(逆回购)

  • 1750 亿美元的流动性抽取(量化紧缩和财政部一般账户)

  • 净流动性注入在 250 亿至 2250 亿美元之间

让我们再次回到财政部一般账户(TGA)。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计算显示第三季度会有净流动性注入。但这是假设第三季度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为 8500 亿美元的前提下得出的。

我之前提到过,这些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估计”不应被过于认真对待。自从 Janet Yellen 担任财政部长以来,财政部一般账户的估计值经常偏高(有时高出很多)。

因此,第三季度末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有可能低于 8500 亿美元。

我们已经有一个假设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为 8500 亿美元的第三季度净流动性注入范围在 250 亿美元到 2250 亿美元之间。任何低于 8500 亿美元的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偏差将使这一范围上移。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预测

综合所有因素,这是到第三季度末的净美联储流动性可能范围,并增加了一个缓冲,以防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估计再次出错:

美联储「隐形刺激」来袭,加密市场或将注入更多流动性

最后一点:

该分析假设第三季度期间情况不会发生变化。

但仍有小概率事件,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对金融系统的某些问题或突发的黑天鹅事件做出反应。这可能包括重新开放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启动另一个类似的救助设施,停止量化紧缩,重新启动量化宽松,或者采取任何其他可以快速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的措施。

积分经济学指南:掌握加密货币激励的新语言

积分经济学指南:掌握加密货币激励的新语言缩略图

撰文:Kenton,曾就职于 Maker

编译:Yangz,Techub News

在创新积分系统的推动下,Web3 数字忠诚新时代正在到来。

自 Blur 于 2022 年开创性地推出积分计划以来,各团队纷纷采用这一新激励机制。每推出一个新的积分计划,激励设计的想象力就被进一步扩大,新的奖励机制和激励行为也在被不断挖掘。到了 2024 年,积分项目生态已遍地开花,每个项目都为不断发展的积分机制增添了独特的色彩。积分系统的快速发展为用户激活和留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然而,对于新入场的团队来说,要想驾驭错综复杂的「积分经济学」并非易事。

通过与采用积分系统的团队的对话以及对 20 多个积分项目的分析,本指南揭示了积分经济学的优势、不足和实际应用。

第 1 部分介绍了积分的基本知识,第 2 部分则对 Web3 中的积分经济学进行了全面概述。

第 1 部分:积分简介

什么是积分?

就其核心而言,积分是一种数字奖励单位,因其实用性或可转换为有形利益(无论是独家使用权、产品折扣,还是直接的货币价值)而受到重视。项目战略性地部署积分计划,不仅是为了培养忠诚度,也是为了推动产品采用、扩大网络效应,并以加速产品增长的方式塑造用户行为。

积分为何重要?

积分经济学指南:掌握加密货币激励的新语言

积分计划在品牌和用户之间建立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公司获得忠诚度、增长和数据,而用户则因长期使用而获得奖励。精心设计的积分计划有助于推动用户长期参与并加深与用户情感联系,而这两者都是产品「护城河」的基础。

一般来说,Web2 和 Web3 公司/项目都能从积分计划中获得以下好处:

  • 营销:与推荐计划搭配使用时,积分可拓宽营销漏斗。

  • 增长:由于积分具有价值,因此可以降低产品/服务的实际价格,使积分计划能够提高营销漏斗内的转化率,从而实现核心 KPI(如活跃用户数量)的增长。

  • 粘性/忠诚度:积分计划可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粘性,从而提高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减少用户流失。研究表明,忠诚用户的平均消费额要高出 27%,因此,当平均 LTV 超过忠诚用户的成本时,产品粘性就达成了。

  • 市场推广时机:动态积分计划有助于引导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如社媒平台和金融市场。通过奖励早期采用者,公司可以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以达到进入市场的标准。

用户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现积分计划的效用:

  • 激励价值:这种价值的形式可以是折扣、免费产品、独享权限和福利以及金钱。

  • 品牌认同:有效的忠诚度计划可以超越交易奖励的范畴,能让顾客感受到品牌的价值和情感联系。当顾客在心理上对品牌产生归属感时,忠诚度就达到了顶峰。

第 2 部分:Web3 协议的「积分经济学」

传统的积分计划

虽然几十年来积分计划一直是 Web2 的主流激励机制,但它们在 Web3 中的采用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熟悉 Web2 中航空公司的忠诚度计划(如 Delta SkyMiles)和信用卡奖励(如 Chase Ultimate Rewards)。这些计划成功地促进了客户的留存/消费,每年产生高达数十亿美元。有时忠诚度计划带来的收入比公司的核心业务还要多!然而,Web3 将积分的概念推向了新的高度。

Web3 积分革命

Blur 在 2022 年引入了积分计划,开创了 Web3 积分项目的先河。随后,许多项目纷纷效仿,其中一些的规模也令人印象深刻。

例如,Eigenlayer 的 TVL 为 180 亿美元,如果其积分计划的资本成本为 10% APR,那么该计划目前每年将产生价值 18 亿美元的积分。其他值得注意的积分项目还包括 ETHena、LRT 项目(ETHerFi、Swell、Kelp)和 Blast。

Web3 项目的独特优势

除了一般优势外,Web3 项目还能从积分计划中获得一些独特优势:

  • 早期激励:项目推出积分计划的速度比推出代币要快得多。项目方可以立即使用积分为用户提供激励,从一开始就推动项目增长。相比之下,代币需要精心设计、分配规划并考量时间安排,这些因素在协议发布期间很难确定优先级。代币也是产品,不能操之过急。

  • 代币转换潜力:积分在设计时可以考虑将来转换为代币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其隐含的货币价值。这样,团队就可以有效地从未来的代币生成活动(TGE)中「借用」流动资金,为当前的激励措施提供资金。

  • 提高灵活性:积分计划为团队提供了灵活性,可在不妨碍增长的情况下,微调其 TGE 时间表、空投分配和激励结构。这种灵活性使团队能够制定更有效的市场推广(GTM)战略。此外,与需要治理批准的激励计划相比,团队可以自由调整积分计划。虽然代币治理是一个理想的结局,但在早期,团队的灵活性可以成为他们的竞争优势。

  • 市场时机:代币发行往往在牛市中表现更好。积分计划允许项目在熊市中建立势头和社区,为在市场条件改善时成功推出代币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优势并不局限于 TGE 前的情况。Ethena 和 EtherFi 等项目的第二季积分计划也获得了类似的效益,甚至在代币发行后也是如此。

