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入口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撰文:nixo

编译:深潮 TechFlow

摘要

我们对独立运营商(通常被广泛地称为「独立质押者」,即 Solo Stakers)进行了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概况、人口统计、痛点和动机。我们注意到,尽管受访者开始感到结构性权利被剥夺,并担心验证器中心化会带来压力,但他们对验证器和弹性仍抱有很高的信心。

这些数据的目的是用他们自己的话,提供一组非常注重隐私的参与者的观点,以便准确地反映他们的需求。本调查将每年进行一次,欢迎对问题集提出反馈意见。

方法 收集和分发

调查结果使用 LimeSurvey 软件收集。为了确保问题对受访者持续相关,采用了分支显示逻辑。我们使用 Cookie 阻止重复参与,并使用 CAPTCHA 防止机器人活动。调查向公众开放,所有回应均为匿名。

我们在 EthStaker 的社交渠道(Reddit、Discord、Twitter、Farcaster)、Obol 的 Twitter 账户以及最受欢迎的 Staking as a Service 提供商、硬件提供商和客户端软件的公共渠道上征集回复。该调查还发布在 Beaconcha.in 网站、Rhino Review和Week in Ethereum新闻通讯上发布。调查在 2024 年 4 月 8 日至 2024 年 5 月 6 日期间进行。 分析

只使用已完成调查的数据,不完整的调查将被丢弃。人工检查结果是否有机器人活动,不丢弃完整的调查问卷。饼状图显示的数据是单选题答案的结果。多选答案在讨论中用星形✶ unicode✶字符✶表示。 抽样偏差

虽然数据表明人们更倾向于 home staking,而不是采用更被动的质押方式,但这可能是由于参与者和调查对象的不同。经常参与质押社区的人通常会自己管理配置。而那些不管理自己配置的人则较少关注,因为他们的验证器通常不需要他们立即关注。

这些信息更多的是定性而非定量的,因为它依赖于自选子集的主观数据。 这些数据的覆盖范围有多大?

公开的节点爬虫显示,以太坊节点数在 6000 到 11000 之间。这些节点并非都是验证节点。许多节点是由专业运营商运营的。这项调查只针对使用自有资金的质押者,问题与专业运营商无关。在撰写本报告时,使用 Rocket Pool 的验证节点估计为 1832 个,这个数据是在质押快照时拥有节点 ETH 的节点数减去 Allnodes 节点数得出的。这可以作为独立运营商数量的下限。在 1024 份总回复中,有 868 份来自声称控制自己节点配置的质押者,因此我们估计大约 8% 到 47% 的节点运营商参与了这次调查,但这个范围的两端都不太可能。请注意,这个百分比包括所有节点运营商,其中也包含专业运营商。这次调查主要关注非专业运营商。

尽管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网络上的验证者数量,但目前无法准确统计验证节点、独立运营商或网络节点的具体数量(这更像是一种特性而非缺陷)。节点运营商可以自我标识他们的验证者,但大多数独立运营商和许多专业运营商并不会这样做。

结果

原始数据可以在这里查询。 受访者概况 32% 是 Genesis 质押者。 80% 的人是 home stakers,另有 4% 的人是 home 与远程质押的结合。 84% 的人不持有流动代币中的大量资金。 85% 的人没有改变他们的主要质押方法。 77% 的人质押了 66% – 100% 的 ETH。 30% 的人使用平滑池,61% 的人不使用平滑池,9% 的人不熟悉这一概念或不知道与他们相关的选择方案。 95% 使用 Linux 运行验证器 ✶。 51% 的人没有使用质押软件来设置验证器。27% 使用Rocket Pool, 15�ppNode和 10%Eth Docker(「未使用质押软件」一般指他们遵循指南并使用systemd) ✶。 85% 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改变过他们的质押方法。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1:您何时开始运行验证器的?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2:你们在哪里质押?是否持有 LST?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3:您是否改变了质押方式,以及您质押了多少 ETH?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4:您是否在平滑池中?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5:您使用什么操作系统进行质押?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6:您是否使用过软件来帮助您质押? 主要关注点 主要关注点包括绝大多数客户风险、质押的次优税收结构、硬件问题和密钥管理 ✶。 69% 的人不跟踪他们的带宽,78% 的人不确定自 Dencun 以来带宽是否增加了。 受访者平均每月花费 3.4 小时(中位数为 2 小时)维护其设置。去掉一个离群数据点(x = 155 小时),该数据点的 Z 值为z 分数为 22 的单个异常数据点(x = 155 小时),则平均每月维护时间为 3.2 小时。 在 1-10 分的评分中,10 分代表网络可能面临的最大风险,投票者将超级多数风险评为 7.4 分,将质押中心化的风险评为 7.2 分(为清晰起见,对评分标准进行了调整)。 当被问及预计 2-3 年内 ETH 的质押比例时,答案(n = 1003)平均为 49.4% 的 ETH。 当被问及他们怀疑有多大比例的 ETH 质押是由像他们这样的独立操作员操作时,答案(n = 924)平均占 ETH 质押的 15.9%。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7:您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是什么?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8:您的节点使用多少带宽?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9:您每月在维护上花费多少小时?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10:网络面临的风险 认知价值和代表性 89% 的人认为独立质押者对网络的重要性与他们刚开始质押时相比,现在同样重要或更为重要(11% 的人认为其重要性降低)。 66% 的人认为,与刚开始参与投票时相比,如今的个人投票者从参与共识投票中获得的利益更多或同样多(34% 的人认为他们获得的价值更少)。 当被问及他们认为自己在正在进行的研究和规程制定中的利益得到了多大程度的代表时,平均得分为 5.8 分(满分 10 分),10 分代表「得到了很好的代表」,1 分代表「完全没有得到代表」(为清楚起见,对量表进行了调整)。 50% 的人认为,协议研究要么忽视了单独质押者,要么在很大程度上无力帮助单独质押者对抗货币利益(19% 的人表示不关注)。 92% 的人对「需要改变发行曲线,以更好地激励去中心化的质押」这一说法表示支持或持中立态度(不考虑现有建议)。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11:单独质押的价值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12:研究中的发行和代表性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13:为单独质押者进行宣传 继续参与 支持以太坊协议(占 84%)是最初质押的主要动机,其次是收益(占 81%) ✶。 65% 计划继续增加质押份额。 35% 计划继续增加质押份额,但计划在满足某些外部条件后停止增加新的质押。 31% 不打算添加新的质押。 62% 表示没有退出质押的计划 ✶。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14:您是否计划增加新的质押?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15:您预计验证器将持续运行多久? 质押者从哪里学习? 69% 将技术指南作为学习的主要来源(例如一些网站,CoinCashew,Rocket Pool docs,客户端文档 ) ✶ 。 63% 将 EthStaker 作为学习的主要来源 ✶。 53% 使用ethereum.org作为学习的主要来源 ✶。 据报告,了解必要更新和协议研究的最常见来源(这两个问题似乎相互混淆,因此我们将一并讨论)是 Discord、资源管理器通知服务、Twitter 和 Reddit、ethresear.ch和播客,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提到了每日 Gwei✶。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16:您从哪些渠道了解到质押的?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17:您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最新信息和新闻?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18:您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协议研究的最新进展? 开放式问题:未解决的关切问题

在调查结束时,投票者有机会就他们认为调查中没有充分涵盖的内容发表意见。完整答案可从原始数据中获取,这里提供了人工智能辅助的答案摘要:

n = 204 分散化和中心化风险(n = 68):许多受访者担心当前协议的发展会产生中心化效应,以及单人质押者的代表性不足。LST 被视为一种中心化力量,会降低独立节点运行的吸引力和可行性,而再质押则是中心化的潜在媒介。 用户体验、技术障碍、硬件(n = 46):有许多人要求简化质押流程,使非技术用户更容易使用。此外,还提到了对带宽、IPV6 支持需求和遗产规划解决方案需求的关注。 发行曲线调整(n = 38):对于改变发行曲线的影响,特别是可能对独立运营商产生的影响,有很大的担忧,但也有一些人表示支持研究方向。许多人认为,收益率的下降将导致只有利于大型集中定价实体的条件。 经济和税收影响(n = 28):税收政策是单人质押者的一大负担,与持有税收待遇更优惠的流动质押代币(LST)相比,单人质押的经济可行性更低。 MEV(n = 24):在使用 MEVboost 的问题上,质押者之间存在分歧,一些人出于道德考虑选择不启用 MEVboost。这些受访者主张采用其他解决方案和进一步研究来解决 MEV 带来的问题。MEV 被认为是一种有可能使大型中央实体进行协议捕获的工具。受访者呼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防止 MEV 破坏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性质。 隐私问题(n = 15):质押者担心他们的操作细节(如 IP 地址和交易内容)会被曝光,从而损害他们的隐私和安全。受访者希望开发和整合隐私保护技术。受访者指出,由于缺乏隐私,一些造物主不得不对交易进行审查,从而影响了网络的中立性和包容性。 人口统计 95% 自称为男性。 90% 的人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或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技术人员。 74% 的人不从事加密工作。 88% 的质押来自北美、欧洲或澳大利亚。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19:技术背景和就业行业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20:您的从哪个地区进行质押?

讨论 受访者概况

独立运营商大多是来自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技术精英,使用 Linux 操作系统,这些结果都不足为奇。许多多样性倡议在整个质押社区都有。至于这些运营商如何、为何以及用多少比例的 ETH 运行验证器,则鲜为人知,因为质押者往往不愿分享可能会造成安全漏洞的信息。

大量的 Genesis 参与者、80% 的人是 Home Stakers、84% 的人不持有任何大量流动性质押代币、77% 的人质押了超过 66% 的 ETH,这些都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新数据,表明了独立运营者对质押的高度信心和弹性。 独立运营商的比例

StakeCat最近的一份报告对被认定为独立运营商的地址进行了调查(方法论详见 ),并确定自合并以来,网络上独立运营商的比例有所上升。这些调查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受访者(32%)自 Beacon Chain Genesis 事件以来一直在进行质押。由于调查数据来自自我选择的质押者子集,这些调查结果很可能偏向于在 Genesis 前后加入的质押者,当时 EthStaker 是质押教育和支持的唯一综合来源。

随着越来越多改进用户体验和提供自身支持的协议和产品引入独立运营商,这些后来的质押者可能会减少与一般质押社区的互动。这是理想的,因为针对独立运营商的软件、教育和支持正在转向多样化的自我维持项目,这些项目可能会吸引不太「技术精通」的运营商。 士气

自 Shapella 硬分叉启用提现功能以来,ETH 的质押斜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专业实体对使用委托质押的兴趣也随之增加。

以太坊独立质押调查:男性占比 95%,7 成以上质押者不从事加密工作

图 21:随时间推移的 ETH 质押:Shapella 之后斜率明显增加

这些专业实体通常能从规模经济中获益,因为它们能在每个节点上运行数百或数千个验证器,从而降低每个 ETH 的硬件成本,而独立运营商通常在每个节点上运行个位数或两位数的验证器。大型实体还可以汇集执行层奖励,以平滑其验证器集,而独立运营商最近才推出了两个单独的验证器平滑池。专业运营商还可以通过参与需要更强大硬件或运营专业知识的协议外服务来获得额外收益。这些因素导致 LST 持有者有时比独立运营商获得更高的回报,即使考虑到支付给盯盘服务提供商的费用。

在考虑这些结果时,受访者有一种被剥夺权利的感觉。他们现在觉得自己对网络的作用比刚开始参与时同样有价值,甚至更有价值,但对协议如何重视他们的参与却没有同样的感觉。当被问及如何在协议研究中维护自己的利益时,大多数受访者的观点介于「没有代表」和「有很好的代表」之间,并略微倾向于后者。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在代表他们的利益方面,研究人员要么怀有敌意,要么忽视,要么无效。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支持改变规程的奖励结构,以纠正他们所认为的权利被剥夺的情况(当然,这种支持并不一定意味着对现有建议的认可)。 独立运营商的「粘性」

多年来,独立操作者一直被称为「非理性行为者」和「利他主义者」,有人认为他们操作的质押比委托质押者的投入更具「粘性」。本次调查无法对这两类人进行比较,但受访者确实表达了继续质押的愿望,而不管年利率的微小波动或更广泛的质押生态系统变化如何。

虽然大多数受访者预计在任何正收益情况下都会继续质押,但 21%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一个具体的收益阈值,在此阈值下他们会退出(n = 184),该阈值的平均收益率为 2.3%*。

(* 作为一个旁证,这个数字应该被理解为偏离了保持高收益的理性愿望,因为一些质押者表示,他们目前正在运行验证器,但会在我们早已通过的阈值下解除认捐,这表明有些认捐者可能并没有积极跟踪他们目前的实际收益率)。

这种不愿解押的态度与最初解押的意识形态动机(「支持以太坊协议」)相结合,常常被认为是独立运营商的「利他主义」。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惰性可能是双向的。独立运营商不太可能在市场或发行量出现小幅波动时取消持股,但同样也不太可能在取消持股后将持股带回网络,即使条件变得稍微有利。因此,他们的损失很可能比委托持股的损失更为持久。独立运营商过度依赖利他主义动机而非结构性公平,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使这部分持股者消失。

2023 年和 2024 年针对独立运营商的一连串的空投,已经认识到目前独立运营商和专业运营商之间在奖励和权力方面的差距,以及在网络中保留独立运营商的价值。这些一次性的激励措施在短期内是有帮助的,但从长远来看,也不应该依靠这些激励措施来缩小这种差距。 展望未来

StakeCat 最近的报告显示,人们对单人质押(Solo Staking)的渴求一如既往地强烈,独立运营商与专业经营者的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相对稳定,甚至有所上升。鉴于当前协议设计中出现的集中化压力,最近的许多研究都试图保留独立运营商有意义的参与。这些建议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独立运营商的动机和关切中直接获得的见解 — 本调查和报告旨在提供这些数据,供集思广益和研究之用。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缩略图

作者:Alex Xu  Lawrence Lee,Mint Ventures

引言

Defi赛道作为加密领域最古老的赛道之一,在本轮牛市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Defi板块在过去一年中的整体涨幅(41.3%)不但远远落后于平均水平(91%),甚至落后于以太坊(75.8%)。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artemis

而如果只看2024年的数据,Defi板块的表现同样很难说好,整体下跌11.2%。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artemis