积分计划设计

积分经济学指南:掌握加密货币激励的新语言

Web3 中的积分计划已囊括各种复杂机制,且许多机制是结合使用的。最有效的积分计划包括行为奖励、基础奖励和提升奖励。此外,有些积分计划已尝试额外效用奖励。

行为奖励

行为奖励详细说明了用户行为和可获得积分奖励的操作,例如在 L2 上存款或在新的 AMM 上交易,具体包括:

  • 持有未锁定资产,即用户可以自由存取的资产(如 LRT、Pendle YT、Morpho 上的 Ethena sUSDe 抵押存款)。

  • 持有锁定资产,即用户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提出的资产(例如,锁定的 Ehtena USDe、Eigenlayer、Karak 和 Symbiotic 上的原生质押)。

  • 提供流动性。像解锁资产一样,但存在被动出售存款资产的风险(例如,以 Hyperlock 为抵押的 Thruster LP 仓位)。

  • 社交参与,如点赞、转发、评论和关注。

基础奖励

基础奖励包括积分计划最重要的细节,如积分的释放计划、时间表和某些情况下的空投规模。大多数积分计划会设置多个积分季,通常 3-6 个月不等,每季都有独特的基础条款。

  1. 积分释放时间表:积分持有者累积积分的频率和规模

  • 一次性奖励: 针对特定行为的一次性积分分配。适用于启动行为和营销。例如,Blur 对在 14 天内上架 NFT 的一次性奖励,Lyra 对参加 Twitter/X 空间活动的一次性奖励,以及 Napier 对社交参与和推荐的奖励。

  • 持续性奖励

固定供应释放:积分的总供应量在整个计划(例如 Hyperliquid)或某一季内(例如 Morpho,虽然 Morpho 分配不可转让的 $MOPRHO 代币作为奖励,但他们的运营方式与积分发行类似。)内是固定的。虽然两者都能有助于减少用户的稀释,但固定总供应量提供的未知数最少,而固定的单元供应则允许团队更灵活地安排释放计划。团队通常使用固定供应释放基数,为用户提供额外的保证。

可变释放(如 Eigenlayer、所有主要 LRT、Ethena 等)。积分总供应量据 TVL 而变。在参与过程中,每天按美元或 ETH 计算,可变释放计划会动态稀释早期的参与者。尽管可感知的空投报酬(以美元计)会吸引新的存款,但想要弥补用户的流失必须随着存款总额的增长而提高参与度。团队更喜欢这种释放计划,因为它消除了确保向所有参与者公平分配积分的操作复杂性。为了减少对最早用户的稀释,并引起紧迫感,团队一般会公布一个递减的累积率时间表(例如,7 月为 25 个积分/天,8 月为 20 个积分/天等)。

  1. 时长:积分将在多长时间内发放

  • 明确与模糊:大多数项目给出了固定的积分计划/赛季期限(如 6 个月),但也有一些项目会给出范围(如 3-6 个月)。希望获得更多灵活性的团队会选择含糊的时间表,但这也可能阻碍项目发展。

  • 依据条件发放:有些积分计划/赛季的设计是,如果在原定结束日期前达到了某个关键的里程碑,就会停止计划。如果预期的赛季空投分配是固定的,那么就会提高用户参与的紧迫性。例如,Ethena 第一季的里程碑是 10 亿美元的 TVL,在七周内就达到了。

提升奖励

提升奖励是团队的先行调整杠杆,可为有特定目标行为的用户提供更高的相对积分份额。下面是几种不同的提升奖励机制:

  • 提高服务质量:项目可以通过激励某一用户群体(如流动性提供者)的「服务质量」来提高另一用户群体(如交易者)的产品质量。对于可以「服务」区分用户的系统而言,如 Univ3 池,项目可以根据用户对产品用户体验(如流动性)的贡献来分配积分。Blur 为报价更接近 NFT 底价的 LP 提供更多奖励,而 Merkl 的激励机制对报价更具竞争力且能赚取更多交易费的 Univ3 LP 有利。

  • 用户推荐奖励:推荐其他用户可获得一定的积分(如 10%)。这有助于市场营销并获取高净值用户。然而,由于推荐人可以推荐自己的地址,因此存在女巫攻击的风险。有些项目会要求用户提供推荐代码,以获取更多的市场推广机会,但使用转化率会下降。例如 Ethena 和 Blackbird。

  • 阶段性推荐奖励:上述推荐体系的延伸。用户不仅可以获取推荐人的部分一级积分,还可以从推荐人的二级积分中获得一定份额。当然,这也存在女巫攻击风险。例如 Blur 和 Blast。

  • 基础奖励:项目可以设置积分累积速度以吸引和培养用户使用。其基本理念是,用户的基础积分累积率会随着基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以更快的速度获得相同使用量的奖励。然而,由于普通用户的能力有限,这一机制对他们的吸引力也较小。这一机制的例子包括 Aevo,其为交易者设置了积分基础提升机制。

  • 市场启动助推:项目会使用启动助推吸引流动性,并在网络效应启动前引导一个新市场。启动助推通常有一个期限,但也可以探索其他阈值。例如,一些 LRT 项目(如 EtherFi)在初始化一个新的 Pendle 市场时,会为 LP 提供两周的启动奖励。

  • 忠诚度奖励:为忠诚于某一产品(即证明使用 A 产品而不使用 B 产品)的用户提供额外积分。这对依赖网络效应的产品尤其有效;当竞争对手的网络份额缩小时,产品的相对价值主张就会得到额外提升。Blur 就是利用了这一优势,在产品推出后迅速从 OpenSea 手中抢占了市场份额。由于 NFT 的稀缺性,这种提升对 NFT 效果更好,尤其是每人只拥有某个系列的一个 NFT 时,会迫使他们选择效忠;但对于同质化代币,用户可以将资产分散到任意数量的地址中,以避免不必要的压力。

  • 随机奖励:这一机制从斯金纳的盒子实验中汲取灵感,一些项目在奖励大小或时间上加入了奖励随机性,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和关注。Blur 的 care package 奖励系统在发放奖励时使用忠诚度评分来确定奖励「运气」。虽然用户不知道奖励的绝对数额,但他们知道每个 care package 之间的相对数额。同样,Aevo 也使用了这一机制以提升系统,用户的任何一笔交易都有可能获得交易量提升,从而放大交易奖励;这两个项目都使用了分级提升系统,以最低的频率获得最高的奖励提升(例如,1% 的几率获得 25 倍的奖励提升)。

  • 排行榜奖励:为鼓励用户之间的竞争,项目会给予积分最高(如 100 分)的用户额外的奖励。这将积分所有权集中在了顶级用户手中,但由于用户之间的竞争,这可能会导致更高的 KPI 绝对值。Blur 在第三季中使用了这一提升机制,但市场宣传不多。

  • 原生代币锁定奖励:拥有现有原生代币的项目将为那些证明自己为长期信徒的积分获得者供额外奖励。由于这可能会减少流通量,团队应预计其代币的波动性会增加。这方面的例子包括 Ethena 的 ENA 和 Safe 的 SAFE。

  • 累计 TVL 奖励:项目方可以根据 TVL 的增长情况给予积分奖励,以此激励用户宣传和营销。例如,3Jane 的 AMPL 式积分计划将积分所有权作为 TVL 的函数进行重新分配;Overload 承诺在达到特定 TVL 里程碑时提高空投分配。

  • 团体奖励:激励社会压力和协调以获得团体范围内的奖励提升。AnimeChain 率先通过 Squads(一个与他人分享奖励的群组)尝试了这一做法。

  • 锁定奖励:除了对过去的粘性行为进行衰减的基础奖励规划外,一些项目还开始尝试对未来粘性进行额外奖励。例如,EtherFi 的 StakeRank 奖励在第二季中提升了 1-2 倍,而 Hourglass 则为锁定不同期限的流动性实施了 1-4 倍的奖励。

额外效用奖励

最后,额外效用奖励是空投预期之外的其他直接收益。对未来空投的期待推动了对积分的大部分需求,但一些项目也在尝试为积分持有者提供额外的效用,例如 Rainbow Wallet 为积分持有者提供的 ETH rev share

虽然这部分规模还很小,但我相信会有更多团队从 Web2 机制中汲取灵感,尝试额外的积分持有者奖励,如产品费用折扣、活动准入和其他福利。

组合不同奖励设计

这些构件的多功能性使得积分计划设计富有创意。一旦团队确定了目标(用户获取、产品改进、市场营销等),就可以依次或并行组合多个构件,以实现最大效益。以下是一些创造性用例的示例,不局限于普通的以提高 TVL 为目标的「在此存款」积分策略:

  • Ethena 的策略是向 USDe 持有者发放积分并提高 sUSDe 持有者收益率。

  • Napier 的策略是激励社交参与和其他项目资产持有者,以增加合作并扩大营销范围。

  • Blur 的 GTM 策略利用多个空投的各种积分机制来建立供需关系,并在公开发布时迅速获得了 NFT 赛道的市场份额。通过使用随机的 care package 奖励,其高级策略如下:

  1. 用户获取:Airdrop 0 奖励私人阿尔法测试者,以吸引最活跃的 NFT 交易者

  2. 启动供应:Airdrop 1 奖励现有 NFT 交易者

  3. 从忠实用户中建立供应:Airdrop 2 比 Airdrop 1 规模更大,奖励更多。此外,该阶段还为将流动性从其他 NFT 市场转移到 Blur 的忠实交易者提供额外奖励。

  4. 刺激需求:Airdrop 3奖励竞价,以刺激交易量

项目设计好积分计划和 GTM 后,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计划的实施上。积分累计计算、数据管道、价格反馈和积分数据存储都是积分计划后台的组成部分。后端完成后,项目将专注于面向消费者的实施,通常是用于显示用户积分余额和积分排行榜的公共仪表板。许多项目从头开始构建,但也有一些项目将这项工作外包给了开发商店和其他基础设施提供商。

当项目准备好进行 TGE 和首次空投时,他们将探索向积分持有者分发代币的方法。虽然空投机制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但团队应考虑空投代币与期权形式、固定分配与动态分配、线性分配与非线性分配、归属、锁定、防范女巫攻击和分配实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积分的缺点

尽管积分计划行之有效,但也不缺指责之声。积分计划是一种完全中心化的激励机制。积分的累积计算、数据存储、计划时间表和标准通常是不透明的,而且对用户来说是隐藏的,通常是在一个链下的数据库中。因此,项目方必须尽可能地优先考虑透明度,以便在用户群中建立信任。如果用户不能信任积分计划的条款,他们就不会珍惜积分,也不会急于追逐奖励。

TGE 前,项目方通常不能公布即将空投或分配给积分持有者的情况,但他们可以在简洁沟通、及时披露计划调整以及在发生错误时快速修复方面做出努力;EtherFi 在处理计算错误方面就树立了榜样

除中心化担忧外,其他缺点,如抠门的积分分配和容易出现的女巫攻击,被人们不公平地归咎于积分机制。事实上,这恰恰是空投机制的过错。积分只是一种精确激励和记录用户拥有多少「积分蛋糕」的方式,反而是空投条款决定了积分持有者获得报酬的方式、时间和内容。

正如我们在 Eigenlayer 上看到的那样,用户并不是对他们的积分分配感到不满。他们不满意的是积分能兑换多少空投以及未公开的申领标准。若 11 个月的存款可赚取的空投仅 5%,那么积分持有者自然感觉被耍,因为这一份额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此外,许多积分持有者在申领自己的 $EIGEN 时意外遭到了地理限制。虽然团队对代币分配有完全的决定权,但他们可以通过对产品进行地理封锁提前轻松避免这一问题。Blast 的情况也是如此,用户并没有对他们的积分感到不满。Blast 向积分持有者空投了 7% 的代币,并要求前 1000 个钱包在 6 个月内线性归属。对于一个不足 6 个月的项目来说,这与其他空投(如 Ethena、EtherFi 等)并无两样。

虽然这并不是对项目设计的批评,但从公共论坛以及与 DeFi 巨鲸们的私人讨论中可以看出,「积分疲劳」已日益严重。了解积分的价值需要时间和精力。对于每一个新项目,用户都需要建立一个初始模型,并不断更新其假设,以确保他们的资本或行为获得最佳回报。由于新的积分计划充斥着整个生态,用户很难跟上项目步伐,从而产生疲劳感,并在积分计划之间疲于奔命。例如,假设您有两个选择,1000 个单位/天的 A 积分与 200 万个单位/天的 B 积分,哪个更有价值?更有价值的那个方案是否值得冒险投资?答案不会一目了然。如果项目方无法立即将自己的积分计划与所有其他计划区分开来,那么其积分的影响力就会降低。