然而,在笔者看来,在BTC一度创出新高后山寨币齐齐下跌的奇特市场背景下,Defi板块,尤其是其中的头部项目可能迎来了其诞生以来最佳的布局时刻。

通过本文,笔者希望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探讨,厘清对当下时刻Defi价值的看法:

  • 本轮山寨币大幅跑输BTC和以太坊的原因

  • 为什么现在是关注Defi的最佳时刻

  • 部分值得重点关注的Defi项目,以及它们的价值来源和风险

本文远未囊括市场上具有投资价值的Defi,文中所提及的Defi项目仅作为举例分析,并非投资建议。

本文为笔者截至发表时的阶段性思考,未来可能发生改变,且观点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亦可能存在事实、数据、推理逻辑的错误,欢迎同业与读者的批评和进一步探讨。

以下为正文部分。

山寨币价格大幅滑跌之谜

在笔者看来,本轮山寨币价格表现不如预期,加密行业的内部原因主要有三:

  • 需求端增长不足:缺少吸引人的新商业模式,大部分赛道的PMF(product market fit)遥遥无期

  • 供给端超量增长:行业基建进一步完善,创业门槛进一步降低,新项目超量发行

  • 解禁潮持续不断:低流通高FDV项目的代币持续解锁,带来沉重的抛压

让我们分别来看这三个原因的背景。

需求端增长不足:第一轮缺乏创新叙事的牛市

笔者在3月初撰写的一文中提到本轮牛市缺少与21年Defi、17年ICO同等量级的商业创新和叙事,因此策略上应该超配BTC和ETH(受益于ETF带来的增量资金),控制山寨的配置比率。

截至目前,这一看法是非常正确的。

没有新的商业故事,导致创业者、产业投资、用户和资金的流入大幅降低,更要紧是这一现状压制了投资者对行业发展的整体预期。当市场上久久没有看到如“Defi将吞噬传统金融”、“ICO是全新的创新和融资范式”和“NFT颠覆内容产业生态”这样的故事,投资者自然会用脚投票走向有新故事的地方,比如AI。

当然,笔者也不支持太过悲观的论调。尽管本轮尚没有看到吸引人的创新,但是基建却在不断完善:

  • 区块空间费用大幅下降,L1到L2都是如此

  • 跨链通信方案逐渐完备,且拥有丰富的可选清单

  • 用户友好的钱包体验升级,比如Coinbase的智能钱包支持无私钥快速创建和恢复、直接调用cex余额、无需充值gas等功能,让用户接近web2的产品体验

  • Solana推出的Actions和Blinks功能,可以把与Solana的链上交互发布到任何常见的互联网环境,进一步缩短了用户的使用路径

以上基建就好像现实世界的水电煤和公路,它们不是创新的结果,但却是创新涌现的土壤。

供给端超量增长:项目数量超发+高市值代币持续解锁

实际上换个角度看,虽然不少山寨币的价格已经创出年内新低,山寨币的总市值相较于BTC并没有跌得很惨。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Trading view,2024.6.25

截至目前为止,BTC的价格从高点下跌了18.4%左右,而山寨币的总市值(Trading View系统中以Total3显示,表示总加密市值扣除BTC和ETH之后的值)也仅仅下跌了-25.5%。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Trading view,2024.6.25

山寨总市值的有限下跌,是以新增山寨币总量和市值的大幅扩容为背景的,从下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本轮牛市的代币数量增幅趋势是历史上最迅猛的一年。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New Tokens by Blockchain,数据来源:https://dune.com/queries/3729319/6272382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数据仅统计了EVM链的代币发行数据,90%以上发行于Base链上,实际上更多的新增代币由Solana贡献,无论是Solana还是Base,新发行的代币中大部分都是meme。

其中,本轮牛市新出现的市值较高的代表性Meme有:

dogwifhat:20.4亿

Brett:16.6亿

Notcoin:16.1亿

DOG•GO•TO•THE•MOON:6.3亿

Mog Coin:5.6亿

Popcat:4.7亿

Maga:4.1亿

除了meme之外,大量基础设施型代币也在或将在今年发行上所,比如:

二层网络有:

  • Starknet:流通市值9.3亿,FDV71.7亿

  • ZKsync:流通市值6.1亿,FDV35.1亿

  • Manta network:流通市值3.3亿,FDV10.2亿

  • Taiko:;流通市值1.2亿,FDV19亿

  • Blast:流通市值4.8亿,FDV28.1亿

跨链通信服务有:

  • Wormhole:流通市值6.3亿,FDV34.8亿

  • Layer0:流通市值6.8亿,FDV27.3亿

  • Zetachain:流通市值2.3亿,FDV17.8亿

  • Omni network:流通市值1.47亿,FDV14.2亿

构链服务有:

  • Altlayer:流通市值2.9亿,FDV18.7亿

  • Dymension:流通市值3亿,FDV15.9亿

  • Saga:流通市值1.4亿,FDV15亿

*以上市值数据来源均为Coingecko,时间为2024.6.28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已经上所的代币面临海量解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低流通比率,高FDV,进行过早期的机构轮融资,机构轮的代币成本很低。

而本轮需求端和叙事的疲软,叠加资产供给端的超量发行是加密周期里的第一次,尽管项目方尝试通过进一步降低上市时的代币流通比率(从2022年的41.2%降至12.3%)来维持估值,并逐渐抛售给二级投资者,但两者的共振终于还是导致了这些加密项目估值中枢的整体下移,2024年各大板块中仅有Meme、Cex、Depin等极少的几个板块维持正收益。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新币MC与FDV的比率关系,图片来源:《Low Float & High FDV: How Did We Get Here?》,Binance research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高市值VC币估值中枢的崩跌,是市场对种种加密怪象的正常回应:

  • 批量式创建鬼城Rollup,只有TVL和机器人却没有用户

  • 通过翻新名词融资,实际上提供大同小异的解决方案,比如大量的跨链通信服务

  • 面向热点而不是实际用户需求创业,比如大量的AI+Web3项目

  • 迟迟找不到或是干脆不找盈利模式,代币没有价值捕获

这些山寨币估值中枢的下跌,正是市场自我修复的结果,是泡沫破裂的良性过程,是资金用脚投票、进行市场出清的自救行为。

实际情况是,大部分VC币并不是全无价值,它们只是太贵了,市场最终让它们回到了应有的位置。

关注Defi正当时:PMF产品,走出泡沫期

从2020年起,Defi正式成为了山寨币集群中的一个类别。在2021年的上半年,加密市值Top100排行榜中最多的就是Defi项目,当时的类别多到眼花缭乱,誓要把传统金融里所有存在的商业模式在链上重做一遍。

在那一年,Defi才是公链的基础设施,DEX、借贷、稳定币、衍生品,是新公链上线后起手必做的4件套。

然而,随着同质化项目的超发,大量的黑客攻击(监守自盗),依靠左脚踩右脚的庞氏模型获得的TVL迅速坍塌,螺旋升天的代币价格螺旋归零。

进入本轮牛市周期,大部分存活至今的Defi项目价格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对Defi领域的一级投资也越来越少。跟任何一轮牛市开始的时候那样,投资者最喜欢的是本轮周期新出现的故事,Defi并不属于此类。

但也正是如此,从泡沫中走出来的Defi项目,开始显得比其他山寨币项目更有吸引力了,具体来说:

  • 业务面: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型,头部项目具备护城河

DEX和衍生品赚取交易手续费、借贷收取息差收入、稳定币项目收取稳定费(利息)、Staking服务收取质押服务费,盈利模式清晰。各赛道的头部项目的用户需求是有机的,基本度过了用户补贴阶段,部分项目在扣除代币排放后依旧实现了正现金流。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加密项目利润排名,来源:Tokenterminal

根据Tokentermial的统计数据,2024年截止目前利润最高的前20大协议中,12个是Defi项目,分类来说是:

稳定币:MakerDAO、Ethena

借贷:Aave、Venus

质押服务:Lido

DEX:Uniswap labs、Pancakeswap、Thena(收入来自于前端手续费)

衍生品:dYdX、Synthetix、MUX

收益聚合:Convex Finance

这些项目的护城河多种多样,有些来源于服务的多边或双边网络效应,有些来自于用户习惯和品牌,有些则源于特殊的生态资源。但是从结果来看,Defi的头部项目们在各自的赛道都呈现出某些共性:市场份额趋于稳定、后来竞争者减少、具有一定的服务定价权。

至于具体Defi项目的护城河,我们将在第三小节的项目部分详述。

  • 供给面:低排放、高流通比率,待解禁代币规模小

上一小节我们提到,本轮山寨币估值持续崩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量项目基于高估值的高排放,以及目前天量解禁代币进入市场所带来的负面预期。

而头部的Defi项目由于上线时间早,大部分都已经度过了代币排放的高峰期,机构的代币也基本释放完毕,未来抛压极低。比如Aave目前的代币流通比率为91%,Lido代币流通比率为89%,Uniswap代币流通比率为75.3%,MakerDAO流通比率为95%,Convex的流通比率为81.9%。

这一方面说明未来抛压小,也意味着无论是谁想获得这些项目的控制权,基本只能从市场上购买代币。

  • 估值面:市场关注度和业务数据背离,估值水平落入历史低位区间

相对于Meme、AI、Depin、Restaking、Rollup服务等新概念,Defi本轮牛市的关注度一直非常稀薄,价格表现平平,但另一方面各个头部Defi的核心业务数据,比如交易量、借贷规模、利润水平却持续增长,形成了价格和业务的背离,具体体现为部分头部Defi的估值水平已经来到了历史最低位。

以借贷协议Aave为例,在其季度收入(指净收入,非整体协议收费)已经超越上轮周期的高点,创出历史新高的同时,其PS(流通市值/年化收入)却创出了历史新低,目前仅为17.4倍。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 政策面:FIT21法案利于Defi产业合规,并可能引发潜在并购

FIT21,即《21世纪金融创新和技术法案》(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Act),该法案主要目标是为数字资产市场提供明确的联邦监管框架,加强消费者保护,并促进美国在全球数字资产市场中的领导地位。该法案于23年5月提出,于今年5月22日在众议院高票通过。由于该法案明确了监管框架以及市场参与者的规则,法案正式通过后,无论是创业还是传统金融下场对Defi项目进行投资,都会变得更加便利。考虑以贝莱德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近年对加密资产的拥抱态度(推动ETF上市、在以太坊上发行国债资产),Defi大概率是他们未来几年重点的布局领域,传统金融巨鳄的下场,并购可能是最便利的选项之一,而任何相关的迹象,哪怕是仅仅并购的意向,都将引发Defi龙头项目的价值重估。

接下来,笔者将以部分Defi项目为例,分析其业务情况、护城河,估值情况。

考虑到Defi项目众多,笔者将优先选择业务发展较好、护城河较宽,估值更具吸引力的项目进行分析。

值得关注的Defi项目

1. 借贷:Aave

Aave是历史最悠久的Defi项目之一,其在2017年完成了融资之后,完成了从点对点借贷(彼时项目还叫Lend)向点对池借贷模式的转型,并在上一个牛市周期超越了同赛道的头部项目Compound,目前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市值,都是借贷赛道的第一名。

Aave的主要商业模式是赚取借贷的息差收入。此外,Aave于去年推出了自己的稳定币GHO,GHO将为Aave创造利息收入。当然,运营GHO也意味着新增的成本项,比如推广费用、流动性激励费用等等。

1.1 业务情况

对于借贷协议来说,最关键的指标是活跃贷款规模,这是借贷类项目收入的主要来源。

下图展示了Aave近一年的活跃贷款规模的市场份额情况,过去半年Aave的活跃贷款份额占比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达到了61.1%,实际上该比率甚至更高,因为图表中对于Morpho架设在Aave和Compound上的收益优化模块的贷款量进行了重复统计。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另一个关键指标是协议的盈利能力,即利润水平。本文中的利润=协议收入 – 代币激励。由下图可见,Aave的协议利润已经与其他借贷协议拉开了很大距离,很早就摆脱了通过代币补贴刺激业务的庞氏模型(以下图中的Radiant,紫色部分为代表)。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1.2 护城河

Aave的护城河主要有以下4点:

1.安全信用的持续积累:大部分新的借贷协议会在上线的一年内出现安全事故,Aave运营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智能合约层面的安全事故。而一个平台的无风险平稳运行累计下来的安全信用,往往是Defi用户在选择借贷平台时最优先考虑的要素,尤其是资金体量较大的巨鲸用户,比如孙宇晨就是Aave的长期使用者。

2.双边网络效应:与许多互联网平台一样,Defi借贷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市场,存款和借款用户互为供需两端,存贷的单边规模增长,会刺激另一边的业务量增长,让后来的竞争者更加难以追赶。此外,平台的整体流动性越充沛,存贷双方的流动性进出就越平滑,也就越容易受到大资金用户的青睐,这类用户又反过来刺激了平台业务的增长。

3.优秀的DAO管理水平:Aave协议已经完全实现了基于DAO的管理,相比团队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基于DAO的管理拥有更充分的信息披露,对重要决策更充分的社区讨论。此外,Aave DAO的社区中活跃着一批治理水平较高的专业机构,包括头部VC、高校区块链俱乐部、做市商、风险管理服务商、第三方开发团队、财务咨询团队等,来源丰富多样,治理参与比较积极。从项目的运营结果来看,Aave作为点对池借贷服务的后来者,在产品开发和资产拓展上,比较好地兼顾了增长和安全,实现了对老大哥Compound的超越,这个过程中DAO的治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4.多链生态占位:Aave几乎在所有的EVM L1L2上都有部署,且TVL在各链基本都处于头部位置,在Aave正在开发中的V4版本中,将实现多链流动性的串联,跨链流动性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具体见下图: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除了EVM公链之外,Aave也正在评估Solana和Aptos,未来有在该网络上部署的可能性。

1.3 估值水平

根据Tokenterminal数据,Aave由于协议费用和收入的持续回升,加上币价仍在低位徘徊,其PS(流通市值和协议收入之比)和PF(流通市值和协议费用之比)均已经创出历史新低,PS位17.44倍,PF为3.1倍。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1.4 风险和挑战

虽然Aave在借贷市场的份额持续攀升,但是一个新的竞争对手值得注意,它就是Morpho Blue的模块化借贷平台。Morpho Blue为有意构建借贷市场的第三方提供了一套模块化的协议,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的抵押物、借款资产、预言机和风险参数,来构建自定义的借贷市场。