积分计划最后一个重要且相当隐蔽的弊端是,它容易掩盖产品市场契合度(PMF)。积分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机制,但有可能掩盖了有助于发现产品市场契合度的有机兴趣。即使在产品市场契合度得到验证后,团队也需要建立足够的有机牵引力,以便在收紧激励措施之前找到产品/服务的可持续性。Variant 的 Mason Nystrom 将此称为「热启动问题」。对于 PMF 前的团队,我建议在封闭式 alpha 项目中验证 PMF 后再引入积分机制。PMF 后的团队则比较棘手,但 Mason 建议团队「采取额外措施,确保代币奖励用于有机使用,并推动参与度和留存率等重要指标的提升」。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我预计积分计划将不断发展,以解决最紧迫的问题,如计划的透明度和积分疲劳。

为了提高积分供应、分配逻辑和应计历史的透明度,未来的积分计划或部分积分计划将在链上实施。这方面的例子包括 3Jane 的 AMPLOL 和 Frax 的 FXLT 积分。另一家积分软件供应商 Stack 也建立了管理链上积分计划的基础架构。

相较于透明度问题,解决积分疲劳是一项更为复杂的挑战。虽然私人聊天和 CT 中的讨论往往集中在程序设计的差异化上,但减少疲劳的关键可能在于赋予用户快速、自信地评估积分估值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大大简化各种积分机会之间的比较,使参与决策更加直接,不至于让人不知所措。虽然二级市场(如鲸鱼市场)不是积分计划设计的一部分,但它可以帮助用户为积分定价并减少疲劳感,尽管其流动性不足以支持大多数积分退出策略。随着这些市场的成熟,它们很可能会成为价格发现、提供退出策略和创造更有活力的积分经济的无价之宝。

总结

在 Web3 生态中,积分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其优势超越了传统的忠诚度计划。积分使项目能够奖励忠实的强大用户,引导网络效应,并以更可预测的方式调整市场策略。这将带来更有效的产品开发,最终为终端用户带去价值。

随着该领域的成熟,我预计积分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将进一步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平衡透明度与灵活性,并使积分计划与整体项目目标和用户需求紧密结合。

对于 Web3 领域的建设者和项目而言,了解并利用精心设计的积分计划,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积分可能会继续成为加密货币激励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继续塑造 DeFi 及其他领域的格局。

解析a16z的加密投资组合:前25个币种的回报究竟如何?

解析a16z的加密投资组合:前25个币种的回报究竟如何?缩略图

原文作者: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 他们的投资组合包含大约 50 种加密货币。在这个分析中,我想看看作为散户投资者,如果你进行跟单交易,即投资与a16z相同的币,并在大约 5 个月后将其出售,你是否可以在 2024 年获利。

先假设些条件

•  你作为个人投资者进行复制交易(即投资与a16z相同的币种,并在大约 5 个月后出售)。

•  在a16z投资组合中按市值排名前 25 位的每种币种投资 100 美元(总计 2500 美元)。

•  投资期限:从 2024 年 1 月 1 日到 2024 年 6 月 6 日(157 天)。

深入分析

有了这些条件,我们来看看从年初以来a16z的投资组合将表现如何。

X 轴显示时间走势,Y 轴显示收益或损失百分比。值为 200 意味着相应的加密货币根据原始价值增长了 100% 。

解析a16z的加密投资组合:前25个币种的回报究竟如何?

正如我们所见,情况复杂。

一方面,我们看到一些加密货币在过去几个月价格走势不错,比如:

•    Arweave(AR):+ 323% 

•    Goldfinch(GFI):+ 157% 

•    以太坊(ETH):+ 63%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价格在下跌,例如:

•    XRP(XRP):-17% 

•    Optimism(OP):-38% 

•    ApeCoin(APE):-22% 

总体而言,排名前 25 位的加密货币中有 11 种显示出净增长。如果减去其他币种价格下跌所导致的损失,总销售价格为 3158.82 美元。因此总利润(3158.82 美元 – 2500 美元)为 658.82 美元,投资回报率(ROI)为 26.35% ,效果还不错。

其实,同期仅仅投资比特币或以太坊的人会获得更大的利润。

显然,无条件复制安德森·霍洛维茨的投资组合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那如何获取更多利润呢?

如果要增加通过复制a16z加密货币投资组合前 25 个币种获利的方法还有哪些呢?让我们更详细地看一下时间线。

当比特币在三月初开始上涨时,整个加密货币市场也出现了强劲的上涨趋势,但并非所有币种的涨幅都相同。

解析a16z的加密投资组合:前25个币种的回报究竟如何?

该图表比较了a16z投资组合中的表现强劲的和表现平平的(显示的是六月初涨幅为正或负的币种的平均增长)。

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强劲的币种在三月初(3 月 13 日,平均+ 104% )的涨幅显著高于表现平平的币种(3 月 13 日,平均+ 27% ),并且能够长期保持这种优势。

因此,涨幅的强度是未来几个月其表现是否良好的指标之一。

再次提醒,在加密货币投资中,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安德森·霍洛维茨不会永远持有他们的币种一样,你在复制交易时应始终关注趋势,并抓住卖出机会,只保留你投资组合中最有前景的币

表现“强劲”表现“平平”是什么意思呢?

这张放大的图表将所有到六月初涨幅为正的币种显示为绿色,其他则显示为红色。

解析a16z的加密投资组合:前25个币种的回报究竟如何?

截至 3 月 13 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表现强劲的币种其涨幅至少为 40% ,而表现平平者则几乎都低于此水平。

虽然并不能从中得出固定的规则。但它显示了,如果你在三月中旬左右出售了投资组合中表现较弱的一半加密货币,你在六月份将会获得大量盈利。

但是,这并不排除这些表现平平者在稍后会有更好的表现。

a16z的加密货币投资组合展示了市场多样性与挑战,投资者在复制其策略时应当谨慎,时刻注意市场趋势和个别币种的表现。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里,适时的买卖决策至关重要,才能在波动中把握机会,实现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TON生态最新爆款:DOGS上线两日用户超180万,Telegram用户均可免费领空投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 | Asher(

TON生态最新爆款:DOGS上线两日用户超180万,Telegram用户均可免费领空投

继 Notcoin 破圈之后,TON 生态持续升温。尽管出现了诸如 Hamster Kombat(仓鼠)和猫猫(Catizen)等多个爆款项目,但由于这些项目尚未明确代币空投的时间,讨论热度逐渐减退。同时,伴随“门头沟”事件和“德国政府”出售比特币的影响,整个加密市场一片死寂。

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昨日一只黑白狗的 Telegram 邀请链接在社交媒体、各大社区疯狂刷屏,大家纷纷晒自己领到的积分。那么,这只黑白狗项目 DOGS 如何在极短时间内吸粉近 200 万呢?下面,Odaily星球日报带大家了解这款 TON 生态突然爆火、病毒式传播的“零撸”项目 DOGS。

将 Spotty 的传统带入加密世界

DOGS 项目的黑白狗形象灵感来自于 Telegram 的创始人 Pavel Durov。他在一次支持孤儿院的慈善拍卖会上画了这只标志性的狗 Spotty。根据官方 Telegram 信息,DOGS 并非普通的纪念币。它是最具 Telegram 特色的纪念币,体现了充满活力的社区精神和文化。团队将 Spotty 的传统带入加密货币世界,创造出有趣、以社区为导向、独一无二的加密货币。

TON生态最新爆款:DOGS上线两日用户超180万,Telegram用户均可免费领空投

Pavel Durov 的推特早在两年前就停更了,从过往发的推文内容来看,Pavel Durov 似乎对“狗”影响有所钟爱。

TON生态最新爆款:DOGS上线两日用户超180万,Telegram用户均可免费领空投

图源:

在蓬勃发展的 TON 生态的推动下,DOGS 项目迎合了当前生态中缺乏代表性 Meme 形象的需求。通过向 Telegram 用户空投代币,仅在短短一天内便吸引了超过 100 万订阅用户,且每天内容阅读量超百万,其增长速度惊人。

TON生态最新爆款:DOGS上线两日用户超180万,Telegram用户均可免费领空投

DOGS 在不足一天的时间获得百万订阅用户

阳光普照、人人有份

DOGS 昨日在各大社交媒体中刷屏的原因是因为其参与并领取代币积分的方式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进入 Telegram 中的 DOGS BOT 频道,系统会根据用户的 Telegram 账号注册时间和活跃度进行评级,并据此分发积分。此外,开通了 Telegram Premium 账号的用户还能获得额外的积分奖励。目前仍为领取 DOGS 代币积分的用户

TON生态最新爆款:DOGS上线两日用户超180万,Telegram用户均可免费领空投

某开通 Telegram Premium 4 年账号所获代币积分

此外,DOGS 还开启了邀请获取更多代币积分的活动方式,因此各大社交媒体上开始疯狂刷屏……

尽管代币总量、空投比例、积分兑换比例等细节尚未公布,而且所获得的代币积分目前也无法交易。但由于其简单易懂的规则和操作方式,以及“零门槛”特性,DOGS 项目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其黑白狗的 Meme 形象也迅速传播开来。

热度火爆,场外市场吸引大量用户

尽管当前用户领取的 DOGS 代币积分无法在二级市场直接出售,但由于热度爆棚,场外交易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不少买家。根据多个场外交易群调研发现,许多散户愿意以每积分 0.016 至 0.02 美元的价格进行交易。

TON生态最新爆款:DOGS上线两日用户超180万,Telegram用户均可免费领空投

某 DOGS 场外交易挂单情况

TON 生态+Meme 赛道为爆火创造有利条件

在本轮牛市中,表现最突出的板块是 Meme 板块,而公链中热度最高的是 TON 公链。DOGS 项目结合了“Meme”和“TON”这两大热门标签,展现出无限潜力。如果“黑白狗”的形象能够得到当前散户的广泛认可,DOGS 或许能继 Notcoin 之后成为下一个破圈项目。

此外,DOGS 项目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其有趣的 Meme 形象和 TON 生态的支持,还得益于其巧妙的用户参与机制。通过简单的操作和诱人的积分奖励制度,DOGS 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参与和关注。再加上社交媒体上的病毒式传播,DOGS 项目的热度持续攀升,甚至引发了场外交易的活跃。

随着市场对 Meme 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以及 TON 公链生态的不断壮大,DOGS 项目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Animoca创始人亲笔:MOCA上线之际,再谈代币的意义

原文作者:Animoca Brand 联合创始人 Yat Siu

编译:Odaily星球日报(

译者:Azuma(

Animoca创始人亲笔:MOCA上线之际,再谈代币的意义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代币的确切意义是什么?项目为什么需要代币?

通常而言,代币会被看作是一种更高效的筹资工具,可以让股权持有者避免稀释风险;另一方面,代币也会被视作可在游戏和其他虚拟环境中使用的实用工具,类似于虚拟货币。

然而代币的功能并不仅限于这些场景,实际它可以同时具备以上所有特性。在我们看来,代币代表了拥有某一类资产的全新方式,在代币出现之前,此类资产并没有清晰的所有权结构。

总而言之,我们会将代币视为拥有部分网络效应的一种全新方式。

网络效应

部分读者对于网络效应的基本概念可能已有所了解。

随着产品、服务或平台用户数量的增加,网络对于用户而言的总体价值也会增加。网络效应是对大厂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无论是奢侈品牌还是科技巨头,投资者们往往可以通过衡量某个企业的网络效应(包括该效应的增长预期及影响效果)来评估其价值。

梅特卡夫法则()表明,一个电信网络的价值与其内部连接的用户数或兼容设备的平方成正比。换句话说,参与某网络的人或设备越多,该网络的价值就越大。我们可以依据用户数量来粗略评估 Facebook、Google、LinkedIn 等网络的价值,用户总量越多,网络的价值及其可能会达到的估值天花板也会越高。

同样的评估方法也会被用来估计 Web3 网络的潜力,比如关注地址数量、交易数量、开发者数量等等。尽管有些人喜欢直接套用梅特卡夫法则,但我们却认为里德法则(,即大型网络的效用可以通过网络参与者的子群体指数级增长)在这里可能更为合适。

Animoca创始人亲笔:MOCA上线之际,再谈代币的意义

一般而言,代币是特定网络、平台或生态系统中网络效应的体现。代币的出现,使得用户首次可以拥有网络的部分所有权,这与传统的股权工具存在明显不同。此外,由于代币本身即具备多种功能性,且大多数时候都具备开放、无需许可等特性,这使得代币可以更加便捷地支持各类实践及创新,因此 Web3 可以比 Web2 的封闭网络更快、更有效地创造网络效应。