这种模块化的方式,让更多市场参与者进入到借贷领域,开始提供借贷服务,比如Aave曾经的风险服务商Gaunlet,宁愿中断与Aave的服务关系,也要在Morpho blue推出自己的借贷市场。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图片来源:https://app.morpho.org/?network=mainnet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https://morpho.blockanalitica.com/

Morpho blue上线半年多以来增长迅速,已经成为TVL仅次于Aave、Spark(MakerDAO推出的Aave v3 fork借贷平台)和Compound的第四大借贷平台。

其在Base上的增速更为迅猛,距今为止上线不到2个月,TVL就已经达到了2700万美金,而Aave在Base的TVL为5900万左右。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https://morpho.blockanalitica.com/

2. Dexs:Uniswap & Raydium

Uniswap和Raydium分属于以太坊阵营的Evm生态和Solana生态。Uniswap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部署于以太坊主网的V1版本,不过真正让Uniswap大火的是2020年5月上线的V2版本。Raydium则于2021年在Solana上线。

之所以要在Dexs赛道中要推荐关注两个不同的标的,是因为它们分属于目前Web3用户量最大的两个生态,即围绕公链之王以太坊构建的Evm生态,以及用户增长最迅速的Solana生态,且两个项目拥有各自的优势和问题。接下来我们对这两个项目分开解读。

2.1 Uniswap

2.1.1 业务情况

Uniswap自从V2版本上线以来,几乎一直是以太坊主网以及大部分EVM链交易量份额最大的Dex。在业务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两个指标,即交易量和手续费。

下图是Uniswap V2版本上线以来的Dex月度交易量份额占比情况(未包含非EVM链的DEX交易量):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从2020年5月V2版本上线至今,Uniswap的市场份额从最高2020年8月的78.4%,到2021年11月Dexs大战高峰期时的36.8%触底,回升到现在的56.7%,可以说经历了残酷的竞争考验,已经站稳了脚跟。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Uniswap在交易费的市场份额占比同样展示出了这一趋势,其市场份额在2021年11月见底(36.7%),随后便一路回升,目前为57.6%。

更难能可贵的是,Uniswap除了在2020年(以太坊主网)和2022年末(OP主网)的短短几个月时间对自己的流动性进行过代币补贴,其余时间都没有激励过流动性,而大多数Dexs直到目前为止仍未停止对流通性的补贴。

下图为各大Dexs的月底激励金额的占比,可以看到Sushiswap、Curve、Pancakeswap,再到目前Base上的ve(3,3)项目Aerodrome,它们都一度是同期补贴金额最大的项目,但是都没有争取到比Uniswap高的市场份额。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然而,Uniswap最被人诟病的一点是尽管没有代币激励支出,但代币同样没有价值捕获,协议至今没有开启费用开关。

不过,2024年2月底,Uniswap开发者、基金会治理负责人Erin Koen在社区发布提案,对Uniswap协议进行升级,使其收费机制能够奖励已授权并托管其代币的 UNI 代币持有者,该提案在社区层面引发了诸多讨论,后续原定于5月31日进行正式投票,但目前仍处于延迟状态,尚未进行正式投票。尽管如此,Uniswap协议开启收费和赋能Uni代币的工作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待升级的合约已经完成开发和审计工作,在可见的将来,Uniswap将会拥有单独的协议收入。

此外,Uniswap labs实际上早在2023年10月就已对那些使用Uniswap官方网页前端和Uniswap钱包进行交易的用户开启收费,比率为交易金额的0.15%,收费涉及的币种为ETH、USDC、WETH、USDT、DAI、WBTC、agEUR、GUSD、LUSD、EUROC、XSGD,但稳定币交易和WETHETH的互换不收费。

而仅仅是Uniswap前端的收费,就已经让Uniswap labs成为了整个Web3领域收入最高的团队之一。

可以想见,当Uniswap协议层费用开启后,以2024年上半年的费用年化计算,Uniswap的年化费用约为11.3亿美金,假设协议收费比率为10%,那么协议层年化收入约为1.1亿美金。

而后续Uniswap的Uniswap X和V4在今年下半年上线后,则有望进一步扩大其交易量和交易费用的市场份额。

2.1.2 护城河

Uniswap的护城河主要来自于以下3个方面:

1.用户习惯:在Uniswap去年开启前端收费之初,很多人都曾认为这不是个好主意,很快用户的交易行为就会从Uniswap的前端切换至1inch等交易聚合器以规避支付额外的交易费用。然而,自从前端开启收费以来,来自前端的收入始终呈现上涨状态,其增速甚至超过了Uniswap整个协议的费用增速。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这一数据有力地说明了证明了Uniswap的用户习惯的力量,大量的用户并不在意这0.15%交易费用的支出,而是选择保持自己的交易习惯。

2.双边网络效应:Uniswap作为一个交易平台是典型的双边市场,对于其业务模式的“双边”理解,一个角度是这个市场的两边是买家(trader)和做市者(LP),哪里的交易越多越越活跃,则LP则越倾向于去哪里提供流动性,彼此相互强化。双边的另一个角度是:市场的一边是交易者,另一边是部署代币初始流动性的项目方。为了让自己的代币更容易被大众找到和交易,项目方往往倾向于在用户更多、大众更熟知的Dex部署初始流动性,而不是选择相对冷门的二三线Dex,而项目方的这一行为又进一步强化了用户在交易时的习惯性行为——新代币优先去Uniswap交易,这就形成了“项目方”和“交易用户”这个双边市场的互相强化。

3.多链部署:与Aave类似,Uniswap在多链的拓展上相当积极,交易量较大的EVM链均可见到Uniswap的身影,且其交易量基本都位于该链的Dex排名前几位。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后续,随着Uniswap X上线后对于多链交易的支持,Uniswap在多链流动性上的综合优势将进一步放大。

2.1.3 估值

我们以Uniswap的流通市值和其年化费用的比值,即PF为主要估值标准,会发现目前UNI代币的估值处于历史上较高的百分位区间,这或许是由于其即将到来的费用开关升级,已经提前反映在了市值水平上。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从市值水平来说,Uniswap目前流通市值近60亿,全稀释市值高达93亿,同样不算低。

2.1.4 风险和挑战

政策风险:今年4月,Uniswap收到了来自SEC的Wells Notice,这表示后续SEC将会对Uniswap采取执法行动。当然,随着FIT21法案的逐渐推进,后续Uniswap等Defi项目有望获得一个更透明可预期的监管框架,但考虑到该法案的表决和落地仍有较长时间,而来自SEC的诉讼将在中期内对项目的业务和代币价格形成压力。

生态位置:Dexs是流动性的基础层,此前其上游是交易聚合器,交易聚合器如1inch、Cowswap、Paraswap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链流动性的比价,寻找最优交易路径,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游Dex对用户交易行为的收费和定价能力。后续随着行业的发展,内置交易功能的钱包成为了更上游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意图模式的引入,Dex们作为底层流动性的来源,会成为用户完全无法感知的一层,这可能会进一步消解用户直接使用Uniswap的习惯,进入完全的“比价模式”。也正是意识到了这点,Uniswap正在努力向生态上游进发,比如大力推广Uniswap钱包、发布Uniswap X进入交易的聚合层,以改善其所处的生态位置。

2.2 Raydium

2.2.1 业务情况

我们同样会重点分析Raydium的交易量、手续费,而Raydium比Uniswap更好的一点在于它很早就开始了协议收费,拥有很好的协议现金流,因此我们把Raydium的协议收入也作为重点考察项。

先来看Raydium的交易量,得益于本轮Solana生态的繁荣,其交易量从去年10月开始起飞,其3月交易量一度来到475亿美金,约为当月Uniswap交易额的52.7%。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flipside

从市场份额来看,Raydium在Solana链上的交易量占比从去年9月以后一直攀升,目前占到Solana生态交易量的62.8%,其在Solana生态的统治力甚至超过了Uniswap在以太坊生态的位置。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Dune

而Raydium的市场份额之所以从低潮期的不到10%,逆袭至目前的60%以上,主要得益于本轮牛市周期持续至今的Meme风潮。Raydium采用的是两种流动性池并用的方式,分为标准AMM和CPMM两种,前者类似于Uni V2,流动性均匀分布,适合高波动性的资产,后者类似于V3的集中流动性池,流动性提供者可以自定义流动性的区间,更加灵活,但也更为复杂。

而Raydium的竞争对手Orca,则选择全面拥抱Uni V3类型的集中流动性池模型。对于每天需要大批量生产、大批量配置流动性的Meme项目方来说,Raydium的标准AMM模型更加适合,因此Raydium成为了Meme类代币的首选流动性场所 。

而Solana作为本轮牛市最大的Meme孵化基地,自从今年11月以来每天都有几百乃至上万的新Meme诞生,Meme也是本轮Solana生态繁荣核心驱动因素,成为了Raydium业务起飞的助燃剂。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Dune

从上图可以看到,23年12月,Raydium一周的新增代币数量为19664,而同期Orca只有89。尽管理论上来说,Orca的集中流动性机制,同样可以选择将流动性进行“全范围配置”,来获得跟传统AMM类似的效果,但这仍然不如Raydium的标准池来的简单直接。

实际上Raydium的交易量数据也证明了这点,其来自标准池的交易金额占比为94.3%,这些交易量的绝大部分是由Meme类代币贡献的。

此外,Raydium作为一个双边市场,与Uniswap一样,服务着项目方和用户的双边市场,Raydium上的散户越多,Meme项目方就越倾向于在Raydium来布置初始流动性,这反过来也让用户,以及服务用户的工具(比如各类打狗的TG bot)选择Raydium进行交易,这种自我强化的循环进一步拉开了Raydium与Orca的差距。

从交易费来看,Raydium在2024年上半年创造的交易费约为3亿美金,这个值是2023年全年Raydium交易费的9.3倍。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flipside

Raydium标准AMM池子手续费率为交易量的0.25%,其中0.22%归于LP,0.03%用于回购协议代币Ray。而CPMM的费率可以自由设置为1%、0.25%、0.05%和0.01%,LP将获得交易费用的84%,剩余的16%中12%用于回购Ray,4%存入国库。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flipside

Raydium在2024年上半年用于回购Ray的协议收入约为2098万美金,这个值是2023年全年Ray协议回购金额的10.5倍。

除了手续费部分的收入之外,Raydium还会对新创建的池子收费, 目前基于AMM标准池创建收费0.4 Sol,创建CPMM池收费0.15 Sol,目前Raydium每天平均收到的池子创建费用就高达775 Sol(按6.30 Sol价格计算,约合10.8万美金。不过这部分费用即不归入国库,也不用于Ray的回购,而是用于协议的开发和维护,可以理解为团队收入。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flipside

与大多数Dex一样,Raydium目前仍然存在对Dex流动性的激励,尽管笔者没有找到持续跟踪其激励金额的数据,但是我们可以从官方的流动性界面上,对目前正在激励的流动性池的激励价值进行大概统计。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根据目前Raydium对流动性的激励情况,大约每周有48000美金价值的激励支出,主要以Ray代币为主,该金额远小于当前协议每周近80万美金的收入(不包含创建池子的收入),协议处于正现金流的状态。

2.2.2 护城河

Raydium是Solana上目前市场交易量最大的Dex,与竞品相比,其主要优势有来自于现阶段的双边网络效应,与Uniswap类似,得益于交易者与LP两端业务的互相强化,以及项目方与交易用户两端的互相强化。这种网络效应在Meme资产类别中尤其突出。

2.2.3估值

由于缺少23年以前的历史数据,笔者仅以Raydium今年上半年的估值数据与2023年的估值数据进行对比。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随着今年交易量的暴涨,尽管Ray的币价有所上升,但是对比估值相较于去年依旧下降明显,其PF和Uniswap等Dex相比也处于较低水平。

2.2.4风险和挑战

尽管近大半年Raydium的交易量和收入表现强劲,但其未来发展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具体来说:

生态位置:Raydium与Uniswap一样同样面临生态位置的问题,且在Solana生态,以Jupiter为代表的聚合器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其交易量也远超Raydium(6月Jupiter的总交易量为282亿,Raydium为168亿)。此外,以Pump.fun为代表的Meme平台,逐渐取代Raydium发起项目的场景,更多的Meme通过Pump.fun启动,而非Raydium,尽管双方目前是合作关系。Pump.fun平台在项目端逐渐取代了Radyium的影响力,而Jupiter在用户端也超越了Raydium对交易者的影响力。这一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如果位于生态上游的Pump.fun或Jupiter自建Dex,或是转向竞争对手,将对Raydium形成重大影响。

市场风向转变:在本轮Solana刮起Meme旋风之前,Orca交易量的市场份额是Raydium的7倍,本轮Raydium的标准池由于更友好Meme项目,让Raydium重新夺回份额。但Solana的Meme之风还能持续多久,未来链上是否依旧是土狗的天下,这些都很难预测,当市场交易品种的类型发生转向,Raydium的市场份额可能又将面临挑战。

代币排放:Raydium的代币目前流通比率为47.2%,相比大部分的Defi项目来说不算高,未来代币解锁后的抛售压力可能导致价格承压。不过考虑到项目目前已经拥有较好的现金流,卖币并非唯一选择,团队也有可能销毁未解禁的代币,以打消投资者的顾虑。

较高的中心化程度:目前Raydium仍未开启基于Ray代币的治理程序,项目发展完全由项目方把控,这可能导致本应归属于持币者的利润无法传导,比如协议回购的Ray代币如何分配,至今悬而未决。

3. Staking:Lido

Lido是以太坊网络领先的流动性质押协议。2020年底信标链启动,标志着以太坊从PoW转为PoS的进程正式开始。由于当时质押资产的取回功能尚未上线,质押的ETH将丧失流动性。事实上,允许信标链质押资产取回的Shapella升级发生在2023年4月,也就意味着最早进入ETH质押的用户有两年半的时间无法获得流动性。

Lido则开创了流动性质押这一赛道。用户存入Lido的ETH会获得Lido发放的stETH凭证,Lido在Curve上激励了深厚的stETH-ETH LP,从而第一次给用户提供了稳定的“既参与ETH质押获得收益,又可以随时取回ETH”的服务,开始迅速发展,此后逐步发展成为以太坊质押赛道的龙头。