“个体”的价值并不平等

无论是梅特卡夫定律还是里德定律,都很难用以评估基础设施类项目或大型社交网络的价值,因为它们都假设网络中的每个用户和设备具有或多或少相等的价值,且对网络及其网络效应的整体价值有着相等的贡献。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某个网络拥有更多用户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具有更大的价值,或是比用户规模较小的网络具有更好的网络效应。网络中个体用户的价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以经济体为例,一个经济体的人口可以被视为其网络大小,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则可以表明网络价值。

香港的人口大约为 750 万,GDP 约为 4070 亿美元;朝鲜的人口为 2750 万,GDP 则为 483 亿美元。这两个网络的价值(GDP)差异主要在于网络节点的价值差异(即经济体内的人口或企业)。尽管朝鲜的网络规模是香港的 3.5 倍还多,但由于朝鲜的经济体是孤立的,其网络效应被封闭,因此价值也相对较低,使得其整个网络的价值远低于规模较小的香港。

在 Web3 世界内同样如此,潜力较低的网络在投资、开发者和用户等方面的吸引力也会更低。因此,任何在 Web3 中构建的人都应该致力于创建一个具有更高价值和更强网络效应的网络。

如何衡量网络效应?

关于如何推动网络效应的增长,并不存在某条唯一路径。项目方必须将多种适当的方法结合起来,以为网络创造持久性的吸引力,这包括去强调用户的触达效果(类似 TON),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投资者(比如以太坊及其他 Layer 1、Layer 2),或是通过各种措施来增加总交易量等等。

除了关注网络用户数量之外,另一个常用的网络效应衡量方法是重点关注网络内的投资总额。许多区块链都专注于推高总锁仓价值(TVL),这是一个衡量锁定或抵押在该网络内的资产总值的指标,对于吸引投资和创业活动有一定助力。

在当前的 Web3 世界,最值得关注的指标或许是用户粘性,因为 Web3 的网络在设计上一般都是开放且无需许可的,这意味着用户可以自由进出,而非被困在“封闭网络”之内。这与 Web2 的情况截然不同,在 Web2 世界内,网络效应并不能由终端用户拥有,而是被网络本身强力垄断(比如你很难将数据和网络效应从 Facebook 转移到 TikTok)。

Animoca创始人亲笔:MOCA上线之际,再谈代币的意义

Animoca创始人亲笔:MOCA上线之际,再谈代币的意义

Web3 为用户提供了比 Web2 更大的灵活性,因此在构建去中心化网络之时,用户的留存率将变得至关重要,而提高用户粘性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投资于“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和 NFT

根据 Pierre Bourdieu 的资本与阶级划分理论,“文化资本”由知识、技能与经验等无形资源组成,这些资源会在社会流动和机遇中发挥重要作用。“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可以相辅相成 —— 例如,加入高端俱乐部、入读顶尖学府或居住在特定社区都能显著增加个人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机会。

NFT 因其独特的性质及其反映个人身份和“文化资本”的能力,可以创造出比同质化代币(FT)更深远和复杂的网络效应。由 NFT 所推动的网络效应虽然在增长速度上可能不如同质化代币那般迅速,但它们却能建立起基于共同“文化资本”的更深层、更忠诚的关系网络,进而形成更坚固的防线和更强大的网络效应。

在现实世界中,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明显,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 Hermès、Nike 或 Apple 等品牌的忠诚度。在虚拟世界中,我们也开始看到类似文化的出现,比如在 Pudgy Penguins、Bored Ape Yacht Club 以及 Animoca Brands 的 Mocaverse 等项目中。

Animoca创始人亲笔:MOCA上线之际,再谈代币的意义

Mocaverse 的愿景

衡量网络潜力的关键指标之一是观察其所获得的投资规模,这往往代表着网络的增长潜力,就好比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发展的投资,投资金额越多,发展潜力就越大。

Animoca Brands 是 Web3 领域最活跃的投资机构之一,旗下拥有超过 450 家公司,资产负债表规模达数十亿美元。我们将继续投资,以扩大我们的网络及其相关的经济和文化网络效应,这将为 Moca Network(由 Mocaverse 相连的合作伙伴“子网”和用户组成的互操作性经济体)的扩展打下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将利用全链代币 MOCA 来推动 Animoca Brands 网络的增长。

那么 Mocaverse 是什么呢?它是一个可互操作的基础设施堆栈,旨在增强网络效应,并汇集各种“文化资本”及“经济资本”,以实现最大化的互利。Mocaverse 将对包括游戏、音乐、体育、动漫、NFT、数字身份(DID)等多个领域进行整合,进而构建一个协同的生态系统,其中的任一板块都能助推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

Mocaverse 当前正在开发 Moca ID,这一个全链通用的身份信誉层,将发挥跨越生态系统的连接作用。鉴于 Animoca Brands 已是 Web3 领域最活跃的投资机构之一,这将有助于推动整个 Web3 行业的增长。Mocaverse 和 MOCA 本身都属于“文化资本”,今天这可能看起来仍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类似于大多数 NFT),但随着 Mocaverse 信誉层的日益增长,其意义也将变得更加社会化。

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套真正互惠的关系,这些关系将为我们的投资组合网络带来更多价值,并基于时间、忠诚度和关注度对 Mocaverse 的用户给予激励。所有的参与者都将能够这一共同的网络效应中获益,这就是 Web3 的核心精神体现。

七年博弈,美SEC为何对加密行业紧追不舍?

原文作者:火火

最近的监管、利空消息不停,就在 6 月 28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 Consensys 提起诉讼,指控其未能通过 MetaMask 掉期服务注册为经纪商,而这距离 SEC 通知 Consensys 结束对以太坊 2.0 的调查才过去两周时间。

据相关信息,SEC 第一次对加密进行严厉打击始于 2017 年,当时成立了网络部门来处理一个名为 The DAO 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后来这个部门改名为加密资产和网络部门,SEC 便加大了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针对未注册的证券发行、欺诈和市场操纵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执法行动。

而在 2023 年,SEC 执法力度更强,采取了创纪录的 46 项行动,比 2022 年增加了 53% ,尤其是对头部交易平台 BN 的 43 亿美元的罚金、并让其 CEO 赵长鹏 CZ 下台更是轰动圈内外。

算起来,到 2024 年是 SEC 对加密进行打击监管的第七个年头,目前双方还在博弈中。那么,SEC 最近又有哪些行动?对于加密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01 SEC 最近与加密的纠葛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本是美国政府旗下监管股市的机构,以维护交易的透明度、打击欺诈计划、保护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为此,SEC 制定了证券注册规则,并监督其履行情况。

七年博弈,美SEC为何对加密行业紧追不舍?

图源网络

对于加密行业,其实早在 2013 年加密有所发展以来,就开始进行监管了。只是很多小动作并不为大众关注,今年 6 月份,圈内媒体写过一篇《SEC 的加密执法行动:一览 SEC 发起的 20 项主要指控》,罗列了自 SEC 开始监管加密以来进行的 20 项重大监管项目,包括 FTX 的崩盘事件、BN 的罚款事件等。

七年博弈,美SEC为何对加密行业紧追不舍?

图源:SEC 官网

而在 2024 年,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 Consensys 被起诉,SEC 对加密和 DeFi 领域也进行了多项活动和更新。下面一起来看看:

1)批准通过比特币 ETF

2024 年 1 月 11 日, ,这是一个重要的监管里程碑。这一关键决定为主流投资者参与以高波动性和创新性而闻名的比特币市场铺平了道路。

加密社区对此表示欢欣鼓舞,因为这是使加密货币合法化为普通公众可获得的投资选择的一大进步。

2)SEC 重新定义“交易商”

2024 年 2 月 6 日,SEC 通过了新的加密监管规则。这些规则要求更广泛的市场参与者在 SEC 注册、加入自律机构并遵守现有的证券法律法规。

此文件详细说明“交易商”和“政府证券交易商”等术语,并澄清什么构成“作为正常业务的一部分”的参与,进而扩大对加密货币和 DeFi 领域的监管监督。

不过这些规定要求实体企业必须管理或控制至少价值 5000 万美元的资产。
加密社区对此更新反应比较负面:

DeFi 教育基金批评 SEC 的新规则具有误导性,强调 DeFi 参与者缺乏可行的合规途径,并称这种方法不切实际且扼杀创新。

区块链协会法律主管 Marisa Coppel 认为修改后的“交易商”定义给 DeFi 项目设定了不切实际的标准,而且缺乏明确性。

3)起诉 Uniswap

4 月 10 号,Uniswap Labs 在推特上发了一个新闻,表示:「我们收到了 SEC 发来的 Wells Notice」。
「Wells Notice」代表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

Wells Notice = SEC 给你的宣战书,代表的意思是:「我们要告你了,法庭上见」。
七年博弈,美SEC为何对加密行业紧追不舍?
SEC 对 Uniswap 主要控诉的是以下三件事情:

A.Uniswap Labs 透过钱包 App 进行交易经纪商(Broker)的服务;
B.UNI Token 为「未注册证券」;
C.Uniswap Labs 营运了贩售「未注册证券」的交易平台。

而后在 5 月,Uniswap 向 SEC 提交了一份长达 40 页的文件,就指控进行了详细反击,后续有待更新。

4)起诉 Robinhood

Robinhood 是美国的一家金融服务企业, 5 月 4 日,该公司也收到了 SEC 发来的 Wells Notice。

随后 Robinhood 法律、合规和企业负责人 Dan Gallagher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多年来一直就其加密产品与 SEC 保持直接沟通和合作,包括众所周知的‘进来注册’的尝试,但对 SEC 还是给他们发 Wells Notice 感到失望。

不过,从之前的函件中并不清楚 SEC 判定哪些 Token 是证券,但值得注意的是,Robinhood 已主动从名单中移除了一些 Token——包括 Solana(SOL)、Polygon(MATIC)和 Cardano(ADA)——以应对之前 SEC 对竞争对手交易公司的诉讼。

5)以太坊 ETH 的批准

2024 年 4 月 26 日,以太坊区块链的软件开发商 Consensys Software Inc. 在德克萨斯州联邦法院就以太坊监管问题起诉了 SEC。以太币 ETF 的批准无疑表明 SEC 将正式放弃 ETH 是证券的立场。

2024 年 5 月 23 日,SEC 批准了现货 以太坊 ETF 的销售,这是继比特币 ETF 之后 SEC 在五个月内第二次作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这同样令加密社区大吃一惊。

以太坊区块链的原生 Token ETH 是仅次于比特币的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货币,自然在比特币 ETF 获得批准后,大量申请 ETH ETF 的申请也纷至沓来,被提交给 SEC。

在此次事件中,SEC 批准了 19 b-4 表格下的多个 ETH ETF 申请。

只是不同于比特币 ETF 获批后的第二天就开始交易,以太坊的获批情况并不是全部文件都获得批准。因此在以太坊 ETF 开始交易之前,基金还需要获得 S-1 文件披露批准,其中将包括基金的详细信息,例如费用和产品运作方式等。SEC 没有规定批准 S-1 文件的具体期限,所以,距离以太坊 ETF 的交易可能还需要时间。

不过以太坊 ETF 即将获得批准,社区对于哪种加密货币可能会成为下一个 ETF 候选者很期待。

6)FIT 21 法案

随着大选年的临近,加密货币成为重要选票群体。特朗普接受加密货币捐款,批评拜登政府的加密货币政策,拜登政府未来的加密应对可能也会转为柔和。

这不,就在 5 月 24 日,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了《 21 世纪金融创新与科技法案》(简称 FIT 21)。该法案由共和党主导,得到了众多民主党议员的支持,并最终获得批准。

FIT 21 提案的主要任务是定义加密货币监管的哪些方面属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管辖范围,哪些方面属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的管辖范围。过去,SEC 和 CFTC 对加密货币的双重监管一直是美国的痛点,两个部门的监管非常严格,监管权明显存在竞争。

此次批准标志着加密货币行业的重要里程碑,尽管正式实施仍需时间,但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并预示着未来几个月内监管环境可能进一步改善。

7)起诉 Coinbase

6 月 6 日,SEC 起诉 Coinbase,指控其在未经注册的情况下非法经营加密资产证券业务。

SEC 在提交给曼哈顿联邦法院的一份诉状中写道,至少从 2019 年开始,Coinbase 通过作为加密资产交易的中间人运作,赚取了数十亿美元,同时逃避了旨在保护投资者的披露要求。

SEC 表示,Coinbase 至少交易了 13 种加密货币资产,这些资产是理应注册的证券,包括 Solana、Cardano 和 Polygon 等 Tokens。

七年博弈,美SEC为何对加密行业紧追不舍?