在商业模式方面,Lido获取其质押收入的10%,其中5%分配给质押服务商,5%由DAO管理。

3.1 业务情况

Lido目前的主要业务为ETH流动性质押服务。此前,Lido也曾经是Terra网络的第一大流动性质押服务提供商和Solana网络的第二大流动性质押服务提供商,并也积极拓展其他如Cosmos、Polygon等各链的业务,不过后来Lido明智的进行了战略收缩,将重心全面转向ETH网络的质押服务。目前,Lido是ETH质押市场的领先者,也是目前TVL最高的DeFi协议。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来源:DeFiLlama

凭借着大量 $LDO 激励造就的深厚stETH-ETH流动性,以及2021年4月Paradigm和Dragonfly等机构的投资支持,Lido在2021年底就超过了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心化交易所(Kraken和Coinbase),成为以太坊质押赛道的龙头。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Lido在2021-2022年总计花费了约2.8亿美元来激励stETH-ETH的流动性 来源:Dune

不过随后就出现了“Lido一家独大是否会影响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的讨论,以太坊基金会内部也在讨论是否有必要限制单一实体的质押份额不得超过33.3%,Lido的市场份额在2022年5月触及32.6%的高点之后就开始维持在28%-32%之间波动。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ETH质押市场份额历史情况(最下方浅蓝色块为Lido) 来源  Dune

3.2 护城河

Lido业务的护城河主要有如下2点:

  1. 长期市场领先地位带来的稳定预期,使Lido成为巨鲸和机构进入ETH质押的首选。孙宇晨、发行自己LST之前的Mantle以及诸多巨鲸都是Lido的用户。

  2. stETH广泛用例带来的网络效应。stETH早在2022年就已经被头部DeFi协议所全面支持,而此后新发展起来的DeFi协议,则会想方设法的吸引stETH(如2023年曾经火爆一时的LSTFi项目,以及Pendle、和各类LRT项目)。stETH作为以太坊网络的基础收益资产的地位较为稳固。

3.3 估值水平

尽管Lido的市场份额出现了略微的下滑,但Lido的质押规模仍然随着ETH本身质押比率的提升而上升。从估值指标上来说,Lido的PS和PF均在近期创出历史新低。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来源:Token Terminal

随着Shapella升级成功上线,Lido的市场地位稳固,反应“收入-代币激励”指标的利润指标也表现出色,最近1年累计有3635万美元的利润。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来源:Token Terminal

这也引发了社区对 $LDO 经济模型调整的预期。不过Lido实际上的掌舵者Hasu曾经不只一次的表示,与Lido目前的支出相比,目前社区金库的收入并不能长期维持Lido DAO的全部开支,收入分配为时尚早。

3.4 风险与挑战

Lido面临如下风险与挑战:

  1. 新来者的竞争。Eigenlayer发布以来,Lido的市场份额就处于下降态势。任何具备充分代币营销预算的新项目,都会成为Lido这类具备领先优势但是代币已经接近全流通项目的竞争对手。

  2. 以太坊社区包括以太坊基金会的部分成员对Lido占质押市场份额太高的长期质疑,此前Vitalik还曾专门撰文讨论过这个问题并梳理过各类解决方案,不过他并未在文中表示出对方案的明显倾向性

  3. SEC在2024年6月28日对Consensys的指控中明确的将LST定义为证券,用户铸造和购买stETH的行为是“Lido在发行和销售未经SEC注册的证券”,Consensys因为给用户提供质押ETH到Lido的服务也涉嫌“发行和销售未经SEC注册的证券”。

4. 永续合约交易所:GMX

GMX是一个永续合约交易平台,于2021年9月在Arbitrum正式上线,2022年1月上线Avalanche。其业务是一个双边市场:一端是交易员,可以进行最高100倍的杠杆交易;一端是流动性提供者,他们出让他们资产的流动性以供交易员交易,并充当交易员的对手方。

在商业模式方面,对交易员收取的0.05%~0.1%不等的交易手续费,以及资金费和借款费用构成了GMX的收入。GMX将全部收入的70%分配给流动性提供者,另外的30%则分配给GMX质押者。

4.1业务情况

在永续合约交易平台领域,由于明牌表示有追溯性空投的新项目频出(如Aevo、Hyperliquid、Synfutures、Drift等等),并且老项目也都普遍存在类似交易挖矿激励的情况(如dYdX、Vertex、RabbitX),使得交易量的数据并不具备太多的代表性。我们将选取TVL、PS和利润指标来横向对比GMX和竞争对手的数据情况。

在TVL方面GMX目前居首位,不过老牌衍生品协议dYdX、坐拥Solana大量流量入口的Jupiter Perp以及尚未发布的Hyperliquid的TVL也在同一量级。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数据来源: DeFiLlama

从PS指标来看,在已发币的、以永续合约交易为主营业务、且日均交易量超过3000万美元的项目中,GMX的PS指标较低,仅高于目前仍有较高交易挖矿激励的vertex.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从利润指标看,GMX过去1年的利润为650万美元,数据低于DYDX、GNS和SNX。不过值得指出的是,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去年11月-今年3月Arbitrum的STIP活动中,GMX将获得的1200万枚ARB(按照期间ARB的价格,平均约合1800万美元)全部释放了出去,导致利润降低明显。我们从利润积累的斜率可以看出GMX强劲的利润制造能力。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4.2护城河

相比以上谈到的其他Defi项目,GMX的护城河要相对薄弱一些,近几年来频繁出现的衍生品交易所新项目也很大程度上冲击了GMX的交易量,赛道仍然比较拥挤,GMX的主要优势包括:

  1. Arbitrum的大力支持。作为Arbitrum网络的原生项目,GMX高峰时期贡献了Arbitrum网络接近一半的TVL,当时Arbitrum上几乎所有的新DeFi项目都“面向GLP开发”,除了能够获得Arbitrum官方的曝光之外,也因而在历次ARB的激励活动中获得了大量的ARB代币(初始空投800万枚,STIP1200万枚),充实了GMX的国库,也使得已经全流通的GMX增加了宝贵的营销预算。

  2. 长期行业龙头地位带来的正面形象。GMX在2022年下半年到23年上半年引领了”真实收益DeFi”的叙事,是那段市场偏熊时间DeFi领域罕见的亮点,GMX借此机会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且积累了不少忠实用户。

  3. 一定程度的规模效应。GMX这类的交易平台具备规模效应,因为只有LP规模足够大,才能容纳更大金额的交易订单和更高的未平仓合约量,而更高规模的交易量反过来也能给予LP更高的收益。GMX作为链上领先的衍生品交易平台,成为这种规模效应的获益者。比如著名交易员Andrew Kang曾经长期在GMX开立多达几千万美元的多空头寸,在当时,GMX是他在链上开立如此大头寸订单的几乎唯一选择。

4.3估值水平

GMX目前已经全流通。我们上文已经进行了同业的横向对比,GMX目前是估值最低的主流衍生品交易所。

与历史数据纵向对比,GMX的营收情况相对稳定,PS指标从历史来看居于中等偏低的位置。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4.4风险与挑战

  1. 强大的竞争对手。GMX的竞争对手不仅包括老牌但仍然动作频频的DeFi协议Synthetix和dYdX,也包括各个新兴协议:换币的AEVO和未发币的Hyperliquid都在最近一年获得了相当高的交易量和曝光量,而坐拥Solana大量流量入口的Jupiter Perp,仅仅采用和GMX几乎完全相似的机制,就取得了接近GMX的TVL以及超过GMX的交易量。GMX也正准备将他们的V2版本扩展到Solana,但是赛道总体而言竞争非常激烈,并未像DeFi其他赛道一般有相对确定的格局。而业内常见的交易挖矿激励则降低了用户的切换成本,用户忠诚度普遍较低。

  2. GMX采用预言机价格作为成交和清算的价格依据,存在被预言机攻击的可能。在2022年9月,GMX在Avalanche网络就曾因对AVAX的预言机攻击而损失56万美元。当然,对于大部分GMX允许交易的资产而言,攻击的成本(操纵CEX对应token价格)都要远大于其收益。GMX的V2版本也已经针对性的做了隔离池、以及交易滑点来应对此风险。

5.其他值得关注的Defi项目

除了上述提到的Defi项目之外,我们也调研了其他引人关注的Defi项目,比如老牌稳定币项目MakerDAO、新兴之秀Ethena,预言机龙头Chainlink等等。但一方面受篇幅所限,无法全部在本文中呈现,另一方面,这些项目也都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比如:

MakerDAO尽管依旧是去中心化的稳定币龙头,且拥有大量的“自然持币者”,这些持币者就像持有USDC、USDT一样持有DAI,但其稳定币规模始终停滞不前,市值仅为上轮高点的一半左右。其抵押物大量采用链外的美元资产,也在逐渐损伤其代币的去中心化信用。

与MakerDAO的DAI形成鲜明对比的是,Ethena的稳定币USDe规模高歌猛进,通过半年左右的时间从0来到了36亿美金。然而,Ethena的商业模式(一个专注于永续合约套利的公募基金)仍然有明显的天花板,其稳定币大规模扩容的背后,是以二级市场用户愿意高价接盘其代币ENA,为USDe提供高额的收益补贴为前提的。这种略显庞氏的设计,在市场情绪不佳时很容易迎来业务和币价的负向螺旋。Ethena业务转折的关键点,在于USDe有一天能真正成为拥有大量“自然持币者”的去中心化稳定币,至此其商业模式也完成了从一个公募套利基金向稳定币运营商的转变,但考虑到USDe的底层资产大多是存放在中心化交易所的套利仓位,USDe在“去中心化抗审查”和“强信用机构背书”上两端不靠,其想要取代DAI和USDT均困难重重。

Chainlink在Defi时代之后,正准备迎来一波隐而未发的巨浪级叙事,即以贝莱德为代表的、近年来逐渐积极拥抱Web3的金融巨头推动的RWA叙事。除了推动BTC和ETH ETF上市之外,贝莱德今年最值得关注的举动,就是在以太坊上发行代码为Build的美元国债基金,其基金规模在6周内就超过了3.8亿美金。后续传统金融巨头在链上的金融产品实验还将继续,必然面临链下资产通证化,以及链上链下通信和互操作性的问题。Chainlink在这方面的探索走得相当靠前,比如今年5月Chainlink与美国存托信托和清算公司(DTCC)和美国多家主要金融机构完成了“智能资产净值”(Smart NAV)试点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个标准化流程,利用Chainlink的互操作性协议 CCIP,在私有或公共区块链上汇集和传播基金资产净值(NAV)数据。此外,今年2月资产管理公司 Ark Invest 和 21Shares 宣布通过集成 Chainlink 的储备金证明平台来验证持仓数据。然而,Chainlink仍然面临业务价值与代币脱离的问题,Link代币缺少价值捕获和刚性应用场景的问题,让人担心持有人很难从其母公司的业务增长中获益。

总结

正如众多极具革命性的产品的发展历程,Defi在出现后同样经历了2020年元年的叙事发酵,21年资产价格的快速泡沫化,22年熊市泡沫破裂后的幻灭阶段,目前随着产品PMF的充分验证,正在从叙事幻灭的低谷走出来,用实际业务数据构建其内在价值。

Mint Ventures:山寨币跌跌不休 是时候重新关注DeFi了

笔者相信,作为加密领域少有的具备成熟商业模式,且市场空间仍在不断增长的赛道,Defi仍然具有长期的关注和投资价值。

“7.5”加密市场再迎暴跌,该抄底还是要跑路?

“7.5”加密市场再迎暴跌,该抄底还是要跑路?

6.18之后,7.5又来接力,加密市场再度迎来洗盘。

7月5日,坚守6万保卫战的比特币难掩颓势,午盘后接连跌穿58000整数关口后下挫不止,盘中触及53363.32美元,现在5.4万美元徘徊,24小时下跌7.13%,价格回到了2月末的水平。以太坊紧随其后,跌穿2900美元,现报2868美元,24小时滑落8.62%。主流币外,本预计跌无可跌的多数山寨币再度普跌20%。

根据Coinglass数据,截至中午2点21分,24小时加密爆仓达到6.83亿美元,其中主爆多单,多单爆仓达5.9亿美元,空单仅1亿美元不到,显示出单边行情态势。

“7.5”加密市场再迎暴跌,该抄底还是要跑路?

回到6.18,当时的比特币还在主要持仓支撑位的6.4-6.6万徘徊,仅仅半个月,就已跌落至5.5万量级。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后续是抄底坚守还是适时退让?

从事件来看,整体的比特币叙事并无发生重大变化,ETF、矿工话题犹在,长期则高度依赖于宏观预期,三者尚无明显进展。

从宏观预期而言,尽管市场均支持9月降息的看法,但美联储方向观点仍不明朗。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认为,通胀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其速度还不足以降低利率。7月2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葡萄牙辛特拉出席欧洲央行中央银行论坛时再度表示,近期美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在决定降息之前,还需要更多数据证明通胀风险已经过去。

ETF数据,则表现不温不火。尽管市场跌跌不休,但ETF实际上从6月25日开始五个工作日实现了连续净流入,直到7月2日和7月3日才开始流出,流入流出均在2000万美元数量级,不足以深刻影响市场。

回到产业上,矿工仍在持续抛售中,过去一周,矿工出售了超过1.5亿美元BTC,但抛售量明显变低,对应的哈希率也正逐步回升,矿工投降效应逐渐减退。

“7.5”加密市场再迎暴跌,该抄底还是要跑路?

矿工交易所钱包变化,来源Glassnode

但也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围绕比特币的短期流动性枯竭问题则无实际解决办法。在此背景下,短期叙事以及市场动向反而更容易引起暴涨暴跌,这也是本次7.5的主要逻辑。

近两周,与市场息息相关的两件大事发生,一是德国政府的BTC出售,另一则是门头沟的赔款流程开始。

早在今年1月,德国政府就宣布在调查盗版网站流媒体平台movie2k的过程中,缴获了嫌疑人近5万枚 BTC,价值约21亿美元,当时由于德国萨克森州的调查机构在钱包中转移了该大额BTC,还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根据德国法规,某些联邦州规定必须立即出售被扣押的资产,但由于资产处理尚在讨论与分割中,这笔巨额始终保持安静状态。

时间来到6月,这笔资金也开始有了异动,6月19日开始,德国陆续进行比特币出售,首日就售出了6500枚BTC,后续则小幅度转出,7月4日,德国政府再度将1300枚BTC转至交易所,并转移1700枚BTC至匿名钱包地址。在约半月的时间内,德国政府抛售了约9400枚BTC,现仓位持有41774枚 BTC。而就在今日下午3点,德国政府又向139P开头新地址转移500枚比特币,价值约2707万美元。

“7.5”加密市场再迎暴跌,该抄底还是要跑路?

德国政府钱包地址今日变动,来源Arkham

无独有偶,门头沟也在利空上添了一把火。早在6月,门头沟还未正式赔偿前,其发布通告称7月初会开始偿还,尽管多次强调不会一次性砸盘,但由于恐慌,当时就因为潜在的14万枚抛压导致BTC差点失守6万。7月,门头沟正式开始行动。7月4日,Arkham平台显示,门头沟已进行测试转账。7月5日,据派盾 PeckShieldAlert 监测,接收Mt .Gox 4.72万枚 BTC 的地址将资金转至2个新地址,其中4.45 万枚 BTC转至 16ArP3 开头地址,约2700枚 BTC转至1JbezD 开头地址。

在两件事之外,美国政府与传言中的东方神秘力量也被卷进迷局。6月27日,价值超过2.4 亿美元的比特币从私人钱包转移到Coinbase平台,特别是与机构交易者相关的钱包,根据区块链数据追踪,比特币是在2024 年美国政府从毒贩 Banmeet Singh 手中缴获,后续是否抛售不明。而后,美国政府地址再度陆续转出248枚BTC与3375枚ETH,一时间,市场迅速掀起了美国政府抛售的流言。

若说美国政府尚且有迹可循,东方神秘力量就只能认为是市场流言。市场消息称,我国某个省份正在近一周内出售BTC,共有1.1万枚,目前已出售超过一半,日均卖盘为1000枚。尽管消息不知真假,但链上有巨鲸地址异动确为实。

综合实际卖盘,德国半月出手1万枚不到,美国政府暂无异动,东方力量不过数千枚,门头沟也仅是在最初拟议阶段,抛压均在可控范围内。交易所数据也可证明这一点,截止到今晨8点,转移到交易所的BTC数量相当低,甚至不如一周前的数据。

但能在今日造成如此规模的下跌,流动性不足的硬伤无疑再度凸显。尤其是今日,美国正值独立日假期中,市场流动性规模本就不足,再遭遇抛售,华尔街购买力难以承接,因此造成了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与下降螺旋,长期获利者也趁势出售,踩踏效应明显。

社交媒体也加剧了恐慌,在加密论坛,海外媒体对价格的唱好不唱衰是政治正确,但根据Sentiment的发现,在最近的24小时内,卖出这一言论的提及度却远高于买入。

“7.5”加密市场再迎暴跌,该抄底还是要跑路?

归因可分析,但后续行情应该如何走?要抄底还是见好就收,分析师对此依旧存在分歧。

eToro市场分析师Josh Gilbert认为当前利空消息面远大于利好,预计未来几天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短期内价格会比较疲软,会测试50000美元甚至更低,52000美元将是熊市和牛市的关键战场。

10x Research的分析师Markus Thielen 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未来几周可能跌至50000 美元,并警告称“随着支撑位被打破,卖家争相寻找流动性,抛售可能会加速”。

但更多的交易员还是秉持着乐观看法,认为底部价格已经形成。一个标志事件是矿工投降已经来到了尾声,随着BTC价格来到5.4万,目前仅有含Antminer 的四台矿机型号和一台 Avalon矿机型号在内的五个矿机型号能为运营商带来利润,这可能标志着局部触底。加密货币基金Primitive Crypto合伙人Dovey Wan也表示:“比特币矿工距离投降只有一步之遥,S19 的盈亏平衡点为52000,这是局部底部的完美位置。”

仅从事件来看,不能否认的是利空消息面还在持续。德国方面,尽管议员单方面呼吁停止销售降低市场风险,但鉴于德国法规与行动准则的一贯性,出售仍将会延续。对此,孙宇晨也直接在X平台喊话,称可场外对德国BTC进行收购,毫无疑问,该种行为似乎更多出于营销目的。至于门头沟,已于今日通知开始以比特币和比特币现金偿还部分债权人。受托人也再度在公告中表示,偿还款项将根据赔付计划通过指定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

“7.5”加密市场再迎暴跌,该抄底还是要跑路?

然而,回到主旨,这一数量级的抛压实际上并不算多,造成此的直接原因还是购买力不足。从数据来看,24小时交易所的BTC堆积也不过3.5万枚,这一数量,回到21年,仅仅是牛市1日的消耗量,回到几个月前,也不过3日,但现在,可能需要超过3周的时间进行消化。

另一方面,在非美国时间的亚洲交易主力段价格下落,在本轮周期也已发生多次,周末通常而言会进一步带来流动性低潮。但依据此猜测,当来到工作日的美国主力时间,承接力量就将迅速增强,颓势也有望短期内得到遏制。

在此之前,还需要重点关注的数据则是非农数据。按照日程安排,美国劳工部定于北京时间今晚20:30公布6月非农就业报告。根据业内媒体汇编的经济学家预期中值,预计6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将增加19万人,失业率与上月持平,保持在4%。

失业率将成为核心关注点,技术上讲,美国失业率上升至4.2%就会触发萨姆法则。根据萨姆法则,当失业率的三个月移动均值相对于前12个月的低点上升0.5个百分点或更多时,美国经济就将陷入衰退。简单而言,失业率增加,预示着市场在迈入衰退,而迫于此压力,降息可能性会增大。若就业报告一切向好,美联储则更有可能保持现有的利率政策。

究其缘由,市场当前的核心均离不开流动性,这也直接导致了曾经号称草根的加密人士们纷纷向着宏观分析师迈进。在这状若熊市的牛市中,降息似乎成为了一盏明灯。但在降息前夕,市场的最后一跌也在不断迫近,资产管理与风险控制,或许才是投资者真正的明灯。

宏观研究:加密市场意外大跌,竟有巨鲸抢在MtGox前砸盘?

过去一周,市场波动迅速加剧,波动行情是否会持续?近期,疲软的美国经济数据抬升了降息预期。根据交易员的预测,美国大概率本月不会降息且以太坊现货 ETF 暂时无法落地,加上 MtGox 和各国央行带来的抛售预期,比特币本周先涨后跌,在突破 63, 000 美元后于今日暴跌,仅有少部分主流价值币跑赢市场,而山寨币的走势持续弱于价值币。

宏观环境

新近公布的 6 月美联储会议纪要重申了联储官员们的观望立场。纪要表明,他们认为需要更多的数据来确认是否有信心开始降息,大多数人认为美国经济正在降温。“新美联储通讯社”也在 X 中表示,联储官员暗示不急于降息,对观望立场普遍满意。根据目前的 FedWatch 数据,大部分交易员押注本月末的会议不会降息。

宏观研究:加密市场意外大跌,竟有巨鲸抢在MtGox前砸盘?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于 9 月降息保持摸棱两可的态度,并强调就业数据是他最关心的数据。

宏观研究:加密市场意外大跌,竟有巨鲸抢在MtGox前砸盘?

由于门头沟事件和各国央行抛售预期的影响,本周比特币(BTC)价格持续承压,带动市场走弱。7 月 4 日,以太坊现货 ETF 未能如上周预期落地,加剧了市场的博弈情绪。受此影响,比特币恐慌指数从贪婪转为中性区间。

本周四的下跌行情主要由巨鲸驱动。正如 dZaheer 在推文中分享的,某巨鲸在三分钟内卖出了价值 1.8 亿美元的比特币,这可能引发了当日连锁的踩踏效应。

宏观研究:加密市场意外大跌,竟有巨鲸抢在MtGox前砸盘?

相比于标准普尔 500 和黄金,比特币近期的走势相对疲软。考虑到后续情绪反转的可能,门头沟开始大规模抛售后可能会成为短期交易的重要买入机会。

优质赛道

1)Ton 板块

盈利确定:

整个 Ton 生态的 TVL(总锁仓量)从今年三月开始迅速增长,短短四个月内上涨了 6 倍以上。Telegram 广告平台的费用将全部以 TON 结算。

将 TON 作为 Telegram 广告平台的唯一结算资产,对于 Ton 的赋能是一大举措,相当于将 Telegram 的九亿用户直接赋能给 Ton。对于 TON 来说,这相当于 Telegram 平台通过广告收入持续回购 TON。

具体币种:

Notcoin:Notcoin 作为一个点击即赚的游戏,是 Telegram Apps Center 中最受欢迎的Web3应用,也是目前 Ton 生态中知名度最高的项目。在短短几个月内,其用户量就突破了 4000 万。

Catizen:Catizen 是 Telegram 生态中最大的游戏应用平台,目前总用户量已经突破 2000 万,付费用户超过 50 万,链上用户超过 125 万。

Uxlink:Uxlink 是 Telegram 生态中最大的社交基础设施项目,基于熟人社交在 Telegram 中快速裂变。目前公布的注册用户数据已超过 1000 万,成为 SocialFi 赛道中超千万级用户的社交基础设施。

2)波场 Tron

收益可靠:

波场 TRON 拥有行业领先的用户活跃度,其 TVL 和链上稳定币总市值均位居全球公链第二,已承载了超过 12 万亿美元的交易。

7 月 1 日,波场 TRON 的交易数超过 749 万,创下了本年度新高。近 30 天内,波场 TRON 的日均交易数超过 678 万,环比增长 6.6% 。上半年,波场 TRON 的协议收入达到 2.45 亿美元,远超以太坊。

抄底理由:

波场作为本轮牛市中最稳定的代币,其胜率远超其他代币。目前由于波场不是市场最关注的代币,其胜率更高。在市场偏熊时,布局 TRX 是值得考虑的策略。

用户关注

1)推特热门代币

  • $ZK

在其 3.0 路线图中,ZKsync 引入了“elastic chain”架构,这将使 ZKsync 从单一的 ZK-Rollup 发展为一个由多个 ZK 链组成的网络。最早于 2022 年提出的这一设想原称为“无桥超链”,ZKsync 表示,这一方案实现了 ZK 链之间的原生、无信任和低成本的互操作性。

Elastic Chain 是当前L1、L2层次中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在区块链发链门槛日益降低的情况下,传统协议通常随着链的增多而不断扩展支持的网络。而基于 Elastic Chain,传统协议可以直接连接到新加入该网络的链和项目,从而节约了开发和推广资源。

  • $JUP

Jupiter 是基于 Solana 的 DEX 聚合器,旨在为寻求获取尽可能最佳价格和最小滑点的交易者提供流动性。尽管最初设想为一个交换引擎,但该协议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多种产品,如美元成本平均(DCA)、限价订单和永续交易等,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

在 X 平台上,Jupiter 宣布,如果在过去 3 个月内对任何 JUP DAO 提案进行了投票,将有资格获得与您质押的 JUP 和投票活动相称的 ASR。总池包括: 5000 万枚 JUP、 75 亿枚 WEN、 750 万枚 ZEUS、 750 万枚 UPT 和 75 万枚 SHARK。

  • $MANTRA(OM)

MANTRA 是专为现实世界资产(RWA)设计的高质量第一层区块链,旨在将全球金融引入区块链。作为一条无需许可的链,它遵守并执行现实世界的监管要求。通过提供先进的技术模块、合规机制和跨链互操作性,开发人员和机构可以轻松参与不断发展的 RWA 代币化领域。

今天,MANTRA 与阿联酋领先的房地产开发商 MAG 宣布达成重要合作。此次合作将涉及对 MAG 50 亿美元的房地产投资组合进行代币化。MAG 的房地产投资组合总价值超过 500 亿美元,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彻底改变房地产投资。

2)热门 DApp

宏观研究:加密市场意外大跌,竟有巨鲸抢在MtGox前砸盘?

World of Dypians 是由 Dypius 创建的元宇宙沙盒和虚拟游戏,玩家可以在其中探索无尽的地图、参与各种活动,例如寻找奖励或使用数字货币购买物品。这个虚拟世界为您的冒险提供独特的机会,在沉浸式的数字环境中展现互动和成长的体验。DYP 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础代币,支持游戏内交易、奖励和其他操作。您可以通过 DYP 进行跨链桥接操作,实现代币在不同公链之间的传输,并利用 Dypius Earn 产品最大化资产。

AI on AO 发布会中提到的 Llama Land、Apus Network 是什么项目?

AI on AO 发布会中提到的 Llama Land、Apus Network 是什么项目?缩略图

来源:PermaDAO

AI on AO 发布会介绍了三项重要的技术突破:Web Assembly 64 位支持、WeaveDrive 技术、Llama.cpp 大语言模型推理引擎的集成。同时,还特别介绍了两个项目:LlaMA Land 与 Apus Network。一起跟随文章来了解所有细节。

6 月 20 号,AI on AO 发布会圆满落幕。在此次发布会上,AO 协议展示了三项重大的技术更新,这些更新标志着智能合约可以在去中心化的环境下运行大型语言模型,代表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技术突破。

AI on AO 发布会中提到的 Llama Land、Apus Network 是什么项目?

具体看,AO 在 AI 技术上的关键突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Web Assembly 64 位支持:开发人员现在可以创建超过 4GB 内存的应用程序,Web Assembly 64 位理论上支持高达 16 艾字节(约等于 17 亿 GB)的内存。当前,AO 可以执行 16GB 的模型,这也意味着 AO 目前 16GB 的内存水平已经足够运行当前 AI 领域几乎所有的模型。内存容量的扩大不仅提升了应用的性能,也促进了开发灵活性和技术创新。

  • WeaveDrive 技术:这一技术简化了开发人员对数据访问和管理的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本地硬盘一样访问 Arweave 数据,并且可以高效地流式传输数据到执行环境中,加快了开发速度和应用性能。

  • Llama.cpp 大语言模型推理引擎的集成:通过移植了 Llama.cpp 系统,AO 支持在智能合约中直接运行多种开源的大型语言模型,例如 Llama 3 和 GPT-2。这意味着智能合约能够直接利用先进的语言模型进行复杂数据的处理和做出决策(包括金融决策),大大扩展了去中心化应用的功能。

这三项重要的技术突破为开发者在 AO 上构建 AI 应用创造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作为应用示例,发布会上特别介绍了一款完全由 AI 驱动的新项目 Llama Land。同时,还有另一个去中心化 GPU 网络项目 Apus Network,未来将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为 AO 上的 AI 应用提供最佳的 AI 模型执行环境。

Llama Land

Llama Land 是一个基于 AO 构建的全上链大型在线多人游戏,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完全由 AI 驱动(Llama 3 模型)的虚拟世界。Llama Land 中有一个叫做 Llama Fed 的系统,它类似于美联储,但由 Llama 模型运行,负责货币政策和铸造 Llama 代币。

AI on AO 发布会中提到的 Llama Land、Apus Network 是什么项目?