图片来源:SEC 官网

这是继去年头部交易平台 BN 遭起诉之后,又一大交易平台遭 SEC 起诉。

8)起诉加密银行

7 月 1 日,据路透社报道,SEC 在一家联邦法院起诉加密银行 Silvergate Capital,指控其证券欺诈。

SEC 表示,在 2022 年 FTX 崩溃后,Silvergate 关于其银行保密制度、反 Money  Laundering(AML)合规计划以及糟糕的财务状况误导了投资者。与此同时,该银行未能监测到 FTX 和其关联实体近 90 亿美元的可疑转账。

7 月 2 日,Silvergate 已同意支付 6300 万美元,以和解美国和加州监管机构对其内部管理失误和向投资者披露不良信息的指控。

 02 SEC 为什么死咬着加密行业不放

全球各个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加密监管。由于美国的特殊地位,市场规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SEC 不得不选择通过法律条款来严密监管加密货币,表面上的出发点是为了:投资者保护、市场稳定性维护、AML 等法律规定的一些内容,但从比特币、以太坊现货 ETF 的推出和过去的法律行动目标可以看出其它端倪:

1)美国大选背后的博弈

由于美国加密爱好者数量庞大,已经不是一个小群体,此前特朗普对加密行业的示好便引来了拜登及其党派控制下的 SEC 态度缓和,让本没有通过希望的以太坊现货 ETF 得以陆续走流程通过。详见此前文章:

2)美元地位的考量

尽管加密和Web3创新摆在那里,但金融创新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比特币的崛起,一定程度挑战了美元霸权的地位,而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资产,隐约成为绕过美元加密霸权的一种工具,同时去中心化的特性,崇尚自由价值观的美国清楚消灭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堵不如疏”,引导甚至掌控这一强大工具,形成对美元未来的地位有利的局面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当下 SEC 肩上的重任就是适时打压和防止加密金融公司失控,市场权力过大的加密平台和一些主流项目都在其一次次法律行动中规范其行为,最终导向对美本土加密金融创新、美元地位、数字美元市场有利方向发展。

总的说来,SEC 的每一次加密监管事件都非常引人注目,其背后是对创新和风险的平衡以及维护美元战略的考量。

 03 SEC 监管将对加密行业来说是好是坏?

SEC 的监管在保障市场公正、透明和稳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创新和投资者保护。但同时监管措施也带来了一些合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市场的发展。

1)积极影响

公平地说,SEC 也并不是想成为恶棍,最初的愿景是保护涉及风险资产的美国投资者,通过遏制价格操纵和警惕的监督,促进公平做法,增强市场诚信。随着执法行动的加强,可以有效预防欺诈预,保护投资者免受之前 FTX 和 Terra (LUNA) 等平台崩溃中出现的陷阱。

通过批准在美国建立比特币 ETF,SEC 为更广泛地投资加密货币打开了大门,有可能稳定和增强市场对这些资产的信心。

另外 SEC 的重点披露标准可确保透明度,从而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随着 SEC 的监管保护伞对传统投资者和机构的吸引力,更加合法合规的发展之下会吸引更广泛的采用者纷至沓来。此外,SEC 的参与解决全球关注的问题,有助于减少加密相关犯罪的跨境合作。

2)消极影响

短期内抑制了市场的发展,最明显的后果是加密货币公司和项目大量撤离美国。例如,如今大多数首次 Token 发行(ICO)都没有对美国公民开放。而几家交易平台,例如 Poloniex、Bittrex,也在支付了数百万美元的罚款后选择退出美国市场。此外,SEC 认定的某些 Token 为证券,会让交易平台下架这些 Token,进而影响到投资者。

而且 SEC 实施的严格加密货币规则不仅影响了美国境内的许多加密货币投资者,也打击了国外的加密货币投资者。全球其他司法管辖区可能想要模仿这些规则,从而导致创新受损,并降低最需要的部门(例如没有银行账户的人群)对加密货币的采用率。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扩大了“交易商”的定义,这引起了 DeFi 参与者和更广泛的加密社区的担忧。一方面,这一新定义可能会给加密领域内的实体带来相当大的监管负担,可能会减缓创新速度并使合规工作复杂化;另一方面,就加密货币公司而言,他们需要遵循复杂的规则、审计和令人望而却步的数字,因为如果他们想进入美国市场,则需要支付合规成本。参考 BN 的例子,其首席执行官赵长鹏, 2023 年 11 月认罪违反美国反洗钱限制,从而促使该平台与美国政府之间达成的价值 43 亿美元的和解协议。

 04 小结

毫无疑问, 2024 年 SEC 对加密监管的格局将继续演变,据相关报道,SEC 在制定针对加密货币的新具体规则时其实一直很谨慎。为了解决违规行为,该委员会目前主要是应用和解释现有的证券法,例如:

《 1933 年证券法》
《 1934 年证券交易法》
《 1940 年投资公司法》
《 1940 年投资顾问法》
《 2002 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M》
《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

而 SEC 加密监管的核心问题是加密是否可以归类为证券,SEC 尚未为所有加密货币提供明确的分类。

SEC 专员 Hester Peirce 曾在今年 2 月 29 日的 ETHDenver 大会上表示,美国投资监管机构目前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立场是“仅执法模式”,并且主要遵循法院优先的方式”,在她看来,只有有了更明确的法规,该行业才可以专注于创新。

不论如何,实现正确的监管平衡是有效促进发展的前提。加密监管旨在保护投资者免受欺诈计划的侵害并确保市场诚信。例如,通过执行 KYC 和 AML 准则,当局可以防止滥用加密平台进行非法活动。这些举措受到普遍欢迎,因为它们提高了加密货币作为投资选择的安全性和吸引力,有可能吸引更多参与者并增强市场稳健性。

然而,过度监管可能会破坏加密货币的基本原则: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设计初衷是无需中央监督即可运行,但如果只有资源丰富的大型公司才能遵守复杂的法规,那么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可能会倾向于中心化。

只能说现在,不管是加密行业还是监管机构都面临着复杂挑战,监管机构在制定法律时候既要保留加密货币的价值,保留其创新和去中心化的能力,又要降低对市场的潜在风险;加密行业需要在促进市场创新发展的同时不违背合法合规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