用户可以通过提供 Arweave 代币(wAR)来请求 Llama 代币,Llama Fed 会根据请求的质量(例如项目/提案是否有趣或有价值)自主决定是否授予代币,整个过程没有人为干预。

目前 Llama Land 尚未完全对外开放,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先访问其网址并加入 Waitlist 等候,以便第一时间体验。

Apus Network

Apus Network 是一个去中心化、无需许可的 GPU 网络。它利用 Arweave 的永久存储与 AO 的扩展能力,并通过经济激励机制,为 AI 模型提供了确定性的 GPU 执行环境。具体来说,Apus Network 可以为 AO 上的 AI 应用提供高效、安全且经济的计算环境,从而进一步推动去中心化 AI 的发展。

AI on AO 发布会中提到的 Llama Land、Apus Network 是什么项目?

Apus Network 项目近期更新了网站内容,以提升用户体验。同时,模型评估功能和模型微调功能的开发正在持续进行,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未来,Apus Network 计划支持 AO 生态钱包,并在 Playground 中完成相关开发和测试。此外,还将在 AO 平台上扩展并实施模型评估功能,以进一步增强其应用能力和性能。

总结

此次 AI on AO 发布会不仅展示了 AO 承载各种先进 AI 模型的能力,也极大地推动了去中心化 AI 应用的发展。作为此次技术升级后的示例项目,Llama Land 展示了自主 AI 代理应用的雏形。随着 AI 应用的发展,AO 生态将引入更多 GPU 资源,以加速大语言模型的执行速度。Apus Network 也成为首个接入 AO 的去中心化 GPU 网络。

未来,AO 将根据需求进一步提升内存限制,支持运行更大规模的 AI 模型。同时,AO 还将继续探索构建自主 AI 代理的可能性,进一步扩展去中心化金融和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

Lif3.com与evmOS合作部署Lif3 Chain,系首个DeFi合约L1解决方案

原文来源:

编译: Odaily星球日报 Wenser(

Lif3.com与evmOS合作部署Lif3 Chain,系首个DeFi合约L1解决方案

日前,全链 DeFi Layer-1 生态系统 Lif3.com (该系统通过 LayerZero 桥接至以太坊、Polygon、BNB Chain 和 Fantom 等区块链网络上运行)宣布与 evmOS 达成重要合作伙伴关系,二者将推出专为公共无许可使用和智能合约部署而设计的首个 Layer-1 解决方案 Lif3 Chain。

Lif3 X evmOS = DeFi 行业新标准

此次合作有望为区块链技术、DeFi 安全等领域树立新标准,在保持最高程度的透明度和可访问性的基础上,允许开发者无缝、安全并高效地部署智能合约。evmOS 的集成方案有助于为全球开发者和企业提供更多技术机会,由此标志着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双方表态:服务于开发者及企业,打造 DeFi 领域的 L1 解决方案

Quantum FinTech Group 董事总经理 Harry Yeh 表示:“我们与 evmOS 的此次合作标志着区块链行业的关键进步。通过引入世界上首个用于公共无许可使用和智能合约部署的 Layer-1 解决方案,我们对智能合约部署的安全性和效率予以增强,并使这一变革性技术的访问更加民主化,以彻底改变我们所熟知的 DeFi 领域。此次合作表明了双方致力于推动行业创新和支持区块链生态系统发展的积极态度,将为开发人员和相关企业提供推动下一代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前进所需的重要工具。

DeFi 安全一直是Lif3 项目的重中之重。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防止恶意合约、闪电贷、Rug 跑路、抢跑合约和无价值代币部署的发生。所有无许可区块链网络都存在这些问题,因而无数恶意或垃圾合约在其中正常运行。虚假和无价值的代币合约也理应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我本人也曾经历过这些问题,因而坚信 DeFi 的未来建立于精心打造的智能合约部署成为行业标准这一改变。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未来将出现一个用于智能合约部署的应用商店。”

Lif3.com 和 Lif3 钱包将面向对去中心化金融和区块链的未来感兴趣的人群。Lif3 将遵守持续发展和创新的承诺,立志成为塑造数字经济的领跑者。而作为集成入金、投资、交易、游戏、在线博彩和出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Lif3 移动应用程序将努力实现突破加密货币采用阻碍这一宏伟愿景。

evmOS 首席业务发展官 Daniel Burckhardt 表示,“配备 evmOS 的 LIF3 现在已经与 IBC 和 EVM 这两大最值得信赖的区块链生态系统兼容。我们期待看到 LIF3 逐步扩大 DeFi 版图,并为用户和开发者打开新的大门。”

Lif3.com 与 evmOS 的合作优势

  • LIF3 钱包的可用性及效率优势:随着 evmOS 对 Lif3 提供更简便、更安全和交互式的用户体验这一愿景的进一步支持,自托管钱包访问更便捷。 EVM 兼容性有助于用户通过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下载的 Lif3 钱包无缝获取消费者 DeFi 服务,享受安全、便捷的数字资产访问权限。

  • 安全性增强:evmOS 为智能合约部署提供了安全的技术环境,降低了与未经授权的访问相关的风险。

  • 公开且无许可使用:由 evmOS 带来的 EVM 行业标准使区块链技术的访问更加民主化,允许任何人与智能合约交互。

  • Lif3 精选智能合约部署:确保优质智能合约经过审查后部署,以增强生态系统内的信任度和可靠性。

  • 创新的 Layer-1 解决方案:推出世界上第一个专为公共、无许可访问而设计的 L1 区块链,树立了新的行业标准。

  • 全链 DeFi 生态系统:基于 Lif3.com 旗下的全链 DeFi 产品,实现跨多个区块链网络的无缝集成。

  • 赋能开发人员和企业:为其提供先进的工具和基础设施,以促进下一代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创建和部署。

  • Web3 的进步:推动 Web3 技术在消费者 DeFi、游戏、音乐和娱乐等多个领域的采用和后续发展。

  • 支持区块链生态系统:通过提供强大且多功能的开发平台,促进区块链社区内部的创新和增长。

关于 Lif3 生态系统

Lif3.com 凭借其全链 DeFi 生态系统和精心打造的 Layer-1 区块链正在彻底改变区块链行业。现在,该生态与 evmOS 的开创性合作伙伴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双方推出了首个公开无需许可使用的、具有精选只能合约部署功能的 Layer-1 解决方案。自托管 Lif3 钱包可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上下载使用,通过释放 Web3 潜在力量以赋予用户权力,改变消费者在 DeFi、游戏、在线博彩、音乐、娱乐等领域的使用体验。

LIF3 目前已上线 Bitfinex、Bitmart 和 MEXC 等加密货币交易所。

关于 Quantum FinTech Group

Quantum FinTech Group 成立于 2020 年,是一家专注于另类资产领域(尤其是区块链行业)投资以寻求有效回报的私人投资集团。

关于 evmOS

evmOS 是一个可互操作的 EVM 区块链,专为跨链 dApp 开发而设计。凭借 Outposts 和 evmOS dApp Store 等突破性的路线图功能,evmOS 允许开发人员利用 IBC 并将其智能合约连接到链间生态系统。 evmOS 链基于 evmOS 构建,并且作为其旗舰级演示产品。

此外,evmOS 是一种生产准备状态中的模块化解决方案,旨在发挥 EVM 兼容性优势,赋能 Web3 企业。使用 Cosmos SDK 构建的 evmOS 配备了 IBC 和 CometBFT,能够让项目完全自定义其链上逻辑,突破标准通用智能合约平台的限制。通过持续升级和维护,evmOS 使任何人都能在其 EVM 区块链上享受绝佳用户体验。

收购加密交易所背后 日本巨头索尼在Web3下怎样一盘棋?

作者:Zen,PANews

7月1日,Amber Japan正式更名为S.BLOX。在2022年2月被新加坡做市商Amber Group的子公司收购,随后于2023年8月被索尼集团全资子公司Quetta Web收购后,这家运营着加密货币交易服务平台“WhaleFin”的公司正式成为了索尼集团的一部分。

以“用创意和科技的力量感动世界”为宗旨的索尼,其业务版块涵盖“感动人”的游戏与网络服务业务、音乐、影视,“连接人”的娱乐、技术与服务业务和影像与传感解决方案,以及“支持人”的医疗、金融服务业务。为凸显这个涵盖金融服务、游戏和娱乐的集团旗下各项主要产业的职能,2021年4月,索尼公司更名为“索尼集团公司”(Sony Group Corporation),系逾60年来首度改名。

在一众业务当中,索尼旗下的游戏与网络服务业务、音乐、影视三大娱乐业务近十余年发展迅速。在2021财年,它们的整体营业收入首次超过了索尼集团合并营业收入的一半,整体营业利润占到集团合并利润的三分之二。而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迭代,尤其是与娱乐产品密切相关的元宇宙、NFT的兴起,索尼也开始向Web3领域谨慎探索和扩张。

元宇宙

作为科技圈上一个热词,“元宇宙”的概念在2021年开始进入到诸多行业企业的视野。身为娱乐巨头的索尼当然也不例外。在2022财年企业战略中,索尼预计元宇宙将出现增长,计划在该领域创造新的娱乐体验。索尼首席执行官吉田健一郎也透露,元宇宙同时是游戏、音乐、电影和动漫相交的社交空间和实时网络空间,有兴趣为用户推出更多具有元宇宙体验的产品。

在瞄准彼时大热的元宇宙赛道后,索尼迅速布局。先是于2022年2月与英超联赛冠军曼城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共同着手创建全球首个元宇宙足球场。后又在4月份被披露和乐高背后的家族投资公司KIRKBI各出资10亿美元,共向Epic Games投资20亿美元,在元宇宙押下重注。同年年底,索尼收购基于AI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公司Beyond Sports,后者定位为元宇宙体育门户,为联盟、广播公司、品牌和最终的消费者提供实时的数字体育参与解决方案,并从传统媒体乃至元宇宙传播提供体育内容。

NFT

对于究竟什么是元宇宙,以及哪些技术属于这一概念范畴,业界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在许多人描绘的元宇宙未来里,具有互操作性、数字资产属性的NFT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并认为该技术能够带给元宇宙真正的数字所有权、经济活动和社交互动等。此外,在看得见的未来中,NFT技术在游戏、音乐、影视等娱乐产品方面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索尼自2022年以来一直对NFT赛道饶有兴趣。

2022年4月,索尼子公司索尼网络通信在新加坡成立NFT业务公司,该公司系索尼与软件开发公司Sun Asterisk的合资公司,索尼网络通信的投资比例为70%。新成立公司旨在通过在Web3中利用NFT技术,最大限度地为客户、创作者和终端用户提供价值。根据新公司的网站,其业务包括“NFT商业战略规划支持”、“NFT发行支持”、“独特代币发行支持”、“NFT游戏开发支持”和“NFT推广支持”。

而索尼旗下另一版块索尼音乐,至少在2021年就开始着手探索应用NFT技术,并于是年参与了NFT市场MakersPlace的总额为3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在2022年,其先是与基于Solana的NFT平台Snowcrash(已转型为利用人工智能的音乐制作平台)达成合作,声明计划推出Bob Dylan等传奇音乐人的系列NFT;后成立RCA唱片的大中华分部,以探索流媒体、NFT和元宇宙的机会,签约了歌手王嘉尔及黄丽玲;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徽标提交 NFT 相关商标申请,计划将其商标用于 NFT 支持的媒体、音乐与播客制作、艺人管理与音乐发行服务等。

在游戏方面,索尼专注于研发NFT相关专利,已公布的专利包括《使用分布式账本上的代币跟踪游戏中的唯一数字资产》和《用于在游戏平台之间传输和使用数字资产的NFT框架》,前者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可用于跟踪不同硬件平台和不同发行商的作品之间的数字资产,后者探索了一种跨平台使用和交易NFT的方法。索尼还表示,将构建一个可应用于PlayStation(PS)平台生态系统的NFT和区块链系统。

基础设施

进入2023年,索尼似乎不再满足于仅限NFT技术的开发,进一步扩大了在区块链和Web3行业的业务范围。

2023年初,索尼集团旗下业务部门索尼网络通信与多链智能合约网络Astar Network合作,为专注于NFT和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实用的项目推出Web3孵化计划,于3月至6月进行,入围项目将可能被索尼网络通信公司考虑投资。这次孵化计划由总部位于新加坡的Startale Labs组织,该公司系Astar Network的开发公司,由Astar首席执行官Sota Watanabe创立。

不过,该Web3孵化计划结束后,反倒是组织方Startale Labs明确拿到了索尼网络通信350万美元的投资。同年9月,双方还进一步加深合作,成立合资子公司“Sony Network Communiations Labs Pte. Ltd.”,新公司将聚焦区块链技术的研发。Sota Watanabe就此表示,新的合资子公司将推进Sony Chain的开发,该链有潜力超越Coinbase此前发布的Layer2网络Base。

今年年初,Startale Labs又在A轮后续融资中筹集了350万美元,参投方包括UVM Signum Blockchain Fund、索尼网络通信和Samsung Next Ventures,融资后估值为6350万美元。此外,据新加坡商业信息平台BIZFILE显示,索尼网络通信持有的Startale Labs的股份已转入索尼集团,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区块链在索尼的业务战略层面又上了一个台阶。

金融

2024年,索尼又开始将其金融服务扩展至加密货币行业。

今年3月,索尼金融集团旗下的索尼银行(Sony Bank)股份公司宣布,计划于2024年夏季发布“Sony Bank CONNECT”。这款新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旨在为数字证券和NFT持有者提供特权,设计让任何用户都能简单、安心地访问令人激动的体验。该应用将连接到SNFT株式会社运营的市场“SNFT”,用户可以在此显示并享受他们在SNFT中持有的NFT。

随着产品发布,索尼计划向参与过去活动并获得NFT、购买特定数字证券的客户,或是回答问卷的客户提供数字内容。此外,他们还在开发基于区块链的钱包,并计划在发布后继续根据客户反馈扩展功能。索尼银行称,“Sony Bank CONNECT未来将在发布后结合客户需求不断扩展其功能,为日本web3娱乐领域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索尼银行于今年4月已开始进行概念验证,计划发行与法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此次试验将在Polygon区块链上进行。据悉,由于支付和汇款费用降低的优势,索尼正在探索使用稳定币来推广公司在游戏和体育领域的知识产权。索尼的稳定币试验将评估与转移日元支持的稳定币相关的任何法律问题,预计将持续数月。此次开发将委托给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区块链公司SettleMint。

在加密货币与金融业务上的最新动态,则是开头提到的Amber Japan被索尼收购,并于本月更名为S.BLOX。其未来计划将进行整改或优化的内容包括:UI屏幕重新设计、新应用程序发布、支持的货币和功能的扩展。

自2021年起,索尼一直在不断地扩大对Web3探索的边界,从元宇宙与NFT,到打造基础设施公链,再到接触加密货币。对索尼这样的大型娱乐集团来说,谨慎地将新兴技术融入到旗下各业务版块,既不会过于激进导致风险过高,也不会因过于守旧而被远远甩在身后。这种对新兴技术包容的态度,或许就是其能延续六十年之久的关键所在。

SPL-404:在 Solana 集成上彻底改变 NFT 和 DeFi

作者:Cathrine Williams,翻译:白话区块链

在不断发展的数字资产领域中,非同质化Token(NFT)已成为一股革命性力量,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数字所有权的看法和互动方式。从艺术和收藏品到游戏和虚拟房地产,NFT吸引了创作者、投资者和爱好者的想象力。

本指南将带您进入NFT开发的世界。无论您是希望将创作进行Token化的艺术家,深入研究区块链集成的开发人员,还是探索新市场机会的企业家,理解NFT开发的基本原理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NFT的机制,探索流行的平台和技术,剖析智能合约的功能,讨论推出NFT项目的关键考虑因素,并揭示塑造这一动态生态系统的未来趋势。 

1、什么是SPL-404Token标准?

SPL-404Token标准是为Solana区块链提出的Token标准。然而,在2022年1月,SPL-404尚未在Solana生态系统内广泛认可。通常,SPL指的是“Solana程序库”,其中包含Solana区块链上的各种Token标准和智能合约

如果自那时起出现了SPL-404,它可能是Solana程序库中为特定用途或功能定义的特定Token标准。为了获得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建议查阅Solana的官方文档、开发者资源或社区论坛。这些来源可以提供关于该标准的目的、规范以及在Solana生态系统中采用的任何实现的详细信息。

NFT开发与SPL-404 截至我上次更新时,没有关于SPL-404与Solana区块链上NFT开发相关的具体信息。然而,Solana确实有一些既定的Token标准,如SPL(Solana程序库),用于各种用途,包括NFT。

对于在Solana上进行NFT开发,开发者通常使用现有的Token标准,如SPL-721(受以太坊的ERC-721启发)或SPL-333(更优化的版本)。这些标准定义了如何在Solana区块链上创建、管理和交易NFT。

如果SPL-404自那时起专门为NFT出现,它可能会引入为NFT用例量身定制的新功能或优化。要进一步探讨这一点,建议查阅Solana的官方开发者文档或社区资源,以获取关于Solana上NFT开发的最新更新和实现。

2、在SPL-404平台上利用NFT的好处

SPL-404在Solana区块链生态系统内并不是一个广泛认可的标准。因此,利用SPL-404进行NFT的具体好处尚未被详细记录或确立。然而,如果自那时起SPL-404被引入作为Solana上专门用于NFT的新标准,潜在的好处可能包括:

优化性能:SPL-404等标准可能在交易速度和网络效率方面提供改进,这对于处理高交易量的NFT市场和应用程序至关重要。

增强功能:新标准通常会引入额外的功能或改进,特别是满足NFT创作者、收藏家和平台的需求。

生态系统集成:使用像SPL-404这样的标准化方法可能会促进与其他基于Solana的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更轻松集成,创造一个更连贯和互联的NFT生态系统。

可扩展性:优化可扩展性的标准可以支持NFT项目的增长,使它们能够在用户基础和交易量增加时有效扩展。

社区支持:如果SPL-404获得关注,它可能会吸引一个专注于在Solana NFT领域内建设和创新的开发者、创作者和爱好者社区,促进合作和采纳。

要准确评估SPL-404在Solana上用于NFT的好处,必须查阅Solana的官方文档、开发者资源和社区讨论,以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见解。这些来源可以提供详细的规范、用例和展示使用SPL-404进行NFT开发优势的实际应用。

3、DeFi与SPL-404

SPL-404在Solana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在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背景下,并不是一个公认的标准。然而,如果自那时起SPL-404作为一个专门为Solana上的DeFi应用量身定制的新标准出现,以下是它可能的集成方式:

资产Token化:如果SPL-404支持Token化,它可以用于在Solana的DeFi协议中对资产进行Token化。这可能包括对加密货币、商品甚至现实世界资产进行Token化,以便进行借代或交易。

流动性池:像SPL-404这样的标准可以促进在Solana上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创建流动性池,使用户能够提供流动性并获得奖励。

自动做市商(AMM):AMM协议可以利用SPL-404Token进行自动交易和流动性提供,类似于其他Token标准在流行的DeFi平台上的使用方式。

治理和投票符合SPL-404标准的Token可以在DeFi协议中用于治理目的,允许Token持有者参与决策过程,如协议升级或参数调整。

跨链互操作性如果SPL-404支持互操作性功能,它可以促进跨链资产转移和互动,增强DeFi协议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要充分了解SPL-404在Solana上与DeFi的集成,有必要查阅Solana的官方文档、开发者资源和社区讨论。这些来源将提供关于SPL-404在Solana不断发展的DeFi生态系统中的详细规范、用例和潜在应用。

4、基于NFT的应用和用例

基于NFT的应用已经大大扩展,不再仅限于数字艺术和收藏品。以下是一些多样化的用例和应用:

艺术和收藏品:最著名的用例,艺术家将他们的数字创作Token化为NFT,实现出处、所有权验证以及潜在的转售版税。

游戏:NFT在游戏中允许玩家拥有和交易游戏内资产,如角色、物品和皮肤。像Axie Infinity和Decentraland这样的游戏展示了NFT如何在虚拟世界中创造经济体系。

虚拟房地产:平台如Decentraland和The Sandbox将虚拟土地作为NFT出售,使得所有权和开发权利在去中心化的虚拟环境中得以实现。

音乐和媒体:音乐家和内容创作者使用NFT直接向粉丝分发和货币化他们的作品,有可能彻底改变娱乐行业的版税和授权机制。

时尚和奢侈品:品牌正在探索使用NFT来认证和跟踪奢侈品的出处,确保真实性和所有权历史。

体育和纪念品:NFT可以将体育纪念品Token化,使粉丝能够拥有与标志性时刻或运动员成就相关的数字收藏品。

教育和认证:NFT可以验证教育凭证、认证和许可证,提供防篡改记录并增强数字资质的可信度。

慈善和筹款:NFT用于慈善目的,NFT销售所得用于支持公益事业或资助项目。

身份和认证:NFT可以作为数字身份,提供安全且可验证的在线个人资料和凭证。

供应链和可追溯性:NFT在供应链管理中被探索用于追踪产品的出处和真实性,从原材料到成品。

这些应用展示了NFT在艺术之外的多样性,为各个行业中的数字和物理资产提供了新的Token化、货币化和互动方式。每个用例都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独特的优势,如透明度、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所有权。

5、SPL-404的未来发展和路线图

SPL-404在Solana生态系统中并不是一个公认的标准。因此,目前没有关于其未来发展的具体信息。然而,如果SPL-404自那时起出现或计划开发,对于这样的Token标准,典型的考虑因素和方面可能包括:

规范完善:制定清晰详细的SPL-404Token规范,定义如Token结构、元数据标准及任何特定于其用例的附加功能。

社区反馈和迭代:收集开发者、项目和社区的意见,根据实际用例和反馈改进和完善SPL-404。

与Solana生态系统的集成:确保与现有的基于Solana的应用程序、钱包和基础设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以促进采纳和可用性。

安全性和审计:进行彻底的安全审计和评估,确保SPL-404Token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解决潜在的漏洞。

开发者工具和文档:提供全面的文档、开发者指南和工具支持,以简化SPL-404Token的创建、部署和管理。

用例展示:展示SPL-404Token在各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和用例,展示其效用和潜在利益。

要获取关于SPL-404最新的发展和路线图的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建议查阅Solana的官方公告、开发者资源和社区论坛。这些来源通常提供关于新Token标准、其目标和Solana区块链生态系统内计划的里程碑的见解。

6、结论

随着Solana区块链的不断发展,SPL-404的引入代表了Token标准的一个潜在里程碑,尽管它可能尚未被广泛认可。SPL-404专注于优化性能、增强功能和促进互操作性,在Solana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应用中充满了潜力。

尽管关于SPL-404的路线图和即将到来的发展具体细节尚待揭示,但它在DeFi、NFT等领域促进创新解决方案的潜力令人期待。开发者和利益相关者可以期待进一步的规范完善、社区反馈整合以及实际用例展示,以推动其采用和实用性。

随着Solana生态系统的扩展和开发者探索新的可能性,SPL-404有望为一个强大且多功能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做出贡献。

引领区块链隐私革命:Aleo 最新算法解读

Aleo 是一个专注于隐私保护的区块链项目,通过零知识证明技术(ZKP)实现更高的隐私和可扩展性。Aleo 的核心理念是让用户能够在不泄露个人数据的前提下进行身份验证和数据处理。

本文主要介绍了 Aleo 的项目概要及最新进展,对市场十分关心的 puzzle 算法更新做了详细的解读。

最新算法抢先看

Aleo 网络每小时随机生成一个 ZK 电路;矿工在这一小时内需要尝试不同的 nonce 作为电路的输入,计算出 witness(即电路中的所有变量,这个计算过程也叫 synthesize),对 witness 求 Merkle root 后,判断是否满足挖矿难度要求。由于电路的随机性,这个挖矿算法对 GPU 并不友好,在计算加速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

融资背景

Aleo 于 2021 年完成了由 a16z 领投的 28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并在 2024 年完成了 2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Kora Management、SoftBank Vision Fund 2、Tiger Global、Sea Capital、Slow Ventures 和 Samsung Next 等。这轮融资使 Aleo 的估值达到了 14.5 亿美元。

项目概要

隐私性

Aleo 的核心是零知识证明(ZKPs)技术,这使得交易和智能合约的执行可以在保持隐私的前提下进行。用户的交易细节,如发送方和交易金额,默认情况下是隐藏的。这种设计不仅保护了用户隐私,还允许在必要时进行选择性披露,非常适合 DeFi 应用的发展。其主要组件包括:

  • Leo 编译语言:基于 Rust 语言改编,专门用于开发零知识应用(ZKApps),降低了开发者对密码学知识的要求。

  • snarkVM 和 snarkOS:snarkVM 允许链下执行计算,链上仅验证计算结果,从而提升了效率。snarkOS 确保数据和计算的安全,并允许无许可的功能执行。

  • zkCloud:提供安全、私密的链下计算环境,支持用户、组织和 DAO 之间的编程交互。

Aleo 还提供了集成开发环境(IDE)和软件开发工具包(SDK),支持开发者快速编写和发布应用;此外,开发者可以在 Aleo 的程序注册表中部署应用,无需依赖第三方,如此便降低了平台风险。

可扩展性

Aleo 采用了 off-chain 的处理方式,交易首先在用户设备上计算证明,然后仅将验证结果上传到区块链。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交易的处理速度和系统的可扩展性,避免了类似以太坊的网络拥堵和高昂的费用。

共识机制

Aleo 引入了 AleoBFT,这是一种混合架构的共识机制,结合了验证者的即时最终性和证明者的计算能力。AleoBFT 不仅提高了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还增强了性能和安全性。

  • 区块快速最终性:AleoBFT 确保每个区块在生成后立即得到确认,提升了节点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 去中心化保障:通过将区块生产与 coinbase 生成分离,验证者负责生成区块,证明者进行证明计算,防止少数实体垄断网络。

  • 激励机制:验证者和证明者共享区块奖励;鼓励证明者通过质押代币成为验证者,从而提升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和计算能力。

Aleo 允许开发者创建不受 gas 限制的应用程序,因此尤其适用于机器学习等需要长时间运行的应用。

当前进展

Aleo 将于 7 月 1 日启动激励测试网,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最新信息:

  • ARC-100 投票通过:ARC-100 (“Aleo 开发人员和运营商的合规最佳实践”提案,涉及合规方面、Aleo 网络上资金的锁定和延时到帐等安全措施) 的投票已经结束,并获得通过。团队正在进行最终的调整。

  • 验证者激励计划:该计划将于 7 月 1 日启动,旨在验证新的 puzzle 机制。计划将运行至 7 月 15 日,期间将分配 100 万 Aleo 积分作为奖励。节点生成的积分百分比将决定其奖励份额,每个验证者至少需赚取 100 代币才能获得奖励。具体细则尚未敲定。

  • 初始供应和流通供应:初始供应量为 15 亿代币,初始流通供应量约为 10% (尚未最终确定)。这些代币主要来自 Coinbase 任务(7500 万),将在前六个月内分发,同时包括质押、运行验证者和验证节点的奖励。

  • Testnet Beta 重置:这是最后一次网络重置,完成后将不会添加新功能,网络将与主网类似。重置是为了添加 ARC-41 和新 puzzle 功能。

  • 代码冻结:代码冻结已于一周前完成。

  • 验证节点扩展计划:初始验证节点数量为 15 个,目标是在年内增加到 50 个,并最终达到 500 个。成为委托者需要 1 万代币,成为验证者需要 1000 万代币,这些数额将随着时间逐渐减少。

引领区块链隐私革命:Aleo 最新算法解读

算法更新解读

Aleo 于近日公布最新测试网消息的同时,更新了最新版本的 puzzle 算法,新算法不再着重于 zk proof 结果的生成,移除了 MSM 和 NTT (二者是 zk 中生成 proof 大量使用到的计算模块,之前测试网参与者以优化该算法的效率来提升挖矿收益)的计算,着重于产生 proof 之前的中间数据 witness 的生成。我们在参考官方的 和代码后,对最新算法做一个简单介绍。

共识流程

共识协议层面上,其流程中 prover 和 validator 分别负责产生计算结果 solution 和出块并聚合打包 solution。流程如下:

  1. Prover 计算 puzzle 构建出 solutions 并广播到网络中

  2. Validator 聚合交易和 solution 为下一个新区块,保证 solution 数量不超出共识限制(MAX_SOLUTIONS)

  3. Solution 的合法性需要校验其 epoch_hash 符合 validator 维护的 latest_epoch_hash,其计算出的 proof_target 符合网络中 valiator 维护的 latest_proof_target,同时该 block 中包含的 solution 数量小于共识限制

  4. 有效的 solution 可以获得共识奖励

Synthesis Puzzle

最新版的算法核心称为 Synthesis Puzzle,其核心是针对每个 epoch 固定产生一个共同的 EpochProgram,通过为输入和 EpochProgram 构建 R 1 CS 证明电路,产生对应 R 1 CS assignment (即大家提到的 witness)并作为 Merkle tree 的叶子节点,计算出所有叶子节点后生成 Merkle root 并转换为 solution 的 proof_target。构建 Synthesis Puzzle 的详细流程和规范如下:

1. 每一次 puzzle 计算称为 nonce,它是由接收挖矿奖励的地址、epoch_hash 和 一个随机数 counter 构建,每次需要计算新的 solution 时可以通过更新 counter 获得新的 nonce

2. 每一个 epoch 中,网络中所有 prover 需要计算的 EpochProgram 是同一个,它由当前的 epoch_hash 产生的随机数从指令集中抽样出来,抽样逻辑是:

    • 指令集是固定的,每一个指令(instruction)包含一个或多个计算操作,每一个指令有一个预设的权重和操作计数

    • 抽样时根据当前 epoch_hash 生成随机数,根据该随机数从指令集中结合权重获取指令并顺序排列,累积操作计数到 97 之后停止抽样

    • 将所有指令组成 EpochProgram

3. 使用 nonce 作为随机数种子生成 EpochProgram 的输入

4. 聚合 EpochProgram 对应的 R 1 CS 和 input,进行 witness (R 1 CS assignment) 计算

5. 计算出所有 witness 后,这些 witness 将被转换为对应的 merkle tree 的叶子节点序列,merkle tree 是一个深度为 8 的 8 元 K-ary Merkle tree

6. 计算 merkle root 并将其转换为 solution 的 proof_target,判断其是否满足当前 epoch 的 latest_proof_target,若满足则计算成功,提交上文中构建输入需要的 reward address、epoch_hash 和 counter 作为 solution 并广播

7. 同一个 epoch 中可通过迭代 counter 的方式更新 EpochProgram 的输入进行多次 solution 计算

引领区块链隐私革命:Aleo 最新算法解读

挖矿的变化和影响

经过此次更新后,puzzle 由生成 proof 转变为生成 witness,每一个 epoch 内的所有 solution 计算逻辑一致但是不同 epoch 计算逻辑有较大区别。

从之前的测试网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优化手段着重于使用 GPU 对生成 proof 阶段的 MSM 和 NTT 计算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挖矿效率,此次更新完全摒弃了这部分计算;同时由于生成 witness 的过程产生于执行一个跟随 epoch 变化的 program,其中的指令将存在部分串行执行的依赖关系,所以实现并行化具有不小的挑战。

加密市场行情惨淡,Ton何以一枝独秀?

原文作者:Joyce

最近整个市场情绪非常悲观,尤其是山寨币市场,在整个比特币大盘不稳情况下,山寨币一路大跌,腰斩项目比比皆是。

但是在这种惨淡市场行情下,Ton 生态表现却非常稳,TON 在过去三十天上涨 23% ,整个 Ton 生态的 TVL 也从今年三月开始起飞,短短四个月上涨 6 倍以上,且生态中的 Notcoin 等项目不管是价格还是用户量都一路猛涨,Ton 生态的 Summer 要来了吗?

Ton 生态新亮点

背靠 Telegram 9 亿活跃用户,是 Ton 生态的最大特色。然而一直被人诟病的是,Ton 和 Telegram 之间并没有太紧密的联系,Telegram 整个平台系统并没有给 Ton 太多赋能,Ton 依然是个「空气」。

不过这一切从今年开始似乎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 3 月份到现在,Ton 生态的 TVL 从不到 2300 万美元,增长到目前 1.45 亿美元,增幅 6 倍以上。与此同时,TON 的价格也在此期间上涨 3 倍左右,过去一个月的小熊市依然非常坚挺。这些背后都有哪些利好推动?

加密市场行情惨淡,Ton何以一枝独秀?

数据来源:DefiLlama

1)使用 TON 结算 Telegram 平台广告系统

和 Facebook、微信等社交平台不同,Telegram 虽然拥有海量用户,但自成立起便秉承对用户隐私的承诺,不依赖用户数据来定向推送广告。

因此,Telegram 并没有精准的用户广告平台,也就摒弃了其他社交媒体巨头主流的广告盈利模式。这也导致 Telegram 在过去长达数年的时间内一直没有达到真正的盈亏平衡。

直到最近两年,Telegram 才上线了不依赖于精准用户标签系统的广告平台,同时上线付费订阅服务,这才成为 Telegram 的主要盈利模式。

今年 2 月底,创始人杜洛夫在其 Telegram 频道中表示,Telegram 广告平台(月浏览量超过一万亿次)三月份将正式向近百个国家的所有广告客户开放,频道所有者将获得所有广告收入的 50% ,所有的广告费用都以 TON 结算。

加密市场行情惨淡,Ton何以一枝独秀?

译文:下个月,Telegram 上的频道所有者可以开始从他们的工作中获得金钱回报。Telegram 上的广播频道每月产生 1 万亿次浏览量。目前,只有这些浏览量的 10% 通过 Telegram 广告实现了商业化,这是一个以隐私为重点设计的推广工具。

在三月份,Telegram 广告平台将正式向近百个新国家的所有广告商开放。这些国家的频道所有者将开始从 Telegram 在他们的频道中展示广告所获得的任何收入中获得 50% 的份额。

为了确保广告支付和提款快速安全,我们将专门使用 TON 区块链。与我们在 Fragment 上处理 Telegram 用户名的方式类似,我们将用 TON 出售广告并与频道所有者分享收入。这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内容创作者将能够将他们的 TON 提现,或者将它们重新投资于推广和升级他们的频道。

对于 TON 而言,不得不说,这是从「空气」到「价值」的大跨越。

在此之前,TON 只是用于链上的智能合约交易处理、质押、跨链交易以及链上的其他服务费用,和其他一般公链差别不大,甚至,因为 Ton 公链的开发者和用户量都远远少于其他热门公链,这点 TON 的消耗是非常不起眼的。虽然能用于购买 Telegram 上面的匿名账号之类的虚拟商品,但总交易量并没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将 TON 用于 Telegram 广告平台的唯一结算资产,对于 Ton 的赋能是一步大棋,相当于直接将 Telegram 的九亿用户量赋能给 Ton,真正实现了 Ton 生态和 Telegram 平台的深度绑定,一下子打开了 Ton 生态及 TON 价格的天花板。

同时,为了避免 Telegram 团队手里因为这一举措拿到越来越多的 TON,造成 TON 中心化风险,杜洛夫随后表示,未来将团队手中超过 10% 的 TON 以折扣价出售给长期持有者,这些售出的 TON 有 1-4 年锁定期。

对于 TON 来说,相当于 Telegram 平台利用广告收入在持续回购 TON,同时寻求其他长期持有的投资人或机构,在避免 TON 过于中心化的同时,通过锁仓来减少流通量,自然是 1+ 1>2 的大利好。

2)上线 Ton space

Ton space 是 2023 年 9 月上线的,在此之前,Telegram 中的内置钱包 Wallet 是 KYC 的,只能用来支付。但 Ton space 是用户自己保管私钥,和一般的加密钱包没有区别。

用户使用 Ton space 之后,可以通过 Telegram 账号与 Ton 生态中的 App 进行无缝衔接,直接从 Telegram 账号登录 Ton 生态中的应用,去参与各类 DeFi、GameFi、NFT 等服务。

想象一下,在微信里面你能去小程序里面直接上拼多多或京东各种买买买,同样的,对于 Telegram 的九亿活跃用户,可以直接在 Telegram 里面买卖 Token/NFT、借代或者参与 GameFi 项目,对于他们来说参与 Web3 的门槛确实低了很多。

当然,对于 Ton 生态来说,也是一个大招,毕竟没有哪个公链像 Ton 一样背靠 Telegram 这个大用户池子。

3)平台主推 mini 应用程序

在支付通道打通之后,Telegram 开始主推 mini 应用程序,基于 Telegram 平台、无需安装即可使用,和微信小程序类似。

比如最近非常火爆的 Notcoin,就是一款平台内嵌小程序,用户可以直接在 Telegram 中参与点击赚 Token(Click to Earn)等活动,内置的 Web3 钱包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参与门槛,有了 Telegram 官方的流量扶持,上线短短几个月总用户量即超过 4000 万。

目前在官方的流量扶持下,Telegram 平台涌现出大量类似 Notcoin 的 Web3 小程序应用,比起之前由打金工作室推动的 GameFi 热潮,通过 Telegram 平台参与玩赚游戏似乎可以省去打金工作室这一环,由 Telegram 直接推动海量用户参与。

除此之外,Telegram 和 Ton 生态的深度合作还有其他一系列动作,似乎从 2023 年下半年开始,Telegram 开始真正确定了进军 Web3 的战略,而且与 Ton 启动深度绑定合作。

在这一系列动作之下,不管是 TON 价格还是 TVL 都呈现出突破式的增长,对 Telegram 平台来说,也实现了除广告和付费订阅之外,天花板很高的一套盈利模式。

很显然,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Ton 生态项目盘点

在 Ton.app 中,目前已经有 874 个项目,虽然比起以太坊、Solana、Polygon 等公链生态来说,这个数据并不起眼,而且目前上线顶流平台的还只有 Notcoin。不过在近八个月内,Ton 生态项目数量增长近 60% ,整个生态 TVL 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确实展现了 Ton 生态强势的增长态势。

关于 Ton 生态热度比较高的项目,我们来简单盘点一下:

Notcoin

今年一季度 Telegram 开发者社区和 Ton Foundation 联合发布了一个 Telegram 生态 Apps 的报告,其中 Notcoin 作为重点展示案例呈现。

Notcoin 作为一个点击即赚游戏,是 Telegram Apps Center 中热度最高的 Web3 应用,也是目前 Ton 生态中知名度最高的项目,短短几个月之内用户量就突破 4000 万,尽管其 Token NOT 在游戏生态中并没有形成应用闭环,被诟病为 Memecoin,但不妨碍上线 BN 洗盘之后的暴涨。

Catizen

Catizen 是 Telegram 生态中最大的游戏应用平台,目前总用户量已经突破 2000 万,付费用户超过 50 万,其链上用户超过 125 万,而且连续几个赛季在 Ton Open League 中排名第一。

Hamster Kombat

Hamster Kombat 也是一款玩赚游戏,因 Airdrop 预期最近非常火爆,据官方公布数据,目前其活跃用户已经超过 1.5 亿,较上周增长 50% ,目前在 Telegram Apps Center 热度排名第三。

Gatto|Game

Gatto 是一款宠物养成游戏,也是 Ton Foundation 在 2024 年一季度报告中重点展示的生态项目,据该报告数据,截至 2024 年 1 月,Gatto DAU 已达 3 万,创建宠物 100 万只以上,月收入 35000 美元。

Gamee

Gamee 是 Animoca Brands 旗下的一款社交游戏平台,也是 Telegram 上热度非常高的游戏生态之一,尽管在 2024 年初因为黑客攻击事件导致 Token 价格暴跌,但目前 Gamee 在 Telegram 生态中热度依然很高。

PocketFi

PocketFi 是一个 Telegram 交易机器人,支持跨链交易,目前采用点击即赚的方式吸引用户,因操作简单、即时反馈非常强,在上线短短三个月之后,用户量即突破 140 万,在 Telegram Apps 中的热度也非常不错。

Blum

Blum 是 Telegram 生态中的 DEX,提供现货及简单的衍生品交易,不过目前相关功能还没上线,只能通过小游戏挖矿赚积分,目前用户量已经突破千万。

值得注意的是,Blum 由 BN 前高管创建,目前已入选 Binance Labs 加速器。

Yescoin

从名字不难看出,是 Notcoin 的仿盘,目前热度也非常高,其用户量已经突破 1800 万,官方 Telegram 频道订阅用户突破 600 万,增长速度也相当惊人。

DeDust、Ston.fi

DeDust 和 Ston.fi 都是 Telegram 生态中的 DEX,目前在 Apps Center 排行榜中,是一众点击即赚游戏外热度最高的 App 之一。

在 DeFiLlama 中 TVL 分别以 3.2 亿和 2.6 亿美元排名一二,可以说是整个 Ton 生态 6.34 亿 TVL 的扛把子项目。

目前 Ston.fi 官方 Telegram 频道关注用户达到 68 万,比起 DeDust 热度更胜一筹。

Uxlink

Uxlink 是 Telegram 生态中最大的社交基础设施项目,基于熟人社交在 telegram 中快速裂变,目前公布的注册数据已经超过 1000 万,成为 SocialFi 赛道超千万级用户的社交基础设施。

Uxlink 目前已获得真格基金、红杉资金、GGV 等机构的投资青睐,虽然还未上线各大平台,不过这种量级的 SocialFi 项目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小结

从 TON 价格、TVL 增长以及生态项目繁荣度来看,Ton 生态在目前比较惨淡的市场下确实是一枝独秀的存在,但是,在繁荣的表象下面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比如,从开发者数量来看,Ton 生态的全职开发者才 39 人(Developer report 数据),全部开发者数量 175 人,远少于以太坊 2392 名和 7864 名,而 Solana 的这一数据分别为 436 和 1615 ,也远高于 Ton 生态。

另外,Telegram 平台频发的账号被盗问题,在内置 Web3 钱包之后盗号、钓鱼链接等更加猖獗,这无疑是 Telegram Web3 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的 Web3 新人来说尤其如此。再加上 Ton 公链上线时间不长、还没经受太多安全事故历练,整个生态的安全性是未来发展过程的一大考验。

当然,不管是开发者还是安全问题,都可以在未来生态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迭代优化,毕竟,整个 Web3 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都是边飞边维修的过程。